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新闻记者 郭博昊
3月10日早上,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经济界别委员会紧紧围绕“如何有效综合供给侧改革和拉动内需”进行分组讨论。
业内专家强调,应综合供给侧改革和拉动内需,创建政策执行常态化,降低制度的不可预期性与可变性,根据高质量制度供给带动民营经济,提高民营经济主动性和公司发展自信心。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公共基础设施和准政府投资的带动效应和倍增效应。搞好财政性资金和金融资金协同配合,充分运用对民间资本的引领作用。
综合供给侧改革
今年政府报告确立,要切实扩张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放在优先选择部位。多种渠道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大宗消费,促进日常生活服务消费修复。
政协委员、中国社会保障科学院领导班子、医生刘尚希觉得,供求是一体两面之间的关系,从短期来看,消费是基本矛盾,可是却中远期看,基本矛盾没有在需求方,但在供给侧结构。唯有通过市场需求加制度供给,才可以拉动内需。与时共进,综合供给侧改革和拉动内需,着力点是制度供给,创建政策执行常态化,降低制度的不可预期性与可变性,根据高质量制度供给带动民营经济,提高民营经济主动性和公司发展自信心。
政协委员、银监会原副书记祝树民还表示,在推动供给侧改革时,地区需在对策中对中间发展战略进行调整和优化,全国各地新政策出台需要注意合理合法、合规管理,根据人大立法、坚持依法治国,面向社会传送长期稳定的预估。
政协委员、国泰君安国际老总阎峰则建议,选用减少股票交易印花税以刺激性多种多样要求,通过发展金融市场提升恩格尔定律。
阎峰强调,现阶段减少股票交易印花税对中国税收影响较小,但能增加投资需求,提升流动性和相互配合金融市场的注册制改革,提升公司估值,在扩宽民营企业融资方式的前提下拉动消费。
除此之外,政协委员、上海交大宏泰经济管理学校长聘教授陆铭也曾经表明,中国在服务行业供给能力层面还存在的问题。推动服务行业供给侧改革要释放出来一个新的增长空间,打破壁垒,让民间资本能够进入薄弱点领域,促进线上线下结合,不断满足广大群众对生活的热爱要求。
充分发挥公共基础设施倍增效应
政府报告还提到,公共基础设施和政策激励要合理推动全社会投资,在今年的拟分配地区政府专项债券3万亿,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项目,执行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地区互利共赢、各展其长,激励和吸引更多民间投资参加国家重大工程和补齐短板工程建设,培养民营经济生命力。
政协委员、中央人民银行西安分行领导班子、银行行长魏革军觉得,要充分发挥公共基础设施和准政府投资的带动效应和倍增效应。搞好财政性资金和金融资金协同配合,防止财政性资金的“挤出效应”,充分运用对民间资本的引领作用。
魏革军强调,必须努力改进司法环境和经营环境,从源头上改进民企预估。与此同时,创新驱动是提升全领域劳动效率最重要的因素。要坚持制度型中国改革开放,消除创新驱动发展制度阻碍,根据敞开式科研创新平台推动全产业链、供应链管理结合,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公司发展。
我国发改委主任杨荫凯在国信办“权威机构话开场”发布会上曾称,在今年的发改委将持续做好扩大有效投资工作中,深入开展重大项目建设,根据公共基础设施和政策激励合理推动全社会投资,切实夯实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持续增长的良好势头。与此同时,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生命力,持续节约集约用地。不断完善民营经济参加重大项目建设体制,用对民间资本投资融资协作对接机制,鼓励更多民间投资参加国家重大工程和补齐短板工程建设。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