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技创新板股票上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督指引》等相关法律法规,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荐机构”)作为北京赛科希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科希德)、“公司”)保荐机构继续监督工作,负责赛科希德首次公开发行上市后的持续监督,并出具本持续监督跟踪报告。
一、持续监督工作情况
■
2、发起人和发起人代表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
无。
三、重大风险事项
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因素如下:
(1)核心竞争力风险
1、体外诊断产品研发周期长,技术难度大,存在研发风险
公司在体外诊断领域属于高科技产业,血栓形成和止血体外诊断产品的研发和应用涵盖临床医学、材料学、生物学、精密仪器等学科,需要在长期经营过程中积累经验,不断提高产品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公司体外诊断试剂产品研发周期长,对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能力要求高;特殊创新试剂的研发对人才要求高。因此,公司的产品研发存在一定的风险。
2、由于核心技术人员的流失,公司可能会对R&D和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体外诊断行业是一个多学科的技术密集型行业,对技术人才的要求很高,特别是高端复合技术人才。然而,由于国内相关行业起步较晚,高端复合人才稀缺,人才特别是高端复合技术人才的竞争日益加剧。
随着体外诊断行业的不断发展,具有丰富技术经验和研发能力的人才日益成为行业竞争的焦点。在保持现有技术人员稳定的基础上,能否继续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公司,与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直接相关。一旦核心技术人员大量流失或不能及时引进所需的技术人员,可能会导致研发过程的放缓和停滞,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二)经营风险
1、由于产品结构单一,应用领域集中,公司可能面临无法满足未来市场需求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血栓形成和止血体外诊断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也是公司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血栓和止血体外诊断产品主要用于预防、筛查、诊断和监测血栓性疾病和出血性疾病。虽然公司凝血产品和血流变类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但现有产品已能够满足国内终端医疗机构在血栓和止血诊断领域的主要需求,血栓和止血诊断产品的整体市场规模逐年增加;但与一些多产品线或生化免疫产品相比,产品结构相对单一,具体应用领域集中,如果未来市场需求发生巨大变化,公司产品可能无法满足未来市场需求,将对公司的可持续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2、由于产品质量问题,公司可能面临索赔、法律诉讼、仲裁甚至行政处罚的风险
体外诊断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医疗器械产品,在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对温度、湿度、压力和清洁度有严格的要求。产品质量直接关系到医疗诊断的准确性。为保证体外诊断产品的质量,公司成立了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质量控制,建立了涵盖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质量控制体系。质量控制措施涵盖产品研发、采购、生产、储存、销售、运输等环节。在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产品质量问题引起的重大纠纷,也不存在违反相关医疗器械产品质量法律法规的处罚。但由于产品在某一环节的经营失误,公司仍可能出现质量问题、索赔、法律诉讼、仲裁甚至行政处罚,可能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和声誉产生不利影响。
3、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血栓形成和止血体外诊断的发展前景和进口替代机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中国的血栓形成和止血市场。随着竞争对手的增加和医疗保险费用控制环境的影响,国内龙头企业和国际品牌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公司面临着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可能对公司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三)宏观环境风险
1、医疗保险控费导致产品降价的相关风险
目前,我国体外诊断试剂产品市场已普遍实施招标模式,只有在中标后才能以中标价格向医院销售产品。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按疾病收费(DRG、DIP)、国家对体外诊断试剂产品价格的管理越来越严格,未来公司可能面临产品降价的风险。
2、汇率变化可能导致公司汇兑损益风险
公司部分产品的销售和原材料的采购以外币结算,公司部分银行存款以外币形式存放。如果人民币汇率发生较大变化,将导致以外币计价的公司产品价格或原材料采购价格波动,可能导致公司汇兑损益的风险,从而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
四、重大违规行为
公司2022年不存在重大违规行为。
五、变更主要财务指标的原因及合理性
2022年,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
2022年,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
2022年,部分地区终端医疗机构诊疗活动减少,导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63%。同时,公司毛利率高的试剂产品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增加,公司营销活动费用减少,美元持续升值带来的汇兑净收入增加,导致公司利润增加。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6.93%,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8.79%。
综上所述,2022年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发生变化是合理的。
六、核心竞争力的变化
2022年,公司核心竞争力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具体核心竞争力分析如下:
(1)技术及研发优势
1、科研平台齐全,产品迭代技术成熟
经过多年的积累,公司形成了涵盖仪器、试剂和耗材的核心技术集群,拥有15项核心技术,主要涉及五个方面:血流特性测量技术平台、凝血诊断测试技术平台、生物原料技术平台、凝血诊断试剂核心技术和可追溯性方法。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32项专利,其中10项是发明专利。公司在血液流变特性测量技术平台上开展的“非牛顿流变特性测试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得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009年北京科技进步二等奖。公司核心技术产品荣获科技部、北京市科技委员会、中国医疗装备协会等多项重要荣誉。
2、国家标准材料制造商
公司于2004年开发了非牛顿流体粘度标准物质和质量控制材料。非牛顿流体质量控制材料于2005年上市,非牛顿流体粘度标准材料于2006年获得国家质检总局二级标准材料评级。
公司开发了非牛顿流体粘度标准物质,认定为国家二级标准物质,并制定了相应的测量程序,为血流变测试仪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平台,使血流变测试项目能够追溯到国家标准,为血流变测试项目的可追溯性体系的建设做出了贡献。公司还通过向国家卫生委员会及其下属省市临床检查中心提供血流变质控制品,促进了血流变质行业室内室内质量评价的发展。
3、研究项目丰富
公司以血栓形成和止血外诊断为基础,依托血流特性测量技术平台、凝血诊断测试技术平台、生物原料技术平台、凝血诊断试剂核心技术、可追溯性方法,重点丰富和完善产品线,形成完整的血栓形成和止血检测系统,不断开发前瞻性和先进的技术和产品。
目前,公司拥有凝血流水线、重组织因素、LA等研究项目,涉及仪器产品研发、试剂产品研发、试剂上游生物原料研发等领域。
(二)产品优势
1、产品线涵盖血栓形成和止血体外诊断的主要应用领域
公司生产凝血测试仪、血流变化测试仪、血沉积压测试仪、血小板聚集测试仪、诊断试剂、质量控制产品和耗材,产品线涵盖血栓形成和止血外诊断的主要应用领域,可用于中风、冠心病、静脉血栓栓塞等血栓形成疾病和出血性疾病的预防、筛查、诊断和监测。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生产或经营的试剂产品已覆盖国内血栓形成和止血体外诊断行业的主流检测项目,能够满足终端客户多样化的临床需求。血栓形成和止血诊断产品种类繁多,性能优良,应用广泛,市场影响力在血栓形成和止血体外诊断细分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2、集仪器、试剂、耗材于一体的产品体系
ISO15189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提高了终端医疗机构对血栓和止血检测项目的可追溯性要求。此外,随着血栓和止血检测项目在抗凝和溶栓治疗过程中的应用,结果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的临床要求逐渐提高。公司采用集成可追溯设计系统独立开发生产仪器、试剂、耗材等产品,形成封闭检测系统,既能保证检测系统结果的准确性,又能保证试剂和耗材收入在仪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符合血栓形成和止血体外诊断行业的发展趋势。
3、进口替代品的性价比优势
国外品牌在血栓形成和止血体外诊断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随着政策环境的变化和医疗保险费用控制的深化,IVD行业的进口替代趋势明显加快,能够提供成本效益高的检测系统的国内企业迎来了发展机遇。
自2006年以来,以公司SF-8000产品为代表的国内自动凝血仪具有较高的市场认可度,打破了国外品牌自动凝血仪对国内市场的垄断,逐步实现了二级医院及以下医疗机构终端市场的进口替代。经过产品和技术的不断升级迭代,公司凝血检测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与国外主要品牌产品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和符合性,为国内三级医院等高端市场凝血检测产品的进口替代奠定了基础。目前,公司生产的中高端凝血测试仪基本可以满足大中型医疗机构主流测试项目的需求。与主要外国品牌相比,仪器和试剂的价格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因此,在进口替代的背景下,公司生产的血栓和止血体外诊断产品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3)营销和服务优势
1、市场先发优势
作为一家较早进入血栓形成和止血外诊断领域的国内制造商,公司于2004年推出了SA-6000自动血流变测试仪,其准确性和自动化程度在中国处于领先地位;2006年推出了第一款国内自动凝血测试仪SF-8000。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公司积累了一批优质的经销商和终端客户。目前,公司在中国拥有9000多个终端用户,积累了庞大的客户群。此外,公司通过学术推广和服务,逐步建立专业的学术推广和市场服务团队,不断提升公司的市场影响力。与其他国内制造商相比,该公司在中国血栓形成和止血外诊断市场具有产品和营销的先发优势。
2、覆盖全国营销服务网络
经过多年的血栓形成和止血外诊断,公司成立了专业的营销团队,负责产品推广、市场信息收集和分析、产品培训和客户开发。目前,公司通过区域经销商或普通经销商覆盖了除西藏、青海、香港、澳门、台湾以外的29个省和重点城市,最终用户包括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及以下医疗机构。通过与区域经销商等渠道合作伙伴合作,为终端用户提供学术、产品应用和售后服务,形成覆盖全国各级医疗机构的营销服务网络。
3、专业化优势
公司的产品体系和服务体系聚集在血栓形成和止血外诊断领域,培养了专业经验丰富的服务团队。公司的服务团队由工程部和学术应用部组成,以各种形式为终端客户提供学术服务,普及临床应用知识,提高终端客户的学术认知水平,通过专业技术服务提高用户体验。公司服务团队还负责为区域经销商服务团队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共同为终端客户提供专业服务。
目前,公司凝血产品终端用户主要是二级医院及以下医疗机构。由于我国临床认知不足,血栓和止血诊断技术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应用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二级医院及以下医疗机构对血栓和止血检测项目的理解和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医生对最新学术和技术应用的培训需求不断增加。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提高了二级医院及以下医疗机构的诊断需求。为了更好地服务市场,公司积极开展终端学术培训有助于提高临床医生对血栓性疾病和出血性疾病的认知和诊断和治疗水平。
七、研发支出变化及研发进展
经过多年的积累,公司形成了涵盖仪器、试剂和耗材的核心技术集群,具有突出的独立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公司拥有血流特性测量技术平台、凝血诊断测试技术平台、生物原料技术平台、凝血诊断试剂核心技术、可追溯性方法等15项核心技术。
公司不断推进新产品研发进度,2022年R&D投资1693.88万元,比2021年增长11.40%,占营业收入7.40%,比2021年增长1.06个百分点。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体外诊断产品已取得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证书1项、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备案证书1项、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29项;公司已获得32项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外观专利14项);软件有22项作权。2022年,公司新增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新增软件作权1项。
8.新业务进展是否与前期信息披露一致(如有)
不适用。
九、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及是否合规
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同意北京赛科希德科技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登记的批准》(证监会许可[2020]1359号),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票为20,412,000股,发行价格为50.35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102,774.42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92426.96万元。上述募集资金全部到账,经荣成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核出具验资报告(荣成验字2020100Z058号)。
公司对募集资金进行了专户存储管理,并设立了相关募集资金专项账户。募集资金到达后,已全部存入公司董事会批准的募集资金专项账户。公司与保荐机构和存放募集资金的银行签署了《募集资金专户存储三方监管协议》;北京赛诺希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是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与保荐机构和存放募集资金的银行签订了《募集资金专户存储四方监管协议》。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募集资金专户存款如下:
金额单位:人民币万元:
■
公司2022年募集资金的储存和使用符合《上海证券交易所科技创新板股票上市规则》、《上市公司监管指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技创新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北京赛科希德科技有限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制度》等法律法规和制度文件的规定。并及时履行相关信息披露义务。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不变相改变募集资金用途,损害股东利益,也不非法使用募集资金。
十、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质押、冻结、减持
2022年,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股、质押、冻结、减持如下:
■
十一、上海证券交易所或者保荐机构认为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
无。
■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