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亮
2022年,全国社会金融规模第一的广东省继续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透露,截至3月底,广东本外币贷款余额26.08万亿元,同比增长11.6%,同比增长1.29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1.29万亿元,同比增加3995亿元。根据深圳银行业和保险监督管理局14日公布的数据,深圳辖区贷款余额8.92万亿元,同比增长10.19%;全国大中城市存贷款规模排名第三。
广东第一季度最新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有许多亮点,呈现出信贷供需繁荣的势头,释放出经济加速复苏的信号。与此同时,信贷结构继续呈现出企业中长期强、居民强的特点。
促进政策,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
从结构上看,广东人民币贷款的高增长主要由企业中长期贷款贡献,政策因素明显驱动。
广东江门市盈拓家居用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今年订单大幅增加,计划在今年内购买工厂,扩大业务规模,但手头没有闲置资金,入驻园区的计划一度停滞不前。多亏了优惠贷款资金支持购买项目的实施。”。据悉,江门农村商业银行依托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向企业发放了585万元的“工厂抵押贷款”,利率低至4.1%。
这只是政策促进信贷发展的一个缩影。自今年年初以来,广东企业对中长期贷款的需求有所增加。3月底,广东企业(事业单位)贷款较年初增长1.13万亿元,同比增长355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09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7327亿元。
近日,国家发改委要求各地开创2023年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工作的新局面。在此背景下,广东制造业贷款创下新高。以深圳为例,3月底,制造业贷款余额为1.23万亿元,同比增长25.45%,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58.72%,比年初增长1.32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表示,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主要是因为政策先行,推动基础设施等大型项目快速实施。今年,广东省地方政府充满了“争经济”和“抢开工”的精力。资金迅速到位,推动基础设施等大型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推动社会融资规模的增加。
今年,广东省共安排省级重点项目1530个,总投资8.5万亿元,年计划投资1万亿元;省级重点建设预备项目1090个,预计总投资4.6万亿元。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分析,企业预计中长期贷款将保持强劲,基础设施、制造业、包容性小微等领域是主要投资,房地产为边际增量。去年,大量重大项目开工加快,今年进入建设阶段,资金需求稳定;对于制造业,政策继续鼓励银行增加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其中高科技制造业和新能源是重点,实体也有较强的信贷需求。
居民贷款改善,消费明显恢复
广东省居民部门的中长期贷款也同比增加。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广东省居民贷款较年初增加1909亿元,同比增加37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7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635亿元。
“居民贷款显著改善。”红塔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林认为,住宅部门中长期贷款的同比增长与3月份房地产销售的改善密切相关。积压购房需求的释放、降息和抵押转让政策的刺激、学区住房的更换需求,共同促进了3月份房地产销售的持续复苏,增加了对居民部门中长期贷款的需求。
随着经济复苏的改善,政策调整的作用开始显现,房地产市场开始稳定和复苏。根据广州中原研发部提供的数据,3月份(统计周期:2月26日至3月25日)网上签约10235套,环比增长103%,同比增长59%。
此外,广州土地拍卖市场也有所回升。从3月份开始,广州今年的第一次土地拍卖开始。广州共拿出16块土地,总起价超过269亿元。4月4日,广州荔湾区羊城食品厂花落武汉城建,总成交价约19.3亿元,楼面价32199元/平方米,溢价率15%。
根据各大银行公布的数据,广东消费市场复苏趋势明显。自2023年以来,工行广东省分行信用卡消费超过300亿元,在工行系统中排名第一。广东省农业银行分行表示,今年1月至2月,广东省农业银行消费贷款余额、信用卡消费和分期付款交易额均达到新高。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表示,将从供需两端推动消费。截至2月底,广东中行消费金融授信余额981.4亿元,在中行系统中排名第一。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