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雨琪
4月14日,由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浙商证券联合主办的“春风唤雨” 第61届中国资本市场高级研讨会暨上海证券交易所春季主任论坛在浙江湖州举行。论坛圆桌由上证信息公司副总经理朱茵主持,题为“政策周期与经济复苏进程”。30多家主流证券研究所负责人齐聚一堂,深入探讨当前经济复苏和政策走势。
2023年经济复苏总体上好转
展望2023年,与会嘉宾对中国经济复苏形势达成共识,整体持乐观态度。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董事长郑志国表示,从今年的环境来看,宏观经济整体处于修复阶段。目前,民营经济的投资信心正在逐步恢复。下半年,随着国家对民营经济的支持,民营企业的投资也将加强;此外,下半年房地产和传统消费也将上升。总的来说,2023年的经济将呈现“N“形势趋势,资本市场仍处于稳定趋势。
对于复苏的预期,长江证券研究所所长徐春认为,2023年将是温和复苏的一年,全年约5%的GDP目标可以顺利实现。随着年初以来各种场景的重新开放,前期压抑的需求得到充分释放。人流和货流明显回升,城市经济、城际流动和生产网络恢复活跃,中国经济正在走上复苏的轨道。
开源证券副总裁、研究所所长孙金菊认为,2023年经济强劲复苏主要来自以下三个驱动力:一是限制自由化,经济恢复潜在增长;二是反周期调整政策,形成实物工作量;三是居民部门按周期上升,进一步提振经济。
中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所所长邓淑斌建议,从第一季度披露的数据来看,过程指标持续改善,结果指标需要进一步验证,社会融资需求逐步恢复,外部需求结构调整逐步努力,反映了经济增长的内生动能逐渐积累,但货币流入实体经济的活化仍有待改善。
扩大内需是经济复苏的关键
目前,中国正处于稳步复苏阶段,如何进一步促进经济稳定复苏?
中信建设投资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发部联合负责人黄文涛表示:首先,今年中国经济主要取决于内生动力的恢复。5%的GDP目标应该相对容易完成。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仍然是一种趋势。第二,结构重于总量。从PPI的角度来看,关注变化。今年下半年由负转正,意味着本轮利润下行周期将结束;从下半年到明年,利润上行周期将开始。此外,第二季度库存周期将触底,然后进入库存上升周期,库存变化越来越积极。第三,准财政政策更有趣。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准财政政策一直在努力,这一趋势将在今年继续。未来,就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而言,结构性政策有更大的空间,一是看结构,二是看改革。
“扩大居民收入和就业是今年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川才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磊表示,在刺激消费的前端,必须扩大就业,保障人民收入。从解决方案的角度来看,核心是了解当前经济驱动力的转变,新驱动力应关注三个方面:一是新旧基础设施;二是数字经济;三是高端制造业,特别是芯片、集成电路等相关技术领域。
以消费和房地产为例,财通证券研究所所长李跃博提出,当前国内经济环境稳定,扩大国内需求是经济复苏的关键,消费是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起点。她说,消费政策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大规模消费,通过减税等刺激措施促进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等耐用品消费;二是利用假期,建立消费场景,配合优惠券和现金优惠券,激活旅游、酒店等服务消费。在房地产恢复方面,年初以来“保交楼”政策实施效果显著,房地产企业资产负债状况有所改善。房地产销售回暖,二手房销售总体表现优于新房。
李跃博认为,首先,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助于中国经济的复苏,经济复苏为资本市场的良好趋势奠定了基础;第二,结构、房地产、消费、制造、消费、房地产复苏链预计将迎来结构性机遇;第三,在建设现代产业链的背景下,国有企业改革和数字经济预计将成为新的产业催化剂。
对a股下半年的表现持乐观态度
近日,海关总署公布3月份外贸数据,3月份出口同比增长14.8%,第一季度同比增长8.4%。中国银行证券研究第二部联合总经理曹雪峰表示:一是“一带一路”(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增长66.9%,对整体出口的驱动力持续增加;二是东盟出口同比增速明显加快,“一带一路”国家出口比例增长至34.6%,基本接近欧美日韩35.6%;三是民营企业下大力气提高出口业绩,第一季度增长14.4%,明显高于整体表现。这三个方面代表了新的产品结构,更重要的是新的贸易伙伴,以及微观主体的活力,对2023年的经济发展充满信心。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总经理邵林林也对后续工作持乐观态度。她认为,未来弱复苏的黄金含量将越来越高。与此同时,随着投资者信心的逐步恢复,她对今年下半年a股的表现持乐观态度。
邵琳琳还分享了她观察到的一些令人满意的数据:“根据城市储户的调查结果,第一季度居民的储蓄意愿环比下降,更多的储蓄比例首次下降;同时,储蓄意愿下降的比例大致接近投资意愿增加的比例。此外,房地产投资比例增加,预计房价上涨比例也会增加。这意味着居民信心逐渐好转,这也是经济自然复苏的好兆头。”
从外资流入的角度来看,东吴证券研究所所长郭晶晶认为,今年5月以后,海外资金可能会再次涌入中国资产。其中,香港股市将迅速反弹。a股将重新迎来增量基金,以市场为主,而不是以股票基金为主。
从市场交易量来看,东北证券上海研究咨询分公司总经理李冠英表示:“从二级市场来看,3月中旬以后市场交易量大幅回升,4月以来多个交易日交易量超过万亿元。根据目前的势头,如果增量资金继续进入市场,可能会帮助各个板块,对财富效应和居民信心产生积极影响。总的来说,2023年可以继续关注“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和科技两条主线。”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