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新闻记者 赵梦桥
REITs高配股占比一直是发售过程的国际惯例,战略配售占比超出七成的商品数不胜数,而交给一般散户市场份额通常偏少,以万余元申购最后获配几十元的情况经常发生。在REITs二级市场行情走势强悍的大环境下,股民股票打新的激情持续高烧却最终盈利寥寥无几。
有业内人士表示,投资者积极开展尽管有利于REITs发售,但其占有率太高仍然存在缺点,适当扩张散户的申购占比或者将来REITs公开发行的发展趋势。
高品质REITs供不应求
股民股票打新难得高回报
3月5日,中航京能光伏发电REIT与中信证券国家电投集团新能源技术REIT两单REITs公布询价公告,从公开数据了解到了,两单项工程目地战略配售一部分占比较高,在其中中航京能光伏发电REIT占比达79%,中信证券国家电投集团新能源技术REIT占有率也达到75%。
使用说明中指出,中航京能光伏发电REIT原始权益人与同一控制下关联企业的执行董事、公司监事及高管人员(尤其是对原始权益人公司治理结构及发展存在一定贡献的工作人员)根据铂绅思文5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通称“思文5号股票基金”)参加此次战略配售。管理规模1.6亿人民币,这一现象在已发售的产品中尚属首次。
REITs高配股占比一直是发售过程的国际惯例,除了以上二只股票基金外,已发售的产品中均值战略配售比例达到67%。在其中金投安徽省交控REIT最大,做到80%,其次富强首创水务REIT等7只商品配股占比高于70%,最少是指光大证券临港新城创新产业园REIT与华安张江光大银行REIT二只商品,均大约为55%。
天相投顾表述在其中缘故时觉得,最先,战略配售机构通常归属于专业投资者,其对新项目风险和收益的探索相比个人投资者通常更加深入,所以在REITs询价发行环节中有益于财产有效标价;此外,参加战略配售机构归属于长期资金,其积极开展也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有利于REITs的成功发售。
归功于底层资产高品质完善、现金流量预估相对性确立、强制性年底分红等特点,REITs商品在二级市场的主要表现十分醒目,如华安张江光大银行REIT、红土创新盐田港REIT及其金投平安不动产REIT三只商品上市后涨超30%,这在同一个时间段内波动的大盘行情下更加难能可贵。因而REITs在发售的过程当中一直深受散户追捧,线下申购不断创下千倍记录,个人投资者以1万余元申购,通常只有获配几十元额度,股民“股票打新”的激情持续高烧,但最后却难得高回报。
天相投顾并且也觉得,投资者积极开展尽管有利于REITs发售,但其占有率太高仍然存在缺点。最先,因为战略配售投资人申购的市场份额在锁住期限内没法商品流通,这就会造成二级市场商品流通的市场份额占非常小,流通性欠缺可能导致商品流通市场份额太高的价格调整,一些规模较小的REITs同样适用;此外,股民占有率太低也使个人投资者没法充足共享REITs财产所带来的好处,导致股民参与性比较低,从长期来看不益于扩张REITs市场的经营规模。因而,适当扩张散户的申购占比或者将来REITs公开发行的发展趋势。
公开冲击性比较有限
组织长期投资意向极强
在REITs股票基金被投资者一定比例拥有之际,销售市场还在担忧假如规模性公开,会不会导致市场行情大幅起伏,造成散户不但打过新期内分生日蛋糕比较小,并且在二级市场中逃不过亏本。
据统计,公募基金REITs在发售时总市场份额分成三部分,各自面对战略配售投资人、网下投资者和公众投资者开售。在其中,原始权益人的限售期为60月,原始权益人关联企业的限售期为36月,别的战略配售投资人的限售期为12三个月。
上年6月,第一批REITs股票基金迈入周年纪念考,别的战略配售投资人限购一部分公开,投资人对于此事给予密切关注。回望那时候行情,不难发现,市场预测公开危害短期内价钱,所以在5月底6月初,第一批上市9只REITs经历过一定程度的调整,提前释放了公开工作压力,解禁期主要表现相对平稳。
天相投顾表明,REITs和现在市场的利益、债卷类产品收益关联性比较低,仍属于刚性需求,对组织投资者而言具有较好的配备使用价值,将来机构参与度预估只更高一些。因而,在REITs总资产相比资产市场容量仍低的情形下,组织将来规模性高管增持的概率比较低。
华北地区一位股票基金企业高管对记者表示,以原始权益人为例子,虽然也有5年限售期,但作为建设项目原持有者,她们高管增持的概率几乎为零,且针对组织投资者来说,REITs工程项目的分红率十分吸引人。“如今银行定存利率相对来说非常低,而REITs每一年固定不动年底分红能够超出4%,针对投资者来说是一个高质量的财产了,适宜长期性手里拿着。”他说道。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