证券日报新闻记者 卢斐
经侦部门对流苏树系涉“非吸”宣布立案侦查。
5月7日在下午,广州公安局黄埔区大队公布《关于广东圆方投资有限公司等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的案情通告》,决定对雪松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管的广东省圆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圆方项目投资”)等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依法查处。
《通告》公布:公安部门对此关键违法犯罪嫌疑人张某等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已依规获取有关涉案人员数据信息,并且已经授权委托权威机构开展单独评定和司法审计;对涉案人员相关资产给予被查封、扣留、冻洁;督促涉案人员企业有关责任人积极配合调研,积极主动退缴非法所得。针对主动投案、退赃退还、认罪悔罪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投资者可持本人身份证件、合作协议书、银行交易明细、收付款凭证等书面报告开展报警备案。
圆方项目投资仅仅涉案人员客户代表
据统计,此案系广州公安局经侦支队具体指导黄埔区刑侦一同查办。知情人士透露告知证券日报新闻记者,因为雪松控股的所在地是黄埔区,“根据属地管理原则,一般都是以区(大队)名义公布”。
工商登记信息表明,涉案人员标的公司圆方项目投资本名“广东省圆方私募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创立于2016年2月19日,注册资金4.129亿人民币,系雪松控股全资子公司,其法人代表周挺即雪松控股管理层。
贴近广州市刑侦的人群向记者透露,通知中常公布的圆方项目投资仅仅涉案人员企业的代表之一,“许多涉案人员的关联企业,无法逐一列举,但是用‘圆方投资等企业’泛指”。除此之外,他就表露,公示里的“李某”即雪松控股的控股股东张劲。
因涉嫌“非吸”逾200亿
近些年,头上“全球500强”光晕的雪松控股,屡次曝出“自融”、“涉嫌非法集资”、“崩盘”事件后,甚至成为新闻焦点被普遍报导。证券日报有关流苏树的数篇调查报道曾引起很大反应。
2022年2月16日,证券日报刊登调查报道《雪松200亿涉众募资调查:假借灰色通道、裹挟一众伪国企,底层资产涉“空转”贸易》。
证券日报新闻记者不断追踪调查发觉,自2020年1月起,在雪松控股的托底贷款担保下,喊着“供应链融资”的旗号,以所谓“应收帐款”为底层资产,以借各种金交所、产交所、伪金交所安全通道,超出350只违反规定“投资理财产品”面对普通合伙人开售,总数量超200亿人民币。
这种理财产品兑现,陷入全方位停滞不前情况。
依据新闻记者调查分析,这350余只投资理财产品身后,构建的是一个庞大股权融资互联网,涉及到企业数达到63家,除开或明或暗的流苏树系企业,还有大量假央企、伪国营企业。做为底层资产的应收帐款,系是建立在因涉嫌不真实的“高转速”商贸个人行为以上。
随着理财产品全方位崩盘,新闻记者实地调查发觉,这些资金募集方、为名融资人,大多数已空无一人,令投资者讨要无果。
监督机构十分重视
证券日报报导刊登后,监督机构十分重视,随后开启了对雪松的摸底调查。
2022年2月18日,上述情况报导刊登后第三天,广州公安局经侦支队来访证券时报社,向采写新闻记者深入分析案件。证券日报新闻记者将调研中得到合同、票据、现场的照片、调研音频等相关材料发放给刑侦朋友,总产量包含85个文件夹名称2400余份文件。
自此一年多,广州市经侦部门对流苏树涉嫌非法集资调查分析不断进行。有投资者向证券日报新闻记者意见反馈,这一年多来不断有投资者被邀请至广州经侦支队及黄浦公安分局做询问笔录,同时提交直接证据。
有知情人告知证券日报新闻记者,自2022年后半年起,流苏树实际控制人张劲即处在被“维护”情况,“包含他去公司开会,时时刻刻都是有公安机关便服随同”。与此同时,经侦部门对雪松控股的许多公司高管规定都是“随时待命、按时签到”。
上述情况贴近广州市刑侦的人群剖析,“采用(刑事案件)对策之后,一般一个月就逮捕了,拘捕以后大部分两三个月就提起诉讼,依照法律规定时长假如结构复杂就推迟一个月,提起诉讼以前人民检察院两次退回补充侦查(的管理权限),一般案子的程序流程大部分是这样子的。”以上知情人说,黄浦公安局的通知,代表着对流苏树系企业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调研正式“抓铺”。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