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夏子航
“最近很忙,硅出货量很大。早上8:30,大家都上班了。正常情况下,每天发出15-16辆车,最多每天发出近30辆车。”5月初,《上海证券报》记者走进颗粒硅龙头协鑫科技徐州基地时,仓库主管程静一直很忙。
在工厂里,旧的棒状硅装置正在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覆盖着蓝色外壳的新型颗粒硅模块化生产线。在包装车间,智能装配线高速运行,绿豆大小的颗粒硅被包装成10公斤的袋装产品,即将送往下游工厂。
今年以来,随着新产能的逐步实施,硅材料价格开始下跌。5月10日,信息显示,近一周硅材料市场价格再次大幅下跌,跌破15万元/吨,较去年30万元/吨的高价减半。
然而,记者在实地调查中发现,领先的硅材料企业的生产和需求仍然很热,扩大生产的意愿也很强。协鑫科技、通威股份、大全能源等硅材料领导者已成为硅材料持续扩张的主要力量。
“目前,在硅材料行业,市场份额和成本优势是第一位的。颗粒硅的实际市场份额已达到10%,下一个目标是30%。”协鑫科技首席执行官兰天石表示:“颗粒硅不仅属于协鑫科技,而且更多的颗粒硅企业将走出海外,主动拥抱全球市场。”
兰天石表示,在过去供需紧张的情况下,硅材料行业的毛利率过高,每家硅材料厂的毛利率仍基本超过60%。“从长远来看,我们认为硅材料的价格会回到30%左右的毛利率水平,这是正常值。如果你想超过这个值,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依靠科技研发和差异化竞争。”
对于许多领先的硅材料企业来说,进入光伏产业链中下游,实施垂直一体化已成为一个主要的选择。一些企业选择了专业发展和差异化竞争的道路。
兰天石说:“无论如何,硅料、颗粒硅行业也要继续依靠科技创新,科技将是我们未来30年的成长背景。”。
争夺市场份额:生产火爆,扩产迅速
协鑫科技助理副总裁宋浩认为,硅材料行业长期发展空间巨大,不会被任何企业垄断,硅材料供应将越来越充足。”目前,市场份额是第一位的。”
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协鑫科技颗粒硅月产能已达1.5万吨。据披露,其长期订单已覆盖2026年和2027年,总订单量已达168.92万吨。
在过去的一年里,协鑫科技在颗粒硅轨道上开启了疾驰模式。根据年度报告,2022年,协鑫科技颗粒硅的有效产能从年初的3万吨大幅增加到年底的14万吨,占硅料行业年有效产能增长的22.7%,居行业第一。
2022年,协鑫科技收入359.3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113%;归母净利润约160.3亿元,同比增长215.3%。今年生产多晶硅约10.47万吨(不含联营公司6.45万吨),同比增长120%。棒状硅5.91万吨,颗粒硅4.56万吨,分别比2021年同期增长46.1%和537.3%。
扩大生产仍在继续。目前,协鑫科技在江苏徐州、四川乐山、内蒙古包头、内蒙古呼和浩特基地规划的FBR颗粒硅总产能已达70万吨,相关项目已投产或建设。
此前,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告诉记者,颗粒硅在质量、成本和减碳方面具有很高的性价比和明显的优势。然而,目前的市场份额仍然有限,定价权尚未掌握。我相信,随着产能的快速扩大,颗粒硅的市场份额和定价权将得到提高。
根据规划,2025年协鑫科技颗粒硅产能将达到100万吨。其中,中国50万吨,其他50万吨主要满足客户的海外发展需求,努力在全球占有30%的市场份额。
大全能源相关负责人透露:“随着内蒙古基地产能的释放,公司预计2023年多晶硅产量将达到19万吨至19.5万吨,同比增长42%至46%。”
近日,硅材料龙头通威股份也抛出了大规模扩产计划。4月下旬,通威股份宣布拟增资不超过160亿元,其中94亿元将用于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66亿元将用于云南通威水电硅高纯晶硅绿色能源项目(二期20万吨/年高纯晶硅项目)。
事实上,上述两个项目总投资超过200亿元。通威股份表示,募集项目投产后,公司将增加40万吨纯晶体硅产能,N型硅产能将大幅提高,以满足下游新型太阳能电池对优质高纯晶体硅的需求。
“光伏产业仍有巨大的空间,但随着各方的快速扩张,各环节迟早会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更具抗风险能力的光伏龙头企业可以不断扩大规模,提高技术水平,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从而应对行业周期的变化。”一位光伏行业人士说。
硅价格逐渐回归理性
“高烧”已久的硅材料价格随着行业产能的扩大,硅材料价格的下跌和理性的回归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宋浩认为,硅材料价格将于2023年有序回归。
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2年年中,硅材料价格从8万元/吨大幅上涨至30万元/吨,整个光伏产业链“苦硅材料价格高”
今年5月10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发布消息,国内N型材每吨价格区间为16.0万-17.1万元/吨,平均成交价格为16.57万元/吨;单晶致密材料价格区间为14.8万-16.5万元/吨,平均成交价格为15.79万元/吨,周环比下降12.62%。
据硅业分公司统计,4月份国内多晶硅产量约11.05万吨,环比增长5.1%。1月至4月,国内多晶硅产量共41.5万吨,同比增长91.2%。
“随着新产能的加速释放,预计硅价格将从第二季度开始进入稳步下降的渠道,这将对下游硅片、电池和部件的生产和制造形成强有力的支撑。”在最近举行的2022年和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简报会上,晶科能源董事长李仙德表示。
晶科能源表示,硅材料价格下跌趋势明显,公司库存策略将保留少量硅材料,并与客户签订硅材料采购价格机制协议,随时调整价格。
一家领先的硅材料企业认为,随着新一轮产能的集中释放,硅材料价格可能会继续下跌。随着许多硅材料产能在今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建成和投产,硅材料价格可能会进入新一轮的下行通道。”2024年,该行业将迎来一轮重组,价格将下跌到一个合理的范围。”
大全能源相关人士表示,从2023年下半年到2024年,虽然该行业宣布扩大产能,但有效产能的释放存在不确定性。”随着硅产能的释放,该行业的毛利率将会下降,但如果需求和销售增长,薄利润和多销售也可以保持该行业的利润水平。”
兰天石认为:“在产能过剩和淘汰落后产能后,优势产能的‘真功夫’将得到更好的展示。依靠更低的成本和更好的质量,颗粒硅将迎来更大的爆发。”。
“拥科技为王”:质量与成本之战
在朱共山看来,科技是协鑫集团的第一动力,也是颗粒硅产业的基石。2022年4月,保利协鑫正式更名为协鑫科技。
“围绕更名,我们进行了‘头脑风暴’,董事长也参与其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想建立什么样的协鑫?’。围绕这个问题,我们最终得出结论,“科技”应该是协鑫科技最大的属性。”兰天石告诉记者。
光伏行业的一位研究人员说:“这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矛盾。科技研发与业务评估之间存在着自然的不等式,这需要真正的‘以科技为王’。”
2022年,协鑫科技研发投资超过16亿元,占公司销售收入的近5%。在过去的10年里,协鑫科技在颗粒硅领域的投资高达200亿元。
兰天石说:“如今,颗粒硅逐渐大规模进入市场,这与科技的力量是分不开的,实现了更好的质量和更低的成本。如果你练习了内部技能,你就不会害怕行业竞争。”。
在2022年年报中,协鑫科技表示,随着颗粒硅有效产量的增加,产品质量迅速提高:颗粒硅总金属含量低于3ppbw(ppbw单位以质量计数浓度)的产品比例从2022年第一季度的18.3%提高到2022年第四季度的80.3%,至今年3月已提高到96%;同时,1ppbw及以下总金属含量的产品比例已超过75%。
这意味着颗粒硅的纯度已经完全解决,颗粒硅已经完全满足N型时代的需求。
成本是另一个关键。降低生产消耗和成本是硅生产的核心任务,因此硅生产能力布局主要位于低电价地区。
兰天石说:“回顾过去10年,公司之所以能在江苏这个电价高、劳动力成本高的地方,依靠科技创新。”。
数据显示,协鑫科技徐州、乐山基地的含税电价分别为0.62元/千瓦时、0.38元/千瓦时。协鑫科技在高电价的基础上,实现了徐州基地成本的持续降低。
2022年,协鑫科技FBR流化床颗粒硅单位毛利183.112 元/公斤(含副产颗粒硅利润)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今年第一季度末,协鑫科技徐州基地颗粒硅现金成本约34.24元/公斤,生产成本约40.15元/公斤;协鑫科技乐山基地颗粒硅现金成本约37.82元/公斤,生产成本约46.19元/公斤。
协鑫科技相关人士表示,与棒状硅相比,颗粒硅具有能耗低、成本低、质量高的优点。“改进西门子法生产棒状硅约50度电,硅烷法可节约70%以上”。
通威股份也在不断创新。在最近回答投资者的问题时,通威股份表示,硅烷流化床颗粒硅不是一项新技术,公司高度重视硅生产技术路线(包括颗粒硅技术),经过充分研究和示范,公司认为改进西门子法是一条长期经营、市场成熟、稳定的工艺路线。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在高纯晶硅核心技术领域取得了许多独立知识产权的成果,生产过程已迭代到‘第八代永祥法’;在成本降低方面,随着公司技术的不断优化和改进,以及新项目单一规模的扩大和智能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预计劳动力、折旧等固定成本将进一步降低,生产效率将进一步提高。”通威股份表示。
光伏差异化竞争之道
早在2011年完成年产8万吨多晶硅的目标时,协鑫科技就一直在思考新技术的发展方向。朱当时问:协鑫以后会走同质化之路吗?有没有比棒状硅更好的技术储备?下一代新技术在哪里?
在硅环节,世界上有两条主要的技术路线:一条是西门子法,另一条是硅烷法。硅烷法的功耗较低,但工艺较复杂,难以大规模商业化。
最后,协鑫科技在西门子法之外建立了一个完全独立的秘密工厂。长期以来,协鑫科技颗粒硅项目的主要技术人员一直在工厂吃饭、生活。经过10多年的发展,协鑫科技完成了颗粒硅项目的孵化、研发、试点、工业化和2万吨模块的出口。
兰天石说:“颗粒硅的进步曲线非常惊人。仅在过去的一年里,它就走过了棒状硅30年的道路,很快就会进入电子水平。”。
在过去的一年里,下游制造商听说协鑫科技徐州基地5GW颗粒硅应用示范项目解决了“氢跳”等行业问题,赶到现场调查,然后增加订单。
在颗粒硅进入单晶炉后的化学过程中,颗粒释放的氢气泡会促进颗粒从液体表面跳出,这就是所谓的“氢跳”。这些跳出的颗粒附着在水冷却屏幕和其他热材料上,后期容易落入硅液中,污染硅液,造成等径过程中的断线问题。
近日,协鑫科技首次明确表示,西门子棒状硅生产将在硅料业务端有序退出,颗粒硅将“全押”。
兰天石认为,硅材料行业也应该由科技车轮驱动,并相信“利用人才资源和研发人才”,这是硅材料行业长期发展的基础。”在协鑫,研发花费较少,将被开除。研发就是种树,今年不种树,五六年后怎么办?”
在2018年和2019年最困难的时候,协鑫科技所有高管的工资都减半了,没有获得奖金,但研发成本很高,研发人员的工资和奖金也不欠。
除了颗粒硅,协鑫科技还有另一种主要的黑色技术——钙钛矿。2022年底,协鑫光电完成了由淡马锡投资、红杉中国、IDG资本等明星机构领导的5亿元B+轮融资。今年4月,协鑫科技旗下协鑫光电宣布大规模、大型商用钙钛矿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正式达到16.02%。
事实上,早在2017年,协鑫科技就对钙钛矿业进行了前瞻性的布局,每年的研发费用按亿计算。
兰天石说:“目前,钙钛矿还没有真正商业化,我们也不会设定钙钛矿发展的时间限制。我们只会问我们的钙钛矿科学家团队明年公司需要提供什么资源。”。
“在我看来,‘押注’颗粒硅和钙钛矿不是偶然的,而是不可避免的。没有这些黑色技术,协鑫科技将有下一个黑色技术。”兰天石告诉记者,企业重视科技研发,走差异化之路,最终产出将会有所不同。”企业每年都有创新,以保持青春。”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