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晴 记者 俞立严
继上海超级工厂生产新能源汽车后,特斯拉和上海在新能源领域共同推出了“新蛋糕”。4月9日,特斯拉与上海临港新区签订合同,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项目落地上海,专门生产储能产品Megapack。作为特斯拉美国以外的第一家储能超级工厂,该项目最初计划每年生产1万台商用储能电池,规模近40GWh。关于新项目的影响,《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了特斯拉中国、宁德时代等储能产业链公司和行业专家。
上海超级储能工厂产品大量出口
特斯拉中国人士4月10日告诉记者,作为特斯拉开发的超大型商用储能电池,Megapack目前在特斯拉美国加州工厂生产。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4月9日晚表示,上海新工厂将扩大加州工厂Megapack的生产能力。
据业内专家介绍,特斯拉的储能业务始于2015年。2019年,特斯拉正式推出了面向公用事业级储能市场的Megapack大型储能系统,由于其应用灵活、热能损失少等优点,迅速在全球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目前,Megapack主要用于公用事业和大型工商领域。2022年,特斯拉将Megapack产品升级为磷酸铁锂方案,Megapack单套容量为1.9MW/3.9MWh,多个电池系统串联可以满足更大规模的容量需求。
数据显示,2022年特斯拉储能系统出货量为6.5GWh,同比增长64%,其中第四季度出货量2.5GWh,同比增长152%。特斯拉的手头订单也在增长,Megapack 截至2023年2月底,Megapack官网预订页面的最早交付日期已从2024年第三季度延期至2024年第四季度,包括特斯拉加州工厂之前的40GWh Megapack新产能爬产贡献。
然而,上海新项目有望缓解Megapack供不应求的局面。据悉,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项目计划于2023年第三季度开工,2024年第二季度投产。年产Megapack商用储能电池可达1万台,产品供应范围覆盖全球市场,储能规模近40GWh。这意味着上海工厂的规模相当于产能上升后的加州工厂,产品有望出口大量海外储能市场,缓解供需矛盾。
有望从宁德时代等产业链公司受益
4月10日,a股主要磷酸铁锂公司普遍上涨,其中德国纳米上涨14.02%,湖南裕能上涨7.68%。电化学储能公司也纷纷走红,如派能科技上涨12.52%,科士达上涨近8%。
“未来几年,绿电模式将逐步取代传统火电,形成欧美新的电力时代。在上海落地的特斯拉储能工厂,看中了中国产业链的完整性。磷酸铁锂生产企业安达科技总经理助理刘嘉诚对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的意义表示,参照特斯拉上海汽车工厂建成投产后的本土化进程,新储能工厂的落地将对中国储能供应链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刘家成认为,特斯拉对中国储能市场的影响有限,主要是因为特斯拉1.9MW/3.9MWhMegapack售价为267万美元,相当于人民币4700元/kWh,明显高于国内市场报价(2023年国内报价预计为1600元/kWh至1700元/kWh),而且特斯拉采用的直流侧多分支并联路线并不是国内市场的主流。因此,特斯拉Megapack将主要向海外市场供应,国内上游企业有望通过支持特斯拉储能项目向全球市场迈出重要一步。
特斯拉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建成投产后,中国市场接近水楼台。”。汽车行业分析师表示,宁德时代、旭升股份、国内磷酸铁锂供应商德国纳米等中国合作伙伴有望在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建成投产后受益,分享业务“新蛋糕”。
在储能业务方面,宁德时代相关人士介绍,2022年,宁德时代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市场份额为43.4%,约53GWh,较2021年增长5.1个百分点,连续两年位居世界第一。宁德时代储能电池产品可用于电力领域,为太阳能或风能发电提供储能支持,也可用于输配电和电力领域,包括工业企业储能、商业建筑和数据中心储能、充电站储能、通信基站储备电池、家庭储能等场景。
在海外市场方面,宁德时代储能电池业务与特斯拉进行了深入的多区域、多领域的业务合作。此外,宁德时代储能电池主要是磷酸铁锂路线,符合国内外安全标准法规。相关储能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全球大型重要储能项目。
储能板块预计将继续增长
全球储能市场已进入快速发展渠道。据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近日统计,2022年全球新投产电力储能项目装机规模30.7GW,同比增长98%。其中,新型储能(电化学储能属于此类)首次突破20GW,达到20.4GW,是2021年的2倍。2022年,中国新增储能项目占全球36%,超过欧洲(26%)、美国(24%)成为世界上增量最大的国家。
据上述机构预测,未来五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将呈平稳上升趋势,预计平均年增长16.8GW至25.1GW,预计到2027年,97.0GW将达到138.4GW。
“特斯拉的新工厂将进一步增加中国对相关业务的需求。”奥威咨询公司董事合伙人张俊毅表示,展望未来,特斯拉储能业务将推动对正极材料等一系列产品的需求,储能产业链的“蛋糕”预计将继续增长。与此同时,新项目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碳酸锂等上游原材料的价格。
记者调查了解到,自第一季度以来,由于锂价格大幅下跌、下游需求收缩等因素,锂电池材料企业建设不足,出货量、销售价格下跌,进入痛苦时期。磷酸铁锂公司的一些人士告诉记者,除了动力电池外,储能也是推动电池行业复苏的希望,特斯拉的工厂新闻给该行业带来了春天。
从产业链企业的角度来看,刘嘉诚表示,未来储能空间非常大,主要是项目体系,呈现脉冲增长。”目前,主流技术路径是磷酸铁锂电池、液流电池和钠离子电池。我们生产的正极材料需要满足市场,满足客户需求,提高材料性能。同时,我们也应该保持对新兴技术的敏锐嗅觉,增加研发投资。”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