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慢性肠胃炎已成为现代人高发的消化系统疾病,反复的胃肠不适让不少人深受困扰。河南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医堂魏明主任,行医40余年,深耕脾胃病诊疗,以扎实的中医理论和丰富临床经验,为患者解析病因、提供科学调理方案,今天为大家科学解读慢性肠胃炎病症问题。
慢性肠胃炎高发,与现代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魏主任指出,长期熬夜耗伤脾胃阳气,辛辣油腻、生冷刺激的饮食加重胃肠负担,精神焦虑导致“肝气犯脾”,这些因素共同导致脾胃功能失调,引发慢性肠胃炎。

慢性肠胃炎的主要症状具有反复性:比如长期腹痛,多集中在脐周或下腹部,疼痛程度时轻时重;腹泻频繁,粪便多为稀溏便,部分伴有黏液,严重时每日可达数次;还常伴随食欲不振、恶心、腹胀,长期下来会导致体重下降、乏力等。
从中医视角来看,慢性肠胃炎的核心病机是“脾虚湿盛、肝气犯脾”。脾胃是运化水谷的关键,脾虚则运化无力,水湿内停,滞留肠道引发腹泻、腹胀;肝气郁结则横逆犯脾,加重脾胃失调,最终形成“虚 - 湿 - 滞”的恶性循环。

那么中医应该如何调理呢?
首先,中医的调理核心思路就是“健脾益气、化湿止泻、疏肝和胃”。魏主任常用“参苓白术散”作为基础方加减辨证使用。
参苓白术散组方:党参、白术、茯苓、山药、莲子肉、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炙甘草。
此方中的党参、白术、茯苓为君药,健脾益气、燥湿渗湿,夯实脾胃运化之本;山药、莲子肉补脾养胃、涩肠止泻,针对核心症状;白扁豆、薏苡仁增强健脾化湿之力;砂仁理气和胃,避免补药壅滞;桔梗宣肺利气,载药上行,体现“培土生金”的中医智慧;炙甘草调和诸药。全方补而不滞、温而不燥,精准契合“脾虚湿盛”的病机。
对于慢性肠胃炎患者,魏主任结合自身治疗经验,给出以下专业建议:
饮食上,遵循“温、软、淡、素、鲜”原则,多吃山药、小米、南瓜等健脾食材,避免生冷、辛辣、油腻食物。

作息上,保证充足睡眠,每晚 11 点前入睡,让脾胃得到充分修复。
情绪上,保持心情舒畅,通过散步、听音乐等方式疏解压力,避免“肝气犯脾”;同时,适度运动,增强脾胃功能。
魏主任常说:“慢性肠胃炎三分治七分养,患者的日常调理比用药更关键。”她每次看诊时都会十分耐心地叮嘱患者注意事项,还会手写养胃食谱,生怕患者记不住。这份细致与关怀,让患者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患者也由衷的表示配合,病情好转更加积极迅速。

目前,魏明主任除在河南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医堂坐诊外,还在云太医郑州分院(素朴中医院)定期出诊。医院具备完善的线上看诊服务,让不方便线下就诊的患者,足不出户就能咨询病情、调整药方。
40余年行医路,魏主任以精湛的中医技艺和为患者着想的医德,守护着大众的脾胃健康,而云太医郑州分院(素朴中医院)的便捷服务,也让这份专业关怀传递给了更多需要的人。如有看诊需求,可在云太医小程序搜索魏明老师姓名。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