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黄金交易所(以下简称“上海黄金交易所”)开业,中国黄金市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根据中共第二十届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坚持以实体经济发展为重点”、“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监管、管理、标准等制度开放”。这也意味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将更加精细和时代化,金融开放将更加深入和国际化。
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如何撰写中国黄金市场高质量发展的篇章?如何将国际一流的综合黄金市场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最近,《上海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上海黄金研究所的相关负责人。
◎记者 范子萌
切实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为打造国际黄金市场新版奠定基础
上金作为金融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实践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自然使命。
上海证券交易所表示,自成立以来,上海证券交易所坚决贯彻中共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中国人民银行工作安排,坚持改善稳定工作的总体基调,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工作导向,遵循“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致力于中国黄金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上海黄金作为连接黄金产业链上下游的桥梁,贯穿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促进黄金产业链的优化升级,帮助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体来说:
一是以现货市场为基础,满足生产用金企业的需求。上海黄金研究所先后推出了黄金、白银、铂金现货实盘合约,为黄金产业链企业提供了市场交易平台,确保黄金实物按照市场供求规律顺利配置为生产资源。在此基础上,推出延期合同,引入中立仓库、延期补偿等机制,抑制实物供需矛盾,有效降低客户资金占用成本,充分发挥价格发现功能,开展即期、长期、退出等业务。
二是扩大租赁市场,提高黄金和资金的使用效率。2004年,上金公司根据其贵金属实物托管功能推出了黄金租赁业务。承租人借入实物黄金不仅可以满足日常商业用金的需求,还可以有效规避黄金价格波动的风险。此外,还可以优化融资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通过黄金租赁,黄金出租人提高了实物黄金的运营效率,降低了实物黄金的管理成本,增加了黄金的投资回报。2021年12月,上金所试行发布黄金租赁基准费率,充分发挥租赁市场服务黄金产业链的作用。
三是以标准化服务为支持,有效保护会员的资本权益。进一步完善结算功能,利用预清算功能实时判断会员席位的履行情况,降低会员违约风险,大大降低企业资金和实物占用冗余。不断规范存款服务,指导和监督存款银行向市场提供标准化服务,有效保护会员的资本权益。
第四,以减少费用和利润为措施,有效减轻实体企业的负担。上海证券交易所坚持向黄金产业链企业减少费用和利润,不仅暂时免除多个交易合同的交易费用,而且通过多次减少或减少交易费用、仓储费、运输保险费、交付费、转让费等,帮助实体企业减轻成本负担。
上海黄金表示,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实施“市场化、国际化”战略,完善风险防范体系,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功能,不断增强市场流动性,支持金融机构服务套期保值需求,提高会员实物黄金运营效率,继续为市场提供安全高效的资金托管服务,切实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打造国际黄金市场新版图奠定坚实基础。
进一步推进黄金市场高水平开放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发展
开放是中国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书写的鲜明背景。开放和包容也是中国黄金市场活力、创造力和领先力的“来源”和“活水”。
早在2014年9月,上海黄金交易所就在上海自由贸易区启动了“黄金国际板”,为海外投资者开放了中国黄金市场,初步实现了国内外市场的有效联系。
多年来,上海黄金研究所从最初的主板发展到主板和国际板的补充。国际会员从2014年的40人增加到2022年的98人,覆盖了12个国家和地区。
站在新的起点上,上金所将如何帮助中国黄金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
上海黄金表示,将坚定不移地实施“市场化、国际化”战略,帮助黄金市场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继续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引擎和驱动力。
一是巩固人民币国际化基础,进一步提高“上海价格”的国际影响力,将“上海黄金”和“上海银”建设成为全球人民币定价商品的定价基准。进一步扩大“上海价格”的国际应用场景,有效提高人民币黄金和白银定价的国际影响力和声音。
同时,建立更丰富多样的离岸人民币资产池,增强人民币资产的多样性和吸引力,增强货币当局和金融机构持有人民币的意愿,加强人民币储备和投资功能,推动上海成为全球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结算中心,进一步巩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加强人民币作为全球定价结算货币的作用。
二是丰富人民币国际化内涵,稳步扩大规则、监管、管理、标准等制度开放。坚决实施国际中国标准,将反映中国市场供求基准价格标准,反映中国消费偏好金锭实物标准,反映中国监管要求反洗钱、反恐融资和负责任的黄金体系,反映中国风险控制能力QCCP(合格中央竞争对手)标准更好地进入全球产业发展,真正实现中国从产品和服务输出到价格和标准输出的作用,在国际舞台上,更好地建立中国话语体系,传达中国声音,以更积极的态度推进治理体制改革和市场模式重塑,努力提出中国的主张,分享中国的智慧,如国际规则的制定和行业标准的形成和应用。
三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深化国际合作,不断推动中国黄金市场对外开放,与全球市场合作融合。要坚持联通国际金融中心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轮驱动,加强与欧美市场的合作,深入挖掘合作潜力,拓展合作空间;同时,不断增加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市场的资源倾斜和投放,充分发挥桥梁和引领作用,共同推动产业升级。努力构建国内外各市场实体深度参与、开放水平不断提高、要素流动有序、资源配置高效的全球市场体系,共同构建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新世界黄金地图。
打造国际一流的黄金市场基础设施
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迈上新台阶
目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正在全面展开。在此过程中,上海黄金交易所也在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黄金市场基础设施。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加快离不开黄金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强。经过20年的发展,上海黄金研究所已逐步发展成为中国多层次、全功能、国际化的重要金融基础设施,推动中国黄金市场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
在过去的20年里,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业务类型已经从三个市场发展到投标、询价、定价、租赁和黄金ETF、六个功能齐全、优势互补的市场,如金币。
同时,几个关键时间节点值得铭记——2014年启动“黄金国际板”,迈出了中国黄金市场对外开放的第一步;2016年,世界上第一个以人民币计价的黄金基准价格“上海黄金”发布,向世界金融市场出口“中国价格”、传达“中国声音”;中国熊猫金币于2018年上市,成为世界上唯一在交易所市场上市的金币产品;2019年,推出“上海银”集中定价合同,为全球市场提供人民币定价的白银基准价;2020年,成为第一家加入中国人民银行支付清算系统的交易所;2021年,“上海金”金锭标准纳入国家标准《GB/T 4134-2021金锭》;2022年9月,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总体部署,CAu99.99上市履约担保询价合同,开展中央对手黄金询价交易清算业务。
具体来说,一是延长交易时间,实现与国际市场的联动效应。在中国率先开放夜市交易,分两个阶段增加招标和询价市场的交易时间。目前,上海黄金研究所市场交易时间为13小时,基本实现了全球主要黄金市场交易时间的全面覆盖。
二是不断优化黄金物理存储网络布局,满足实体企业的黄金需求。到目前为止,上海黄金所在的37个主要生产、黄金城市和地区都有贵金属指定的仓库,并在全国范围内提供物理配送和运输服务。近两年来,上海黄金研究所重点完善西部地区仓储网络建设,进一步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的辐射能力。
三是履行合格的中央竞争对手职责,加强绩效保障能力。发布《中央竞争对手清算业务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原则信息披露》,实施双维流动性压力测试机制,组织全过程违约处置演练,加强风险预警,规范处置过程。
第四,完善风险防治机制,确保市场稳定健康运行。全面加强风险管理“三防线”功能建设,充分发挥保证金、限价、限价、限额等制度的作用,建立健全运营风险管理框架,有效监控和管理运营风险。
第五,全面提高交易系统的性能,确保业务的稳定发展。上金所四代系统(SGENE)2021年10月正式上线。系统在充分继承前代系统优势的基础上,以卓越性能为核心,以安全为基础,以金融技术为主导,以服务市场为基础;坚持自主可控,促进技术创新,确保稳定运行,为“两地三中心”布局提供有力保障。
六是立足上海,努力打造面向全球的黄金交易中心。随着全球投资者的广泛参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国际板市场交易规模不断扩大,从2014年的450多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2.09万亿元,国际会员数量不断增加,从最初的40人扩大到2022年的近100人。国际董事会为离岸人民币持有人提供了投资和风险规避工具,丰富了人民币计价金融资产,拓宽了人民币回报渠道,有助于加强人民币的储备和投资功能。
谈到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理念,上海金融研究所表示,将进一步发挥产品之间的协同作用,不断提高市场交易效率和深度,不断完善交付、仓储、运输服务功能,积极探索和试点仓库智能、信息、自动化建设,不断优化交易系统,促进技术与业务的深度整合,帮助上海金融研究所建设世界级的黄金市场基础设施,继续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进一步进步。
机遇与挑战并存
与世界分享“中国智慧”、“中国标准”和“中国计划”
在过去的一年里,全球市场面临着复杂的不确定性,这也给传统意义上的“避险资产”黄金及其市场发展带来了机遇。
在此背景下,中国黄金市场将面临什么样的发展形势?”中国黄金市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上海黄金表示,如何进一步稳定有效地促进中国黄金市场的发展,不断增强中国在全球黄金市场的声音,与国际市场分享“中国智慧”、“中国标准”和“中国解决方案”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上海黄金公司表示,未来将继续以促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市场化、国际化”为发展方向,以服务实体经济为起点,努力成为世界级的贵金属交易所。
一是产品的多元化发展。在当前查询、定价、租赁等商业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产品创新,做好产品链储备,更好地满足市场的多层次、多元化需求。
二是扩大国际板市场容量,提高质量。继续推进国际板市场发展,深化“黄金之路”项目内涵,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一带一路”建设,为参与中国经济增长、分享中国发展机遇的全球资本创造良好条件。
第三,有效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深入调查研究,下沉会员,注重重点,满足实体企业多元化交易参与的需要。不断提高会员服务能力,进一步落实标准和监督,确保黄金市场的标准化、有序运行。
第四,提高中国标准的影响力。继续加强“上海黄金”、“上海银行”等相关衍生产品的创新,继续推进市场应用和国际推广,努力为中国标准体系和金银人民币定价的全球影响力做出更大贡献。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