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晶升设备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技创新委员会上市。在线投资者交流会议精彩回放
出席嘉宾
南京晶生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李 辉先生
南京晶生设备有限公司董事、董事会秘书、财务负责人 吴春生先生
投资银行部主任华泰联合证券有限公司保荐代表 姚 黎先生
投资银行部副总监华泰联合证券有限公司保荐代表 范 哲先生
南京晶升设备有限公司
董事长、总经理李辉先生致辞
亲爱的嘉宾、投资者和朋友:
大家好!
我很高兴有机会通过网络平台在科技创新委员会上市,就南京静盛设备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进行在线交流。首先,我谨代表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向所有长期关心和支持静盛股份的投资者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今天参与在线交流的朋友表示衷心的欢迎。
天道酬勤,商道酬信。晶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当代,专业从事晶体生长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自成立以来,基于高温高真空晶体生长设备的技术同源性,结合“晶体生长设备-工艺技术-晶体材料”产业链上下游技术的协同优化能力,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新技术的研发,重点关注半导体领域,为半导体材料制造商和其他材料客户提供定制的晶体生长设备,如半导体级单晶硅炉、碳化硅单晶炉和蓝宝石单晶炉。
凭借多应用领域的产品技术开发经验,公司在晶体生长设备领域形成了丰富的产品序列,能够满足客户差异化定制晶体生长制造技术的需求,逐步发展成为国内竞争激烈的半导体晶体生长设备供应商。公司依托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得到了众多主流半导体制造商的认可,先后发展了上海新盛、金瑞红、神工、三安光电、东尼电子、水晶技术等客户,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声誉,确立了公司在半导体水平水晶生长设备领域的市场地位。
公司将以本次发行上市为契机,通过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和影响力,提升和巩固公司的行业领先地位,与客户共同发展,以最饱满的热情和最好的服务共享未来!
通过今天的交流,我们希望投资者能够客观、全面地了解晶升股份,更准确地把握晶升股份的投资价值和投资机会,并给予晶升股份持续的关注和支持!我们也将充分听取投资者的意见,不断促进公司的创新发展。我相信,在大多数投资者的高度信任和大力支持下,晶升股份的发行将成功完成。
最后,再次感谢投资者朋友和社会各界对晶生股份的关心。您的积极参与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和鼓励。晶生股份上市后,将继续提高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反馈社会,回馈投资者!非常感谢。
华泰联合证券有限公司
姚李先生,投资银行部主任、保荐人代表
亲爱的嘉宾、投资者和朋友:
大家好!
首先,我谨代表华泰联合证券有限公司,对所有嘉宾和投资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们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技创新委员会上市在线路演推广活动!
晶升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晶体生长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半导体专用设备供应商。公司主要为半导体材料制造商和其他材料客户提供定制的晶体生长设备,以满足不同客户对晶体生长制造工艺的差异化和定制需求。经过多年的持续研发投资和技术积累,公司开发了半导体单晶硅炉、碳化硅单晶炉、蓝宝石单晶炉等晶体生长设备。
作为晶升股份的赞助商和主承销商,在与晶升股份合作的过程中,我们见证了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显著成就,也感受到了公司管理层高效务实的执行、深厚扎实的专业能力和远见的战略愿景。我们坚信,晶升股份上市后,将给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给投资者带来新的投资机会,为资本市场增添新的活力和活力。
作为赞助商,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履行赞助商的职责和持续的监督义务,努力工作,继续陪伴晶生股份的持续发展和成长。我们相信,晶生股份可以通过自己脚踏实地的不懈努力,向大多数投资者提供令人满意的答案,以优异的业绩回报股东、社会和投资者。
最后,祝晶升股份首次公开发行网上路演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南京晶升设备有限公司
董事、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吴春生先生致结尾词
亲爱的嘉宾、投资者和网友:
大家好!
今天的在线交流即将结束。感谢投资者的热情关注和热情提问,感谢上海路演中心和中国证券网络提供的交流平台和良好服务,感谢华泰联合证券有限公司和所有参与发行的中介机构的辛勤工作。在本次在线路演结束时,我谨代表静盛股份,再次感谢您的热情参与。
通过今天的在线路演,投资者从主营业务、业务业绩、竞争优势、募集项目和战略规划等方面与我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希望能帮助您更深入地了解公司的价值。同时,我们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认真倾听和吸收,付诸实践,创造更好的表现,感谢您的关心和爱。
通过与您的沟通,我们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家上市公司所承担的使命和责任。进入上市公司行列后,我们将面临更多投资者的关注、关注和监督,这也将是晶生未来扩大、加强和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不能一一回答投资者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但我们真诚地希望您能继续以各种方式与我们保持密切的沟通。
最后,再次感谢投资者对晶生股份的支持和关心!希望我们携手共进,创造和分享更美好的未来!祝大家投资顺利,万事如意!非常感谢。
经营篇
问: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什么?
李辉:公司是一家半导体专用设备供应商,主要从事晶体生长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自成立以来,基于高温高真空晶体生长设备的技术同源性,结合“晶体生长设备-工艺技术-晶体材料”产业链上下游技术的协同优化能力,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并专注于半导体领域,为半导体单晶硅炉、碳化硅单晶炉、蓝宝石单晶炉等定制晶体生长设备提供半导体材料制造商和其他材料客户。
问:公司有多少股份制公司和分支机构?
吴春生: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之日,公司拥有三家全资子公司,无控股或参股公司,无分支机构。
问:公司有多少项专利?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已授权国内专利76项(其中发明专利27项)。
问:公司有多少商标?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拥有8个商标。
问:公司有多少软件在作权?
李辉: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拥有4项软件作权。
问:请介绍公司前五大客户。
李辉:公司前五大客户如下:2022年上半年:三安光电、神工、东尼电子、浙江晶悦、常州珍晶半导体有限公司;2021年:三安光电、东尼电子、金瑞红、上海新升、浙江晶悦;2020年:三安光电、金瑞红、上海新升、神工、东尼电子;2019年:中科钢研节能科技有限公司。SILFEX INC、南京京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三安光电、上海新生。
问:请介绍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构成。
李辉:报告期内(2019年至2021年、2022年上半年,下同),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276.48万元、12233.17万元、19490.14万元和6505.58万元。其中,晶体生长设备收入分别为1894.36万元、11093.02万元、18449.95万元和6312.39万元,占83.21%、90.68%、94.66%和97.03%;配套产品及技术服务收入分别为382.12万元、1140.15万元、1040.19万元和193.19万元,分别占16.79%、9.32%、5.34%和2.97%。
问:公司的营业收入是多少?
吴春生: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295.03万元、12233.17万元、19492.37万元和6505.58万元,总体呈快速增长趋势。2020年、2021年、2022年上半年,公司半导体级单晶硅炉和碳化硅单晶炉占半导体材料领域主营业务收入的90.38%、89.02%和97.03%的主营业务产品实现了半导体级晶体生长设备行业的深度关注。
问:公司主营业务毛利是多少?
吴春生: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分别为958.30万元、5501.81万元、7915.44万元和2230.38万元,占营业毛利的98.89%、100.00%、100.02%和100.00%,占比较高。
问:公司的研发费用是多少?
吴春生: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118.01万元、1115.79万元、1972.41万元和990.82万元,占营业收入的48.71%、9.12%、10.12%和15.23%。研发费用主要包括人工费、材料费、委托外部研发费、折旧摊销等。
发展篇
问:公司的战略规划是什么?
李辉: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诚信开放、热情奉献、合作、互爱、谦虚进取”的价值观,坚持自主创新、研发第一的理念,不断提高现有设备的技术水平和技术稳定性。未来,公司将继续致力于晶体生长设备的研发和生产,扩大现有设备的市场份额,提高设备的技术先进性,不断扩大技术应用领域,成为中国半导体晶体生长设备领域的领导者,为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问:公司的具体规划目标是什么?
李辉:公司具体规划目标有:1)扩大现有设备市场份额;2)提高核心技术先进性;3)扩大设备应用领域;4)开拓海外市场。
问:实现公司具体规划目标的措施是什么?
李辉:采取措施:1)增加研发投资,完善核心技术;2)加强人才引进和内部人才培训;3)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巩固市场地位;4)促进上下游合作,扩大产业链布局。
问:公司的竞争优势是什么?
李辉:公司的竞争优势有:1)先发优势;2)技术研发优势;3)优质客户资源优势;4)优秀的技术研发团队优势;5)定制服务和位置优势;6)运营成本优势。
问:请介绍公司的研发模式。
李辉:公司主要采用独立研发模式,以高温晶体生长设备为基础,以半导体晶体生长设备为核心,持续研发投资,开展独立研发创新,不断提高设备质量,优化设备性能,取得了晶体生长设备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重要成果。公司的研发过程主要包括五个阶段:可行性研究和项目审批、设计、实现、验证、优化和大规模生产。
问:请介绍公司的核心技术。
李辉:公司基于多年来在晶体生长设备行业积累的专业技术和技术,不断优化和升级技术和设备,在晶体生长设备设计、晶体生长技术和控制方面具有优势。公司核心技术来自独立研发,通过专利和技术秘密保护,主要核心技术包括:晶体生长设备建模模拟技术、热场设计模拟技术、晶体生长设备设计技术、视觉图像控制技术、晶体自动生长控制系统和数据采集分析技术、半导体晶体生长技术开发技术、低速超高精度传动机构设计技术、气路系统优化设计技术。
行业篇
问:公司在哪个行业?
李辉:根据《国民经济产业分类》(GB/4754-2017),公司所属行业为“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C3562);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公司属于“1.2电子核心产业”中的“1.2”.1新型电子组件及设备制造-3562*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
问:行业主管部门有哪些?
李辉:公司半导体设备行业政府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行业自律组织为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专用设备行业协会。
问:半导体设备行业的发展情况如何?
李辉:由于不同技术水平的芯片需求共存,不同技术水平的半导体设备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各种技术水平的设备都有相应的市场空间,短期内将继续共存和发展。同时,随着国内半导体设备市场空间的不断扩大,半导体设备制造商迎来了巨大的增长机遇。随着下游客户新生产线和更新升级,有机会获得新的业务机会,使设备产品有机会验证和试用,为国内半导体设备企业开发新产品,扩大市场份额,形成“设备技术产品”良好的相互促进作用,使国内半导体产业进一步发展,缩小与国际产业水平的差距。
问:国内半导体材料制造和晶体生长设备市场的竞争格局如何?
李辉:半导体级硅片领域:1)国内主要半导体级硅片制造商。到目前为止,我国半导体硅片制造商的技术发展相对落后。国内主要硅片制造商主要生产200mm(8英寸)及以下抛光片和延伸片,300mm(12英寸)产能规模相对较低。根据中金公司的研究报告,预计到2025年,8寸和12寸硅片的规划产能将分别为每月365万片和310万片,产能将分别增长99.45%和474.07%,市场发展空间大;2)公司是国内较早开展半导体级单晶硅炉产品研发和产业化的公司之一,实现了12寸半导体级单晶硅炉的定位。产品下游批量生产应用进度、技术水平和市场份额在国内制造商中处于领先地位,但与国际制造商仍存在一定差距;3)国内半导体晶体生长设备市场主要由国外供应商占据,国内半导体硅片和晶体生长设备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碳化硅领域:1)国内主要碳化硅制造商。截至目前,国内碳化硅衬底制造商的产出规模不足全球市场份额的10%。根据中金、华泰联合证券等研究报告,未来2-5年,国内碳化硅衬底产能预计将达到400万/年至420万/年,预计新产能将达到现有产能的10倍以上;2)国内碳化硅衬底制造商的产品和应用领域。碳化硅射频设备(半绝缘衬底)应用于5G通信、卫星、雷达等领域。碳化硅衬底材料制造商主要包括天岳先进、河北同光半导体有限公司、山西硕科新材料有限公司(山西硕科晶体有限公司)等。新能源汽车、光伏逆变、轨道交通、工业、家电、智能电网、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碳化硅功率装置(导电衬底)。碳化硅制造商主要包括三安光电、天科合达、东尼电子、浙江晶悦、露晓科技、中电化合物半导体有限公司;3)产品下游批量生产应用进度、技术水平和市场份额在国内制造商中处于相对领先地位;4)碳化硅单晶炉业务市场空间大,未来发展迅速。
发行篇
问:请介绍公司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姚丽: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之日,李辉通过一致行动,直接、间接、间接地控制了公司33.69%的股份,是公司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问:请介绍公司近一年新增股东的情况。
吴春生:本次申报前一年内,公司新增股东15人,均为增资股份。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之日,公司近一年无新增股东。
问:公司选择的具体上市标准是什么?
姚李: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科技创新委员会股票上市规则》,公司选择以下具体上市标准:“预计市值不低于10亿元,近两年净利润为正,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或预计市值不低于10亿元,净利润为正,营业收入不低于1亿元”。
问:公司这次发行了多少股?
范哲:公司向公众发行3459.1524万股,约占公司发行后总股本的25%;本次发行均为新股,本次发行不涉及旧股转让。
问:公司发行的募集资金的目的是什么?
范哲: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经公司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批准,由董事会实施。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将根据项目的优先级投资于以下项目:1)总部生产研发中心建设项目;2)半导体晶体生长设备装配试验厂建设项目。
问:请介绍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概况。
李辉:总部生产研发中心建设项目:项目计划在江苏省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龙北大道建设,建设综合总部建筑和工厂,集管理办公室和新产品技术研发为一体,基于研发活动,配备相应的测试和装配环境。项目计划的主要研发内容如下:1)半导体硅NPS晶体单晶炉研发;2)6英寸至8英寸碳化硅单晶炉研发;3)温度梯度可控单晶炉加热控制系统。该项目计划于2022年开工建设,并于2025年初投产。项目生产后,可实现各种晶体生长设备年产量400多台,成为国内研发生产能力领先的晶体生长设备基地,紧跟国内外前沿技术,提高研发能力,扩大生产能力。
半导体晶体生长设备总装试验厂建设项目:项目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华康路与星座路交界处(华康路118号),主要扩大公司现有生产线产能,提高公司生产效率,实现与“总部生产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产能互补。计划于2022年上半年开工建设,2022年底投产,2024年建设期全部完成。项目生产后,可生产700多台晶体生长设备,成为中国一流的长晶设备产业生产基地,能够满足未来预期的市场需求。
问: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与公司现有主营业务和核心技术的关系如何?
李辉: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围绕公司现有业务和核心技术,包括“总部生产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是基于现有主要业务产品,同时晶体生长设备和长晶技术研发升级,加快研发成果产业化,帮助公司拓宽产品线,增加产品在下游材料制造商的广度和深度,提高下游产品的利率和质量,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抢占国内晶体生长设备市场;“半导体晶体生长设备装配试验厂建设项目”是公司基于未来总体产能目标的规划,综合考虑“总部生产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产能、产能补充项目,项目将成为全国领先的晶体生长设备生产基地。
文字整理 姚炯
主办 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www.cnstock.com)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