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新闻记者 李军
李一梅依然清楚还记得2001年夏季那个下午。
那时候,北京市刚拿到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举国欢腾。从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大学毕业返京,衣着休闲短裤哼着小曲漫步于闷热的街边,约同学吃了一顿久违串串香。路上,她去了一趟金融街中心的通泰大厦,上升15楼国寿安保前台接待,提交了一份应聘简历。
刚吃完回家了,她便接到面试公告。
当初8月20日,李一梅宣布上岗国寿安保。那是她走出校门后第一份工作,是现阶段唯一的工作中。
2018年5月,李一梅晋升国寿安保经理。那一年,她42岁,是原十大基金公司中年龄最小的经理。
在这里17年来,李一梅完成了从一线员工到经理的成长。之后,她掌管的国寿安保也获得稳步发展。
李一梅是怎样从企业新人发展成为业界深具影响力的基金公司的掌舵者?她对于国寿安保未来的发展又有什么样的设想与合理布局?此前,证券日报新闻记者独家专访了李一梅,她初次向媒体详尽分享了自己在国寿安保的成长历程。她坦言,证券基金是一个能够提高社会福祉的领域,证券基金的高速发展扎根于中国经济发展和中国资本市场,她一个人的成长也得益于市场发展,一路印证证券基金领域健康成长。她最大的一个感受是:“过去时期描绘了大家,将来我们现在要营造时期!”。
看见世界多元化的
哈佛女孩
证券日报新闻记者:为何在下世纪初国外留学?
李一梅:一开始,国外留学是想要去世界有多大看一下,出去后,也真正的感觉到世界的多样性。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十分全球化,大家开学第一天,就追上英国前首相在学院举行座谈会,大家许多学生念书上到一半就回自己我国参与竟选。这段经历让看见了全球无限的可能性。
证券日报新闻记者:你当初为什么挑选归国?
李一梅:我们这一代人从小被周总理那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感动过。当我看见了全球,也了解到了中国要矗立在世界之巅非常不易。就想,这也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希望她变得越来越好,我一定要回家,和大家一起拼搏,为国家尽一份力。爸爸妈妈也挺支持我的确定,因此我一毕业就回国了。
证券日报新闻记者:你为什么赶到国寿安保?
李一梅:有可能是命运的眷顾吧。回国之后,便开始找个工作,有一天在网络上看到国寿安保离岸业务的招聘广告,就投过个人简历,惦记着试一下。现场面试最后一轮是见那时候国寿安保经理范勇宏,他说道:“公募基金领域刚开始,你如今添加,便是创办和先行人,将来的一切都有无限潜能。”我觉得这个与我回国初衷是不谋而和的,我觉得加入到这一大时代环境的建设过程中,就是这样我来到了企业。
初期私募投资
全是孤勇者
证券日报新闻记者:请讲下早期国寿安保是怎么样的?
李一梅:国寿安保的人都会尤其努力。那时候有同事汇总,出租车驾驶员晚上都喜欢在通泰楼底下趴活,了解这一家工作加班强大。也有人调侃道这个公司无法呆,经理第一个来,副总最终一个走。在这种氛围中,全公司的员工都求实创新。
证券日报新闻记者:那时候大家如何做营销?
李一梅:2002-2005年A股市场一路暴跌,不保底、不保证利润的净值化管理的开放型基金,难以被渠道普通百姓接纳,绝大多数人也是还不懂股票基金,有时还会被错认是非法融资,市场拓展很难。2005年华夏红利发行,就更艰辛。那时候恰逢股市熊市后期,股票基金彻底卖不出去。我具体负责金融机构项目路演,千辛万苦彼此连接好,去现场一看,只来啦二位顾客。可是私募基金经理孙建冬很好,应对二位顾客也热情高涨地对她们解读。前几年有首流行曲《孤勇者》,我觉得大家当初卖基金可以说是靠一腔孤勇,凭借一种信仰,相信最后能为投资者造就盈利。
证券日报新闻记者:2005年国寿安保推出了上证指数50ETF,这也是地区首个ETF,在当时就是重要产品开发。
李一梅:为了能开发设计上证指数50ETF,企业安排了三年多。滕天鸣总牵头负责,这个人是清华经管学院大学毕业,业务流程十分精工细作,对开发设计ETF投入了大量的心力。大家一边向境外组织取经学习,一边反复研究在当时法纪框架内,如何构建起实体申赎的框架系统软件。为了能写标书,许多朋友在企业熬通宵,睡行军床。
“JUST那样青春年少
还那么骄傲”
证券日报新闻记者:2007年,A股创出最高处6124点,在这个市场见顶前,大家提早关掉了基金交易。
李一梅:2007年,销售市场尤其受欢迎,企业投委会作出了理性决策,2007年十一假期一过,咱们就停止了一批基金认购,之后私募基金经理也团体减少了持仓。那时候要有这俩确定尤其不容易,一是上位降仓很有可能危害私募基金经理当初销售业绩,二是关掉认购必然危害经营规模。作出那般决策可以说是以投资人权益为本,应对销售市场可能发生的风险性,想尽可能帮投资人挽救盈利。
证券日报新闻记者:2007年管理规模排名第一,以后位列行业第一很多年。
李一梅:那些日子,国寿安保在这个市场各个方面的确都一直名列前茅。因此,许多经历了这段时光的华夏民族,在心中总会有一分自豪。即便在挫折,大家做的不大好时,心里依然存在一种自豪,自始至终有一个念头:要使我们专业能力、努力与给顾客创造的价值,配的上国寿安保。大家心目中国寿安保,意味着领域最出色专业技能,是投资者最信赖的基金管理公司。也成了我一种执着,尽管现在有差别,但我们将继续勤奋。
证券日报新闻记者:2018年你担任总经理,我对“老十家”的国寿安保精准定位是怎么样的?
李一梅:实际上我不太喜欢有些人说国寿安保是知名基金管理公司,我并不老,我们依然富有朝气和奋斗的拼劲。2019年司庆,大家拍摄了一个MV,主题为朴树的《FOREVER YOUNG》,里边有一句歌曲歌词“JUST那样青春年少,还那么骄傲,双眼带刀,不愿哀求”,我觉得这个才算是公司职员精神面貌的一个缩影。可以这么说,求实创新早就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大家想让中华人的思想延续下去,需在一代一代华夏民族努力的前提下,砥砺前行。
指数投资实际上
更磨练主动投资水平
证券日报新闻记者:你就任经理后,企业行研层面关键遭遇什么考验?
李一梅:那些年大家行研精英团队的确压力非常大。我和企业行研主管阳琨展开了十分深层次讨论,如何重构行研团队竞争能力,让积极投研能力成为公司言行合一。他充满信心的对我说,国寿安保人才培养途径很扎实但是也很长,尽管目前还没有有成效,但过了2年便会结果实。如同他所说,从2020年后半年,大家人才队伍慢慢补好,三叠纪私募基金经理显著兴起,发展类项目投资做的有目共睹。
老总还在方向上给了大家许多具体指导,他一直需要我们在交易和业务发展的过程当中,要深刻领会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认识时期大变局并不断顺应时代发展。在的帮助下,大家花大量时间,构成了体系化的业务流程主脉,并不断将体系化的工作和不断造成平稳销售业绩联络。
证券日报新闻记者:ETF一度成为大家提升方向,大家要怎么做ETF?
李一梅:我并不认可指数投资是绝对被动接受,指数投资其实最磨练主动投资水平。我们自己的积极行研并不仅仅立足于项目投资,也立足于财产构建的全流程,当发现和界定财产以后,什么时候构建,用积极或是指数化管理模式来表现,均是由积极行研确定。
证券日报新闻记者:大家推出了处理芯片ETF、新能源汽车ETF、5GETF等系列产品,引起了市场对于ETF的高度重视。
李一梅:别的公司的员工跟我说,想发ETF,应当发哪些好?其实我也很难回应如果要发一只ETF的话可能怎么发,财产构建并不是一只产品的概念,而是一个家谱图这个概念,2021年仅ETF加连接咱们就推出了40多个设备。怎么选择指数值,选择什么样的指数值能更好的项目投资某一主题风格或领域,都是有积极行研的分析,我们一直相信哪里有逐步完善、界定指数水平,谁才也会做得最好是。
个人养老金业务流程
梦想照进现实
证券日报新闻记者:你继任经理后,企业也积极使力养老服务业务流程?
李一梅:2018年国寿安保跟富达国际设立了战略伙伴关系,9月发布了首只养老目标基金——中华养老服务2040。那时候,很多人都在等金融机构调节系统软件,我打算靠销售与员工自买,提早创立商品。因为是技术创新基金种类,那时候许多公司职员对养老目标基金也不是很了解,我便运用午餐后的时间也,来给大家进行了五次项目路演。最终中华养老服务2040圆满完成募资,成为市场上首只设立的养老目标基金。因为大家参加养老投资,无形之中促使养老服务业务流程变成国寿安保特别重要的发展战略,也获得了企业一致认可,统一了观念。
证券日报新闻记者:听说我对营销推广养老服务第三支柱尤其固执?
李一梅:我经常说国寿安保从诞生之时逐渐,就一直在为个人养老金业务流程打下基础。这么多年大家也一直希望个人养老金业务流程的实行,现如今“梦想照进现实”,真是让人非常激动。我常给身边的人强烈推荐彼得德鲁克的《养老金的革命》,这书给了非常大的启迪,并提出了,员工以自己工作参加经济行为的分派,他的养老保险金也应当以资产的形式参加经济行为的分派。这些方面我国刚刚开始,美国用20很多年促进建设了IRA(本人离休帐户)规章制度,我们自己的养老服务业也前景可期。
证券日报新闻记者:我对国寿安保有哪些企业愿景和计划?
李一梅:2018年大家经营规模贴近一万亿时,我便明确提出,企业的明确的目标应当是一万亿美元。自然,这就需要好多个标准:
最先,金融市场给我们提供热土,需有更完善的法制体系、更加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基本建设、更优质的上市企业;二,大家一定要坚定不移的往净值化方位向前;三,我们要有水平给投资者造就长久的超额收益;四,我们要有国际视野、全球研究、全世界配置全球服务,才能做到真正使资产管理持续向净值化转移,才可以承揽更大规模的资产管理。
最终,我们应该搞好基础建设,提高买卖水平、数据信息结算处理量,对每个销售市场风险管理能力等。
见她、见天地、见众生
证券日报新闻记者:请讲下中华基金的投资文化艺术。
李一梅:影片《一代宗师》里有一句话:见她,见天地,见众生。我觉得这是我们对国寿安保行研人员规定,希望每一个行研同事都能像一代宗师一样,有“见她”、“见天地”和“见众生”的一个过程,尤其是到私募基金经理这一阶段,要形成自己的核心理念、基础理论也有理想化。
“见她”就是为了塑造自已的投资方法。“见天地”一定要认知周边环境和世界的变化,还需要持续迭代,开拓创新。最终,是“见众生”,要看到持有者,期待行研工作人员把“见众生”和实现自己的梦想结合起来看,把二者结合在一起。
公募基金两字代表了普慧,普慧的背后是家家户户的生活状态,公募基金行业是一个能够提高社会福祉的领域,大家做的好,社会各界福址、全员的满足感、幸福感都可以得到提高。
证券日报新闻记者:你怎么看待“基金赚钱小股民不挣钱”?
李一梅:数据表明,证券基金问世25年以来,一共服务项目超7亿投资人,总赢利总计4.36万亿,总计年底分红4.08万亿。小股民也不是没有挣到钱,仅仅长期投资并不等于净值盈利,不少投资者高买低卖,并没有全面地发送到股票基金长期性净值增长的盈利。
客观性看,小股民项目投资基金收益,是通过市场贝塔、私募基金经理的超额收益、小股民个人行为共同决定的。在我国经济发展长期性稳步发展、金融市场拥有长线投资使用价值的大环境下,基金管理公司还可以在起伏中逐渐协助投资人造就超额收益,在这里情况下,权益基金非常值得长期投资。
证券日报新闻记者:投顾服务是不是有利于顾客理性决策?
李一梅:大家投资顾问团队总体目标,就是利用搞好“顾”,其实就是守候,去解决小股民在股权投资基金环节中心理上的起伏。国寿安保在2004年就建立了财富广场,是我国最早基金投顾的原型,范总那时候想法是,我们应该时时刻刻陪伴在顾客身旁。2016年大家创立华夏财富分公司。我常常告知子公司责任人,企业不在意大家总体挣不赚钱,顾客每一年的平均收益才算是大家最主要的考核标准,有些客户每一年的平均收益率可以做到年化利率7%,就太棒了。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