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邯郸)派瑞特种气体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技创新委员会上市。在线投资者交流会议精彩回放
出席嘉宾
派瑞特种气体有限公司董事长 宫志刚先生
派瑞特种气体有限公司常务副董事长 王少波先生
派瑞特种气体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李绍波先生
派瑞特种气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 许 晖先生
中信建设投资证券有限公司投资银行委员会委员、股权线负责人 吕晓峰先生
中信建设投资证券有限公司投资委员会执行总经理、发起人代表 曾琨杰先生
中信建设投资证券有限公司投资委员会副总裁、发起人代表 史记威先生
派瑞特种气体有限公司,中船(邯郸)
董事长宫志刚先生致辞
尊敬的嘉宾和网友:
大家好!
非常感谢您参加中国船舶(邯郸)派瑞特种气体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技创新委员会上市的在线路演。
首先,我谨代表中国船舶特种气体董事会和全体员工,对所有参加本次活动的投资者表示热烈欢迎,对所有支持和关心中国船舶特种气体发展的领导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同时,我非常感谢上海路演中心和中国证券网为中国船舶特种气体提供了与投资者在线交流的机会。
随着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电子特种气体市场容量的快速增长,国外大型气体公司以独资、合资、合作的形式成立了公司,并在生产、仓储、服务等领域进行了国内布局。同时,在国家政策支持和中国下游市场的推动下,国内电子气体企业依托本地化的地理优势,加大研发力度,不断突破国外技术壁垒,不断提高本地化生产质量水平,逐步得到市场认可。
公司以国家战略需求和电子特种气体前沿问题为重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品研发和技术研究为驱动力,以产业化为目标,多种电子特种气体产品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快速实现产业化和产能扩张,产品销售覆盖国内外知名集成电路和显示面板企业。目前,公司的产品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进入了台积电、联华电子、海力士等世界领先半导体企业的供应链体系,实现了科技成果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今天,我很高兴与您坦诚沟通。我希望通过这次路演,投资者能够充分了解和理解中国船舶的特殊气体,并给予中国船舶的特殊气体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我们将充分听取投资者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促进公司的创新和发展。同时,也欢迎您通过在线路演平台积极提问和建议。非常感谢。
中信建投证券有限公司
投资银行委员会委员、股权线负责人吕晓峰先生致辞
尊敬的投资者和网友:
大家好!
今天,股票发行登记制度改革全面实施。作为中国船舶(邯郸)派瑞特种气体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技创新委员会上市的赞助商和主承销商,我们很高兴参加今天的在线交流活动。首先,我谨代表中信建设投资证券有限公司,对所有参加中国船舶特种气体在线路演的嘉宾和投资者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中船特气是一家以产品研发和技术攻关为动力,以产业化为目标的企业。公司前身718特种气体工程部是中国最早从事电子特种气体研发和产业化的单位之一,经过长期的技术积累、持续的研发投资和不懈的市场扩张,公司在科技创新、产能规模、行业影响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已成为国内电子特种气体收入规模最大的企业,也是唯一进入世界十大电子特种气体企业,国际影响力逐渐提高。
作为保荐人,中信建投证券很荣幸有机会向您推荐中船特气等具有发展潜力和投资价值的优秀企业。相信中船特气上市后,能更好地发挥企业优势,给广大投资者带来良好的效益。中信建设投资证券在发行上市过程中,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中船特种气进行全面深入的尽职调查,充分做好发行上市工作,勤勉履行发起人义务。
我们真诚地希望通过这次在线交流,大多数投资者能够更深入、客观地了解中国特种气体,从而更准确地把握中国特种气体的投资价值。我们希望通过公司和我们的共同努力,让大多数投资者分享中国特种气体的发展成果。
最后,祝中船特气在线路演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派瑞特种气体有限公司,中船(邯郸)
执行副董事长王少波先生致结尾词
尊敬的嘉宾和网友:
大家好!
中国船舶(邯郸)派瑞特种气体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技创新委员会上市的在线路演即将结束。公司的发行和上市不能与网民和投资者的热情参与和帮助分开,也不能与赞助商、主承销商中信建设投资证券有限公司和所有中介机构的护送分开。在此,衷心感谢您对中国船舶特种气体的热情关注和大力支持!
今天,我很荣幸能与您讨论和交流发展过程、行业概况、业务状况、募集项目和发展战略,希望帮助您更深入地了解公司的投资价值。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也收集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认真研究和吸收。未来,中国电子气体企业需要整合行业资源,继续投资研发,
增加人才储备,从规模、品牌、技术、产品、成本等维度整合,巩固多维竞争优势,提高市场综合服务能力,结合多元化需求和一站式服务,突破国外垄断电子特种气体市场,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子特种气体综合服务供应商。同时,中国船舶特种气将严格执行有关部门的法律规定,按照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的信息披露原则向公众披露信息,最大限度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中国船舶特种气体上市后,将面临更多投资者和公众的关注和监督。欢迎通过电话、信件、电子邮件等方式继续与我们保持密切的沟通和联系。我们真诚地希望您能继续关注和支持我们,您的鼓励和支持是公司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永恒驱动力。
最后,希望我们携手共建,创造和分享中船特色更美好的未来!谢谢大家!
经营篇
问:请介绍公司的主营业务。
宫志刚:公司是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电子特种气体和三氟甲磺酸系列产品供应商,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双行动”综合改革、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企业,是科研、生产、销售、服务、核心独立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从事电子特种气体和三氟甲磺酸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高纯三氟化氮、高纯六氟化钨、高纯氯化氢、高纯四氟化氢、高纯四氟化硅、高纯锶气体、高纯六氟二烯、高纯八氟环丁烷、高纯电子混合物等电子特种气体,以及三氟甲磺酸、三氟甲磺酸酐、双(三氟甲磺酰)亚胺锂等新型含氟材料。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显示面板、锂新能源、医药、光纤等行业,是上述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公司拥有电子特种气体、氟新材料等50多种产品的生产能力,已成为行业规模大、客户覆盖面广、创新能力强、参与全球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
问:请介绍公司科技成果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具体情况。
王少波:公司注重国家战略需求和电子特种气体前沿问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品研发和技术研究为驱动力,以产业化为目标,多种电子特种气体产品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快速实现产业化和产能扩张,产品销售覆盖国内外知名集成电路和显示面板企业。
作为02专项“高纯电子气体研发与产业化项目”的领导单位,718研究所成功开发了9种高纯电子特种气体和其他10种混合气体,如四氟化硅、六氟乙烷、八氟环丁烷、八氟丙烷、氟化氢、氯化氢和碳酰氟。2020年4月,718家电子特种气体业务、资产及相关科技成果免费转让给公司,含氟高纯电子气体制备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随着下游市场对三氟化氮和六氟化钨需求的不断增加,公司加快了产能建设。目前年产量9250吨三氟化氮和2230吨六氟化钨排名世界前列。
目前,公司的产品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成功应用于集成电路、显示面板等重要行业,积累了核心国际、上海华虹、长江存储、京东等客户,进入台积电、联华电子、海力士等世界领先的半导体企业供应链体系,实现科技成果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问:公司的技术水平如何?
王少波:公司围绕生产过程建立了完善的核心技术体系,具有突出的科技创新能力,在电子特种气体领域承担了20多个省、部级以上重大项目,其中国家项目4个。公司对集成电路蚀刻、清洗、膜、离子注入等电子特种气体和光刻机激光气体进行了深入研发,克服了合成、纯化、分析、充装、环保等技术问题,取得了电解氟化技术、蒸馏技术、吸附技术、化学纯化技术、跟踪分析技术等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了电子特种气体的“中国制造”大力支持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问:公司先进的技术有哪些?
徐辉:公司先进技术包括:1)电解氟化技术;2)化学合成技术;3)蒸馏技术;4)化学纯化技术;5)吸附技术;6)混合技术;7)跟踪杂质分析检验技术;8)充电技术;9)绿色环保技术。
问:公司在中国有多少注册商标和许可商标?
李绍波:公司在中国拥有15个自有注册商标;6个许可商标。
问:公司有多少域名?
李绍波:公司拥有38个域名,其中国内域名18个,国际域名20个。
问:公司有多少作权?
李绍波:目前公司有两项作权。
问:公司的营业收入是多少?
徐晖:报告期内(2019年至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下同),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03690.99万元、12203.31万元、173284.94万元和9552.05万元,营业收入保持快速增长。随着公司主要产品产量的不断增加和销售渠道的不断扩大,公司主要产品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业务前景良好,整体竞争力强。
问:公司的毛利率是多少?
徐晖: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3.01%、41.64%、40.35%和40.97%,提高并保持在较高水平,反映了公司良好的盈利能力。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主要受产品价格和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有助于公司不断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保持较高的毛利率水平。
问:公司的研发支出是多少?
徐晖:公司高度重视R&D投资和技术创新。报告期内,公司R&D费用分别为5205.73万元、8767.19万元、12412.23万元和5110.73万元,占各期营业收入的5.02%。、7.18%、7.16%和5.35%。公司将继续增加研发投资,不断研发新产品,改进生产技术,增强核心产品和技术的领先优势。
发展篇
问:公司的发展战略是什么?
曾昆杰:作为国内领先的电子特种气体和氟新材料供应商,公司坚持“雄心勃勃、创新、努力工作、注重增值”的企业精神,以“服务国家战略,引领行业发展”为使命,以“成为世界电子特种气体的主导力量”为愿景,注重主营业务,坚持科技创新,优化产业布局,协调国内外市场,继续促进管理改进,凝聚力推进“双百企业”综合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坚定不移地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创新、影响力、控制和抗风险能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电子特种气体品牌。
问:公司未来的具体规划措施是什么?
曾坤杰:公司未来具体措施包括:1)科技创新规划;2)产业布局规划;3)市场发展规划;4)管理改进规划;5)投资并购规划。
问:公司的竞争优势是什么?
王少波:公司的竞争优势包括:1)行业起步早;2)创新能力强;3)技术水平高;4)行业地位高。
问:请介绍公司创新能力强的优势。
王少波:公司起源于国家化工研究所,强大的持续创新能力。公司近三年累计研发费用超过2亿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专职、兼职研发人员137人,其中专职研发人员81人,硕士、博士88人,高级工程师27人,研究人员11人,国务院政府专项津贴专家2人,研发团队实力雄厚。自成立以来,公司及其前身承担了省、部级以上20多个研发项目。2013年,特种气体工程部牵头实施国家重大专项(02专项)中的“高纯电子气体研发产业化项目”,完成了19种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之日,公司承担了3个国家重点项目、2个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4个河北省重大科技项目,荣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集成电路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技术研究奖”已成为国内电子特种气体领域研发研究和科技创新的骨干。
问:请介绍公司技术水平高的优势。
王少波:经过多年的不断创新,公司掌握了许多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形成了一定的技术障碍。部分产品质量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是中国第一家进入5nm工艺的电子特种天然气供应商。公司先后通过ISO9001、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多次获得省、市、国家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经过多年的持续技术优化,公司积累了从合成、净化、分析到充装的完整核心技术经验。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拥有68项国内授权发明专利、110项实用新型专利和3项国际专利,申请168项发明专利和39项实用新型专利;领导或参与7项国家标准和15项集团标准,科技成果显著,突出的科技影响力。
问:请介绍公司保持技术创新机制、技术储备和技术创新安排。
徐辉:公司保持技术创新机制、技术储备和技术创新安排包括:1)优化创新生态;2)聚集创新要素;3)深化创新协调。
行业篇
问:公司所在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机遇如何?
王少波:产业发展趋势和机遇包括:1)国家政策大力鼓励电子特种气体产业发展;2)集成电路、显示面板等产业扩张带动电子特种气体需求强劲;3)国内外发展趋势,为国内电子特种气体企业带来发展机遇;4)产业配套设施逐步完善,产业价值越来越明显。
问:电子特种气体市场的竞争格局如何?
王少波:林德等全球十大电子气体生产企业占全球电子气体市场份额的90%以上。其中,林德、液化空气、大阳日酸、空气化工四大国际巨头的市场份额超过70%。这些大型国际电子气体企业一般同时从事大宗电子气体业务和电子特种气体业务。从事大宗电子气体业务的企业需要在客户建厂的同时,匹配气站和供气设施的建设,以较强的技术服务能力和品牌影响力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为后进入者设置技术障碍和专利障碍。
问:公司的国际市场地位如何?
王少波:根据Linx,公司专注于电子特种气体领域 Consulting数据,公司国际排名逐年上升。2021年,公司电子特种气体收入位居世界第九,是唯一进入前十的国内电子特种气体供应商;2019年和2020年,公司电子特种气体收入分别位居世界第十二和第十。但与国际大型气体公司相比,公司在技术、品种、规模、品牌等方面仍存在差距,部分气体尚未独立控制,仍需克服技术困难。
问:公司的国内市场地位如何?
王少波:作为国内电子特种气体的龙头企业,公司的生产能力和收入规模居国内企业首位。根据集成电路材料行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研究数据,公司近三年电子特种气体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6.32%、15.98%和18.51%在中国排名第一,其中集成电路市场份额分别为20.17%、26.92%和27.96%。受益于集成电路行业规模的发展,公司集成电路电子特种气体销售收入规模逐年增加,市场份额逐年增加,在国内企业中排名第一。
发行篇
问:公司募集资金的投资项目有哪些?
吕晓峰:公司发行的股票数量不少于5000万股,不超过7941.1765万股。扣除发行费用后,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将用于投资以下项目:1)年产3250吨三氟化氮项目;2)年产500吨双(三氟甲磺酰)亚胺锂项目;3)年产735吨高纯电子气体项目;4)年产1500吨高纯氯化氢扩建项目;5)制造信息化推广项目建设项目;6)补充营运资金。
问:实施3250吨三氟化氮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如何?
吕晓峰: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如下:1)服务于集成电路产业链的发展战略,充分把握市场机遇;2)突破高纯三氟化氮产能瓶颈,满足下游市场的快速增长需求。
可行性如下:1)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支持;2)下游对三氟化氮产品需求旺盛;3)公司技术先进,生产经验丰富。
问:实施年产500吨双(三氟甲磺酰)亚胺锂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如何?
吕晓峰: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如下:1)顺应新能源电池行业技术发展趋势,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2)扩大业务领域,提高盈利能力。
可行性如下:1)下游应用市场空间广阔,为项目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基础;2)产品生产过程日益成熟,为项目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
问:实施“735吨高纯电子气体年产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如何?
曾坤杰: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如下:1)满足下游客户对多类电子特种气体产品的需求;2)丰富公司的产品结构,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可行性如下:1)公司技术实力雄厚,为项目实施提供稳定的技术支持;2)公司拥有足够的客户资源,为项目产业化提供坚实的市场基础。
问:实施“年产1500吨高纯氯化氢扩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如何?
曾坤杰:实施该项目的必要性如下:1)满足行业发展趋势,扩大产品生产能力;2)项目实施满足公司业务扩张的需要。
可行性如下:1)公司开辟了高纯氯化氢生产工艺的关键技术路径,积累了工业化经验;2)市场需求稳步增长,为项目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问:实施“制造信息化提升工程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如何?
曾坤杰:1)打破信息岛,深化信息应用,提高企业运营管理效率;2)提高生产检测环节的自动化和智能水平,确保产品质量稳定;3)引进相关硬件配套设备,促进安全智能升级。
可行性如下:1)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2)公司在信息系统建设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为项目实施提供经验保障。
文字整理 姚炯
主办 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www.cnstock.com)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