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于祥明
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4月份CPI和PPI数据。“4月份,国内物价总水平继续在合理范围内运行,相对较低只是季节性和暂时性现象。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形势办公室主任郭丽岩认为,在中国CPI指数中,食品和能源的权重较高,去年同期地缘政治等因素导致能源和粮食价格基数较高,使得今年的价格上涨数据较低。没有必要过分担心通货紧缩或通货膨胀。她说,展望今年全年,中国物价总水平将在合理范围内略有温和波动。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也预计,下半年国内物价同比数据将逐步回升。
“预计全年物价将呈现”V”形走势
中国银行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关涛认为,当前低价格运行是经济恢复期的正常表现。”低通胀是由于中国经济正处于恢复期。最近,中国的PPI同比下降,这更多地反映了基本效应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关涛说。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王元红表示:“预计今年CPI和PPI的低点将在第二季度。”。自今年以来,CPI月度同比增长有所下降,PPI下降有所扩大,价格呈低运行趋势,但总价格水平没有普遍和持续下降。
从结构上看,新鲜蔬菜、汽油、柴油和燃料汽车的价格大幅下降,降低了CPI的整体增长,核心CPI保持基本稳定。据统计,今年4月,仅新鲜蔬菜、汽油、柴油和燃料汽车就降低了当月CPI增长约0.9个百分点。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源认为,由于猪肉价格下跌、服务价格回升缓慢、大宗商品价格疲软等因素,中国近期物价下跌,预计下半年经济将继续复苏,整体物价水平将上升。
“我们预计,中国经济将逐步恢复,基础效应将减弱,CPI和PPI将在第三季度逐步上涨,全年价格将呈现‘V"形势。"王远鸿说。
温和的价格水平为扩大内需创造了条件
“货币供应不能简单地与短期CPI变化相对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供需关系下,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商品价格、服务价格等不同类型价格的影响机制不同。国家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邓玉松认为,从促进改革和结构调整的角度来看,在价格运行周期的不同阶段,要积极应对价格波动,把握不同阶段价格总水平的特点,更好地推进相关改革,促进高质量的经济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金斌表示,由于基数原因,预计今年第二季度GDP增速将达到8%以上,而CPI数据可能同比较低,导致“数据对比错觉”。
王金斌说:“我认为基数造成的数据对比可能在今年4月的CPI和第二季度的GDP达到全年极限。因此,价格同比数据不能反映当前经济的良好恢复。”。
王金斌说:“可以说,温和的价格水平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国内需求创造了条件,可以促进资源投资于长期创新领域,为宏观政策扩大需求提供了空间。”。
关涛还认为,刺激政策不应该因为价格周期性下跌而加强,而应该将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充分发挥政策效果,激发业务实体的活力。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