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0日,首批10家主板注册制企业上市,奏响了触及资本市场灵魂深处改革的序曲。
动能转换中的中国对高效资源配置的渴望,以及改革期间资本市场对全面注册制度的探索,共同凝聚成一股持续而有力的暖流,以过早改变的姿态走出了证券市场改革发展的道路。
回顾2013年11月“推进股票发行登记制度改革”的原型,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亮相。
每个新生命的诞生都必须经历一些艰苦的工作。从试点开始,到股票扩张,再到整个市场的实施,中国资本市场走出了尊重注册制度基本内涵、借鉴世界最佳实践、反映发展阶段特点的中国特色注册制度改革之路。
2018年11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技创新板并试点登记制度”宣布在黄浦江畔响起。
从那以后,一片崭新的“试验田”诞生了。我们大胆播种科技创新良种,努力改革沃土,热情生长,创新经验芬芳。
星星之火试点改革,逐渐成为燎原之势。
2020年8月,创业板改革试点登记制度正式实施,“三创四新”企业得到更大支持。2021年11月,北京证券交易所开市运营,探索普惠金融的“中国政策”,旨在“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2023年2月17日,全面实施股票发行登记制度主要制度规则,经过十年的求索、反复磨合、凝聚共识,发布实施。4月10日,10家主板注册制首批企业上市交易,a股市场迎来历史性时刻。
到目前为止,股票发行登记制度涵盖了上海、深圳主板、科技创新委员会、创业板、北京证券交易所等国家证券交易所的市场板块,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结构更加清晰。全面注册制度扎根,回声激动。
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资本市场全面注册制改革,依托制度创新和机制建设,勇往直前。
在入口端,注册制度开辟了更加多样化、包容的发行和上市条件,建立了市场化的新股发行和承销机制;在审计端,坚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突破行政审批思维,明确板块间差异化的属性评价指标;在监管端,进一步明确证券监管部门和交易所的角色定位,加强前后全过程监管,督促市场实体尽职调查;在出口端,严格的退市制度,力求对欺诈发行、违反重大信息披露等情况的企业“退出”...
静水深度的发展背景也离不开法治建设的长期建设。近年来,随着新退市规定的发布和实施,新证券法和刑法修正案(11)、期货和衍生品法相继实施,特别是代表诉讼制度实施,行政处罚、民事赔偿、刑事责任三维处罚制度不断完善,基本制度在综合注册制度下稳定“基础”。
与注册制度改革的初衷和核心密切相关,通过这些贯穿整个过程、多方面、三维的具体措施,“选择市场”的主题,保留了中国股票发行制度演变的节奏,撰写了资本市场生态重塑的节奏。解决了一系列结构性问题,资本市场实现了“质量上升”。
例如,水到沟壑。注册制度改革试点启动四年多,市场各方向同步,为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的高水平循环注入生活水源。
截至2022年底,a股注册制下共有1075家IPO企业,IPO融资1.2万亿元,占试点注册制以来全市场的一半以上。第一家同股不同权企业、第一家无利可图企业、第一家红筹股企业。。。大量过去在批准制度发行条件下未在国内上市的企业开启了资本市场的新征程。
中流击水。注册制改革行成为思考,在“成长烦恼”中突破激流险滩。
注册制度作为实践探索,以关键制度创新赋能资本市场效率改革,抓住改革的“牛鼻子”,促进审计、交易、退市、再融资、并购等关键制度创新。自2020年底新一轮退市制度改革正式实施以来,a股强制退市公司数量已超过前20年总和,市场适者生存机制越来越完善。
突破窒息。在发展直接融资、提升资源配置功能的实践中,中国资本市场幻化了成千上万的气象。
长期困扰a股市场的“屏障湖”问题已成为历史。新股不败神话被更科学、更充分的市场定价机制打破,盲目投机的趋势逐渐消退。更多长期耐心的资金涌向盈利能力强、科技含量高、增长良好的企业,初步形成高质量、高价格的趋势,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也将逐步形成。
星沉平野。注册制积沙成洲,始于资本洪流的奔腾失合。
以板块为载体有序推进,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和深度显著扩大。目前,a股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2500多家,较2019年初增长1000多家,市值比例从26%上升到42%左右。
同时,投资者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公募基金、社保基金、保险机构等机构投资者持有流通市值的比例,从2019年初的15.7%提高到2022年12月底的20%左右。
如果把资本市场的历史使命放在大国崛起的宏大征程上,从谋篇到解决问题,探索注册制改革“容易但艰难”的十年,恰恰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改革持续演变、国际实力对比深刻调整的十年巨变。
改革的背景与发展的“色板”是分不开的。当“高质量发展”成为时代的新主题和新要求时,综合注册制度不仅成为中国资本市场进入新发展阶段,进一步提高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驱动力,而且建立了中国资本市场逐步成熟和完善,服务于实体经济能力水平的丰碑。
河水起伏,海洋起伏。股票发行登记制度已经推向了整个市场,这是很自然的。一些经济学家评论说,“这表明我们已经找到了发展资本市场的正确道路”。在全面注册制度时代,中国资本市场正在探索其自身概念、制度和工具的增长,以探索庞大经济母体的高质量发展。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以全面注册制改革为“领导”,朝着“规范、透明、开放、充满活力、坚韧”的总体目标昂首阔步,飞越关山。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