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新闻记者 霍莉
商业银行归属于加盟领域。在中国,带“金融机构”二字的注册网站务必后置审批,即“没经国务院令银行保险监督组织准许,一切单位或个人不可开设金融机构或是从业金融机构的业务内容”。
尽管不是所有人都能开银行,可是近些年但有许多组织或者个人碰瓷儿“金融机构”。并不是在机构性质、企业商标上,便是在商品、业务流程或服务名称招标有“金融机构”二字,以提高某种业务流程的位置。例如“粮食银行”“两座山金融机构”“财运艺术银行”等这种擦边球的处理方式司空见惯。而更具有不良影响是指,立即假借一家银行,开展虚假广告。
近日,银监会出文提醒,某些网站更新“中国北京时间银行上市”等不实信息,并有名叫“时间银行”的移动应用程序(APP)以公益性养老服务为类别进行融资活动。银监会表明,从没批准成立“我国时间银行”,第三方网站、社交网络平台、APP等所指“我国时间银行”相关内容均是虚假消息,有关融资活动涉嫌违法,请群众慎重鉴别,防止上当受骗。
事实上,这并不是银保监局系统软件初次对这类蹭“金融机构”字眼命名状况开展风险防范。除开碰瓷儿式应用“金融机构”字眼,也有“内鬼金融机构”时常出现,即假借一家银行或是自主创立一家“某某某”金融机构开展品牌宣传。
早就在2021年3月,海南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就严厉打击过3家喊着“养老服务金融机构”幌子从业违法业务公司。那时候我局发文称,海南养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养老银行股份(海南自贸区)有限责任公司、全球养老服务金融机构(海南自贸区)有限责任公司3家单位因涉嫌从业非法金融活动。海南市场监管局已经将上述情况3家企业的企业营业执照取回。我局还提示,对有关上述情况3家企业的相关投资、投资理财等一切信息内容切勿盲信。
又如2021年7月份,相关“红旗银行”的“上海分行挂牌成立”、在“深圳市开设办事处”等通知发生在互联网上,还煞有介事地详细介绍“揭牌仪式”、“贺电”等相关信息,自称为进行银行融资、国际贸易结算等服务,或“3年不进行一切储蓄业务,3年之后也仅对高端用户设立重点人性化服务”。
对于此事,上海银保监局快速公布一则公示表明,“红旗银行上海分行”没有获得信贷业务批准,归属于违法金融企业。请广大市民切忌上当。
非常有出乎意料的是,也有 “内鬼金融机构”在监管机构公布消息提示后,不但不收敛,还“演技派”附身式地开展争辩。
比如,2022年5月份,一些网站、微信公众平台等软件上发生“中国平原金融机构”有关网络数据。广东银保监局监测到后立即发文表示,中国银监会以及内设机构不曾审核批准过“中国平原金融机构”筹划,“中国平原金融机构”涉嫌非法开设金融机构、违法从业金融机构的业务内容。
但在广东银保监局出文后,所谓“中国平原金融机构”竟则在公众号里发布几篇所说“公示”,称“责令调研组与广东银保监局积极协调”、“已经与广东银保监局就‘涉嫌违规’公示进行沟通交流”、“达成一致并消除误会”。
总得来说,投资人需提高警惕这种层出不穷的“碰瓷儿金融机构”,甚至违法假借的“内鬼金融机构”。在其中,“内鬼金融机构”也与虚假营销活动推广相关,一些老年人群欠缺识别水平,略有粗心大意,其合法权利财产安全就很有可能湮没这种假冒公司中。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年底至今,银监会协同多部门联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对违法应用“金融机构”字眼重点清理整治主题活动,一些违规违纪难题已经得到解决。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