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配置中长期资金
“一揽子”高成长企业
◎记者 唐燕飞
4月12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全资子公司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将正式发布深圳数字交通、深圳计算能力、数字安全、深圳数据要素指数等四个数字经济细分轨道指数。
据统计,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已发布40多个数字经济指数,包括50个数字经济和物联网、跟踪产品规模超过400亿元的金融科技等指数。
数字经济领域的许多研究专家表示,数字经济指数的加速扩张背后是数字经济发展与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融合的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扩大。数字经济为传统经济注入了新的驱动力,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中长期基金将倾向于配置“一揽子”的高增长数字经济企业。
抓紧数字经济发展红利
深圳证券市场为数字经济创新企业的成长和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孵化环境。目前,深圳数字经济领域有400多家上市公司。在数字经济细分行业,如数字交通、卫星导航、计算能力基础设施、数字安全、数据要素等,深圳公司的集群效应日益突出,相关行业上市公司的数量或市值占a股的50%以上。
此前,上海证券交易所指导中国证券指数有限公司发布并优化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信息安全等指数。上海证券交易所信息安全主题指数也是数字经济领域的指数,涉及网络安全、信贷创新、云计算、安全、行业软件等多个领域。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表示,今年a股数字经济板块表现良好,是2023年重要投资主线之一。“一是今年政策大力支持数字经济发展;二是2012年至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45.5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21.6%增长到39.8%。数字产业已成为优势产业;第三,数字经济的发展有助于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第四,数字经济的发展可以充分发挥中国大规模市场的优势,降低R&D成本。有望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相关板块有长期投资机会。随着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推出4项数字经济指数,中长期基金将配置“一揽子”高增长数字经济企业。随着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推出4项数字经济指数,中长期基金将配置‘一揽子’高成长数字经济企业。”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的四项数字经济指数主要涵盖数字交通、计算能力、数字安全和数据要素,方便投资者跟踪数字经济各细分领域的表现,把握数字经济发展的发展红利,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
多家机构布局数字经济产品
据Choice统计,目前公募基金有机会提前布局数字板块。截至目前,已有40多只基金(不同份额分别统计)出现“数字”一词,总规模242.36亿元。这些数字主题基金已经成为投资者布局“数字中国”的配置目标。从重仓股的角度来看,主要包括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和高度数字化的应用。
目前,与数字经济相关的主动基金大多成立于2021年下半年,其中汇天富基金拥有数字经济主题基金产品最多的布局,目前已有8只(A、C、D类分开统计),规模最大的是汇天富数字经济引领发展三年持有混合,截至去年年底,该基金总规模为70.30亿元。
“各国越来越重视数字经济。基于数据要素的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基础设施显著增强了各行业的授权作用。在此背景下,该行业可能正在培育一种具有活力的新商业模式。”汇天福数字经济领先发展三年,持有混合基金经理杨金表示。
近年来,数字经济已成为二级市场的热门词汇。自今年年初以来,长城数字经济混合基金和摩托车数字经济混合基金分别成立了两只数字经济领域的混合基金。目前,ETF和主题连接基金是跟踪数字经济指数的被动基金。
“数字经济是经济转型受益的重要方向,未来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也是今年市场投资的重要主题之一。对于对数字经济发展持乐观态度的投资者,他们可以从中长期布局数字经济行业的高质量领先公司中分享该行业的发展成果。考虑到数字经济是一个新兴行业,不同的公司有很大的差异和巨大的利润波动,我们需要仔细控制投资头寸。” 杨德龙说。
最近,许多基金经理对数字经济产业进行了实地调查。博世基金股权投资四部投资总监助理兼基金经理肖瑞金告诉记者,他最近在深圳华强北进行了实地调查。华强北被称为珠江三角洲乃至中国电子产业的“窗口”。这里企业的发展与电子产业密切相关。
“芯片和元器件是数字经济的底层,是华强北的主要商品。今年年初,发布了《数字中国建设总体布局规划》,数字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支持。我主要关注三个细分领域:数字经济,一个是基础设施领域,如通信光模块和通信设备;一个是人工智能领域,关注服务器和终端操作相关企业;一个是新创产业链。数据要素、信创和人工智能是今年数字经济的三个核心关键词。"肖瑞瑾说。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