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元流动性收紧
隔夜HIBOR创下16年新高
◎记者 范子萌
近日,港元同业拆借利率近期同业拆借利率(HIBOR)5月11日,隔夜HIBOR上升36.8基点至4.80607%,一举站在2007年以来的高位,创下16年新高。
港元“AB“面:汇率走弱 利率走高
香港元的持续上涨反映了市场对香港元的需求正在升温。分析人士认为,这与美联储持续加息导致香港元表现疲软和香港金融管理局购买香港元有关。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目前,HIBOR的上升反映,近期香港市场港元流动性收紧,有助于稳定港元汇率。”,近期港元走弱,接近弱交换担保,香港金融管理局将进行常规操作,回收港元流动性。
目前,香港实行联系汇率制度,将香港元对美元的汇率保持在7.75至7.85之间。周茂华表示,在联系汇率制度下,一旦香港元对美元触及弱交换担保,香港金融管理局将购买香港元,导致香港元基本货币收紧,贷款利率上升,以稳定香港元汇率。
自去年3月以来,在美联储加息10次,累计达到500个基点后,港元几十次触发弱交换担保,香港金融管理局多次进行干预,以保持港元汇率的稳定。
根据香港金融管理局的统计数据,今年4月,香港元触发弱交换担保5次,香港金融管理局干预278亿港元;今年2月,香港元触发弱交换担保2次,香港金融管理局干预190亿港元。2022年5月至年底,香港元触发41次弱交换担保,香港金融管理局干预2420亿港元。
资金流出港元体系并不意味着它退出香港
在港元汇率疲软、港元利率上升的另一边,香港银行的总结余额已降至14年以上的低点。
截至2023年4月,香港银行总结余降至约492亿港元,是2008年1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去年4月底,这一数据为3376亿港元。
香港银行系统总结余额明显减少,引发了市场对“联系汇率系统有效性”和“资金撤离香港”的担忧。
银行系统的低总结并不意味着香港银行系统的流动性面临危机。星展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周洪利告诉《上海证券报》,香港银行总结余额的下降是美联储加息背景下香港金融体系自我调整的结果。
“当港元触发联系汇率制度下的弱交换担保时,香港金融管理局将买入港元,卖出美元,资金流出港元制度,银行制度总结余额相应下降,市场上港元流动性下降,港元利率逐渐上升。” 周洪礼说。
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表示,在2008年多家央行量化宽松之前,中国香港银行系统总结余额不到100亿港元,但银行日常运营和结算一直保持平稳。根据最近的情况,随着银行系统总结余额的下降,银行基本上可以安全管理港元的流动性,确保资金的有序高效流通。
谈到近期市场关注的资金流入流出问题,余伟文表示,自2008年以来,全球主要央行采取量化宽松措施,应对全球金融风暴和疫情的影响。在此期间,净流入港元体系的资金达到1万亿港元。因此,随着美国加息,全球流动性收紧,资金净流出港元体系“正常”。
香港银行系统流动性的收紧并不意味着资金从香港撤出。”事实上,香港元系统的资本流出已经兑换成其他货币(如美元),并可能留在香港金融系统中。” 余伟文表示,从去年4月底到今年3月,尽管香港银行总结余额大幅下降,但香港银行系统存款总额保持稳定,同时增长约1.4%,这表明“香港元资本流出系统并不一定意味着资本退出香港”。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