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立
随着粮食繁荣的增加,新种子法的实施,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种业市场的不断净化,政策的不断授权...在多股行业“暖风”的吹拂下,2022年种业龙头迎来了“丰收年”。
据《上海证券报》记者统计,截至目前,已有9家种业上市公司披露了2022年度财务数据(包括年度报告、业绩报告和业绩预测),其中6家公司利润同比增长,1家预减,2家亏损。其中,农业发展种业净利润同比增长最高,超过500%。
种业量价齐升
龙头公司业绩回暖
种业销售价格的上涨是推动行业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其中,农发种业和敦煌种业利润同比翻倍。
2022年,农发种业净利润增长创三年来新高。年报显示,2022年农发种业营业收入52.48亿元,同比增长39.42%,归属母亲净利润2.3亿元,同比增长533.61%。公司种子业务除农药和订单粮贸业务贡献利润外,收入9.83亿元,同比增长5%。玉米种子收入2.71亿元,同比增长24.22%;水稻种子收入1.41亿元,同比增长9.39%。良好的增长势头延续到今年第一季度,公司前三个月收入12.17亿元,同比增长25.53%;归母净利润911万元,同比增长105.9%。该公司表示,在报告期内,种子和订单粮食贸易业务利润和政府补贴收入同比增长。
敦煌种业业绩预增公告显示,2022年,公司预计将实现归属于母亲的净利润约2000万元,同比增长约121%。公司表示,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种业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自有品种的增量效益显著。
2022年种业龙头荃银高科“成绩单”也值得称赞。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34.91亿元,同比增长38.47%;归母净利润2.33亿元,同比增长38.03%。其中,公司水稻种子收入15.4亿元,同比增长28%,销量同比增长25.79%;玉米种子收入3.37亿元,同比增长54%,销量同比增长39.36%;小麦种子收入3.25亿元,同比增长118%,销量同比增长65.03%。
受益于生猪价格的反弹和种子业务利润的增长,大北农业在2022年扭亏为盈。该公司预计2022年净利润将达到4000万元至6000万元。该公司表示,在报告期内,种子业务作为主要业务之一取得了重大突破,收入和利润显著增长。
北交所上市公司秋乐种业也有望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预计2022年收入将达到4.37亿元,同比增长29.26%;归母净利润为6112.5万元,同比增长52.53%。公司表示,业绩增长主要是由于农作物种子育种、繁殖和推广的深度培育,积极开拓市场,大幅增加玉米和小麦种子产量,客户订单需求强劲,产品销售和销售价格同比上涨。此外,公司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增加有效控制了单位成本的增长,毛利率同比增加,利润增加。
然而,种业公司的收成也有所不同。受美元贷款汇兑损失等因素拖累,隆平高科技预计2022年净利润将亏损7.5亿元至8.8亿元,同比盈亏。但从披露的业务数据来看,公司种业销售量价格上涨,销售年度(2021年10 2022年9月30日,总收入39.6亿元,同比增长24.78%;销售额同比增长21.17%。
研发投资持续增加
生物育种布局的重点
种子产业是农业的“芯片”,科研创新是种子产业发展的核心。近年来,种子产业领先的研发投资几乎保持在较高水平。
荃银高科技年报显示,2020年至2022年,公司R&D投资分别为5617.33万元、8328万元和1.14亿元。2022年农发种业R&D费用为7009.1万元,同比增长96%。
随着我国生物育种产业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近两年生物育种商业化进程的加快,种子产业领导者将研发重点放在生物育种领域。
大北农作为国内转基因育种的龙头企业,最近在接受机构调查时表示,在生物育种技术储备方面,公司拥有多个玉米、大豆品种,获得农业和农村部颁发的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同时,公司与国内130多家种植企业开展了相关合作,覆盖种植面积超过2亿亩。
隆平高科技在接待机构的调查中表示,公司坚持传统育种和生物技术,加快抓住转基因、基因编辑等新技术的制高点。公司投资杭州瑞丰、隆平生物、海南绿谷生物、国丰生物等布局生物育种技术,开展抗虫、抗除草剂玉米基因特性开发。目前瑞丰125、瑞丰8等4种转基因玉米产品已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已通过国家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和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多年的试验。
荃银高科技相关负责人曾告诉记者:“公司是中国种子产业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我们将重点布局前沿的生物育种技术,更好地利用与先正达的转基因技术,与国内顶尖科研机构合作,整合资源和技术。”截至2023年3月,先正达已获得3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
农业发展种业在年度报告中表示,2022年,公司开展了21个独立合作研发项目,包括航天诱导育种、转基因玉米、大豆育种等关键核心技术。
工业并购多点开花
种业公司日益壮大
种子行业的领导者也通过内生增长和扩张变得越来越强大。此前,一家种子行业上市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十四五”期间,种子行业的整合将继续推进。龙头企业将继续发挥“领导者”的作用,在国家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下,不断提高市场服务意识和品牌影响力。
2022年,种业产业整合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新的动力。具体来说,大北农收购云南大田51%的股权,增强作物种子产业竞争力;收购广东鲜美苗木有限公司50.99%的股权,布局高端丝苗米和大蔬菜种子。农业发展种业与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富民种子集团在五大连池共同设立控股子公司。农发种业在年报中表示,此举旨在扩大大豆种业布局,与公司现有玉米种业协调发展,加强东北地区种子业务。秋乐种业于2022年12月7日登陆北交所,开启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今年2月,隆平高科技与北大荒集团控股的新三板种业公司垦丰种业达成战略合作。公司表示,双方计划在科研育种、品种推广、种植基地、农业服务、资本合作等全产业链进行全面深入的合作。此后,公司与福建科力股东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同意以3117万元的对价收购其51%的股权。根据公开信息,福建科利是一家以杂交水稻品种聚合、改良、种子生产和销售为主营业务的种子工业公司。它在杂交水稻领域拥有年轻的营销团队、更全面的渠道布局和更强的营销能力。同时,它在国内外都有业务布局。
泉银高科技在最近的一次机构调查中表示,公司希望充分发挥资本平台整合资源配置的功能,并购优质种子企业,巩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优势。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