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代码:601200 证券简称:上海环境 公告号:2023-020
上海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关于召开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公司董事会和全体董事保证公告内容不存在虚假记录、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2023年5月11日上午100日,上海环境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上海环境”)为切实维护投资者利益,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有关规定:00-11:2022年业绩说明会(以下简称“说明会”)以网络互动的形式召开,现将说明会召开情况公告如下:
一、说明会召开情况
2023年4月29日,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上(www.sse.com.cn)披露了《上海环境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的预告公告》(公告号:临2023-019)。2023年5月11日上午10:00-11:30.公司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路演中心”网络平台一一“业绩简报”栏目召开本次简报。公司董事长王瑟兰先生、独立董事王伟松先生、副总裁、财务总监杨伯伟先生、董事会秘书董正兵先生出席了投资者简报会,与投资者互动沟通,回答了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二、本次会议投资者提出的主要问题及公司回复
在本次解释会上,公司回应了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具体如下:
1、公司2022年的经营情况如何?
答: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62.86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5.20亿元,2022年基本每股收入0.46元/股。资产方面,2022年底,公司总资产290.0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02.71亿元,较去年年底增长4.07%。
在公司运营项目方面,2022年,公司运营生活垃圾焚烧项目27个,共计入厂垃圾1398.07万吨,同比增长10.42%(含委托运营的老港一期、二期),垃圾焚烧上网电量49.33亿度,同比增长18.57%。金华、晋中、奉贤二期、新昌焚烧项目增长较大;公司投资、建设、经营生活垃圾填埋项目1个,垃圾填埋量18.63万吨。运营垃圾中转站6个,共中转垃圾125.93万吨,同比增长9.86%;污水处理厂4座,共处理污水4408.60万吨,日均处理量121.67万吨,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在建项目方面,2022年:
生活垃圾:(1)奉贤区再生能源综合利用中心项目于2022年1月通过72+24小时试运行;(2)邵武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PPP项目于2022年9月取得施工许可证。
固体废物资源化:(1)兰陵县大仲村镇农牧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中心项目于2022年8月取得施工许可证; 2022年11月,松江区湿垃圾处理设施扩建工程取得施工许可证。
2022年12月,上海天马固体废物处置工程取得施工许可证。
2、请介绍公司2022年的垃圾处理业务。
答:公司生活垃圾处理业务主要包括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生活垃圾填埋和生活垃圾转运。
(1)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投资、建设、运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28个,主要分布在上海、成都、青岛、威海、漳州、南京、洛阳、太原等地。共计入厂垃圾1398.07万吨,同比增长10.42%(含老港一期、二期委托运营),垃圾焚烧上网电量493、289.96万度,同比增长18.57%。
(2)生活垃圾填埋: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在上海投资、建设、运营了1个生活垃圾填埋项目,垃圾填埋量18.63万吨。
(3)生活垃圾中转:截至2022年12月31日,运营垃圾中转站6个,共中转垃圾125.93万吨,同比增长9.86%。
3、公司2022年绿色金融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答:公司积极实践绿色金融,以绿色金融为契机,积极探索和推广碳金融创新产品。2022年7月,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的指导和见证下,以松江焚烧一期项目注册未签发的碳信用为质量,完成了基于碳交易协议的国内首次质押融资业务。在降低融资成本的同时,通过市场机制,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有效促进企业绿色发展,为低碳发展开辟新的道路。2022年3月,共发行2期绿色超短融:22上海环境SCP01(绿色)、22上海环境SCP002(绿色)分别发行2亿元,期限为180天和270天,主承销商为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和农业银行。2022年8月,发行绿色超短融22上海环境SCP04(绿色),发行金额2亿元,期限269天,主承销商为中信银行。
4、请介绍公司2023年的主要工作思路?
答:2023年,上海环境将深耕传统赛道新区,打造“5”+X“创新轨道,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努力工作,开启新的旅程,努力谱写新的篇章。
一是积极融入宏观发展战略。上海环境将紧紧抓住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历史性机遇,继续深耕上海,聚焦“五个新城”、临港新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长江经济带、环渤海、大湾区建设,开辟中西部新赛场,推动传统业务向资源化方向延伸,进一步拓展产业链广度和深度,在业务拓展中寻求创新格局。二是全面聚焦设施精益运行。在促进各类废物科学合理处置的基础上,上海环境将致力于提高资源经济附加值,全面加强精细运营模式的建设和运营,继续推进集中采购管理和科学维护管理,基于无废低碳环保产业园的成功模式,努力建设一批布局密集、产业集成、资源共享、多功能现代环保园区管理统一,充分发挥人、财、物的协同共享,促进增收节支,弘扬品牌形象,塑造专业口碑。三是积极响应双碳战略部署。积极响应国家“碳峰、碳中和”战略部署,牢牢把握内部运营和产业链合作,建立全链碳排放清单和指标体系,开展碳交易试点,部署一系列低碳技术和管理能力,促进应用核心技术突破,进一步加快创新成果转型应用,使企业发展,为上下游产业链减排转型提供有力支持,为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做出贡献。四是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措施。第四,继续深化人才培训措施。上海环境将继续深化高端领先人才培训和新兴业务发展一体化机制,全面开展人才库存、试点核心岗位能力质量模式、引进人才评价、选拔一批支持企业战略发展满足市场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充分实现岗位适应,充分利用人才。
5、公司2022年市政污水处理业务表现如何?
答:截至2022年12月31日,运营污水处理厂4座,共处理污水44408.60万吨,日均处理量121.67万吨,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6、公司营业收入的增长是否受建设服务收入的影响?排除建设服务收入的影响,是增减比去年同期增减。增减是多少?
答:营业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12.96%,主要是固体废物处理业务、工程承包业务、设计规划业务同比增长造成的,不包括受《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4号》影响增加的建设服务收入。
7、请介绍公司2022年的利润分配计划?
答:2022年底,公司计划在2022年底总股本1.121、858、543股的基础上,每10股向全体股东发放现金分红1.00元(含税),剩余未分配利润留待今后年度分配。根据该计划,拟分配的现金分红总额为112、185、854.30元(含税),占2022年股东净利润的21.59%。
考虑到公司所在环保行业保持持续增长趋势,公司计划实施积极的市场战略。为了抓住环保项目的投资机会,保证原项目的持续稳定运行,本次制定了相对稳定的分红方案。同时,为了维护现有股东的利益,我们将继续保持与2021年相同的每股分配金额,拟分配的现金分红总额占2022年归母净利润的21.59%。与往年相比,分红比例有所提高。请详见2023年3月2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上的公司。(www.sse.com.cn)披露的《2022年年度利润分配计划公告》(公告号:临2023-015)。
未来,公司将积极扩大优质市场项目,在建和扩建项目投资建设中保留未分配利润,预期收入良好,符合大多数股东的长期利益。
8、2022年公司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进行双碳?
答:上海环境作为国有控股的环保上市公司,继续积极响应国家“碳中和”目标,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致力于实现“绿色明天,照亮每一天”。
一是开展标准指导,公司积极参与固体废物园区温室气体排放会计方法和报告指南,扩大行业影响力,包括2022年6月正式发布的温室气体减排评价技术规范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二是编制双碳规划,公司完成上海环境双碳规划和行动计划,了解家庭背景,制定目标,梳理两个起点、六项措施、36“技术”双碳行动路线和示范案例,在新形势、新时代背景下,展示上海环境低碳影响,提升企业社会形象和品牌地位,促进公司碳资产管理能力建设。三是建设低碳园区,天马无废低碳环保产业园充分发挥行业领先示范作用,年初入选联合国环境署《循环经济培训手册》。10月,作为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的典型案例,被列入《2030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上海自愿评估报告·2022》,并在世界城市日官微发布。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腾讯、东方财富等主流媒体也进行了详细报道。四是建设服务能力。上海环境积极拓展双碳咨询新业务,为地方政府和园区提供专业的低碳咨询,提高咨询设计附加值。承担《上海市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转运处理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研究》、《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碳中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近期《老港生态环保基地发展指标体系及实施路径研究》、“临港全民植树造林低碳政策研究”等咨询业务,2022年10月,《上海市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转运处理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研究》正式竣工验收。五是低碳数字化管理,上海环境自主开发的“固体废碳管家”数字平台正式上线。五是低碳数字管理,上海环境自主开发的“固体废碳管家”数字平台正式发布。该平台收集了固体废物处理的整个链和全过程碳足迹数据集,建立了三套碳排放会计方法系统,可视化显示碳排放、碳足迹和碳资产管理。目前已应用于松江公园,并获得了两个软件的作权。第六,推进节能技术改革。2022年,上海环境致力于继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保型企业,大力推进绿色生产,积极提高发电效率,通过节能降耗技术开发清洁能源。采用变频器技术对一次风机、生化风机、给水泵、循环水泵等大功率设备进行节电改造,实现全年节电约373万度;通过升级泵类设备和增容冷凝器,增加发电约679万度;通过光伏发电实现约172万度的清洁能源供电。
9、请介绍公司ESG的相关工作?
答:自2017年3月上市以来,上海环境已连续五年自愿披露社会责任报告。2022年,公司积极响应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号召,以更高的地位、更高的标准和更深入的思考推动ESG工作,并于2023年3月披露了首份ESG报告。上海环境参照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标准,以“政策响应、绿色发展、安全管理、社会贡献”八章为框架,围绕24个实质性问题,完成51个GRI标准披露项目,全面、真实、客观地披露公司进一步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不断提高ESG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实质性和全面性。
作为上海国有环保上市公司,上海环境率先将绿色发展纳入公司治理体系。通过顶层设计,从战略规划层面对ESG工作进行长期部署和详细布局,将可持续发展更全面、更深入地融入公司治理体系,稳步推进ESG工作流程,不断提升ESG价值,实现从社会责任体系向ESG体系的新变革。未来,上海环境将继续积极践行ESG理念,致力于走在ESG行业发展的前列,跑出“上海环境”的速度。
本次投资者说明会详见上海证券交易所易所“上证路演中心”网络平台(http://roadshow.sseinfo.com/)。在投资者的积极参与和合作下,本次解释会圆满结束。公司衷心感谢长期关心和支持公司发展的投资者!
特此公告。
上海环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3年5月12日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