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今年将连续第十年举办“我是股东”活动。据悉,上海证券交易所将投票征集全网开放的目标公司,实现“三批”,即依托上海证券交易所五大市场服务基地,组织会员单位联合走进一批线下线上活动,结合上海证券交易所“投资者服务周”主题活动。这是指导中小投资者知权行权,服务投资者自我发展,促进上市公司做好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创新实践。
“走进”活动形式多样,分类分层,化育并举,让人更近,心更近,思想更近。
“炒了半辈子股票,这是我第一次走进上海证券交易所,见到交易所的工作人员。”上海老投资者李先生终于通过“走进上海证券交易所”活动,从“老八股”到科技创新板,了解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样子。
东昌中学高二学生宋通过走进上市“上海市中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上海证券交易所投资教育基地,首次走近资本市场。“这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能近距离感受到资本市场跳动的脉搏,开阔了我的金融视野。”
中国证券博物馆优秀志愿者代表朱红妮在服务数千名游客的过程中,见证了博物馆从开业到获批国家投资教育基地的光荣。
转,为投资者办实事
上海证券交易所负责同志提出了上述要求:“投资者打电话给大众工作,让投资者感受到资本市场服务的温度。”。
如果“接近”是为了感知,那么“感知”就是为了服务。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感受是由具体的“事物”组成的。对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投资者服务工作,标准是他们是否能帮助投资者“做事”,而投资者服务热线是第一个窗口、第一个来源和第一个前线。
2022年,克服疫情影响,上海证券交易所投资服务热线全年电话总数为5.77万。从电话内容来看,大部分咨询电话都可以当场解决,而股份减持、信披违规、债券交易规则、公司退市等咨询投诉往往涉及历史难题。受各种条件限制,此类电话平均处理时间约为1-2个月,投资者反应强烈。
随着此类呼叫数量的不断增加,上海证券交易所关注受理范围不明确、处理期限不明确、服务流程不闭环等突出问题,研究制定了《投资者服务热线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了内部分工、处理期限和处理流程。《办法》正式实施后,投资者普遍反映,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诉处理时间明显缩短,大部分在10-20日获得答复,增强了投资者的收益感和安全感。一些投资者写了一封感谢信,感谢热线人员依法妥善解决投诉问题,赞扬了上海证券交易所投资服务热线工作的标准化和专业性。
“老师,我的损失能得到补偿吗?”上市公司犯了错误,我们失去了损失。”鉴于投资者孙叔叔提出的问题,上海证券交易所回答说:“新修订的证券法为我们的投资者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权利保护计划。您可以通过投资服务中心的官方网站咨询并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为您提供调解、仲裁、诉讼等服务,并免费提供。”这让孙叔叔悬着的心掉了下来。
“如果我不打电话问,我真的不知道风险警告板上的股票有这么大的风险。你一说,我就明白了。幸运的是,我没有效仿。我也知道退市规则。非常感谢。”投资者老张听朋友说“炒ST股”可以赚钱。他半信半疑地拨打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热线。听了解释后,他果断地放弃了这个想法。
近年来,资本市场不断深化改革,客观形成严格退市、严格监管、打破新形势,上海证券交易所梳理形成6万字500多个常见问答“投资者服务热线知识库”,结合分阶段电话热点、常见问题,及时推动相关教育知识,有效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同时,服务热线为业务部门员工提供了一个“沉浸式体验”的平台,在提高答复专业性、促进员工同理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建立正常的轮值机制,打开部门壁垒,监督审核等一线业务人员成为热线接线员,每人轮值两周,2022年接听8885通电话。热线轮值作为新员工的必修课、新晋升高级员工的岗位培训课和新晋升中层的基层培训安排,充分发挥了热线平台在培养干部作风、培养员工方面的重要作用。投资者反映,上海证券交易所热线人员的专业性显著提高,无论是政策规则的背景,还是股份减持等高度专业和复杂的咨询问题,都可以得到清晰的回答。
当然,服务热线也是投资者“撒气”的地方。如何面对个别投资者的坏脾气,取决于他们是否面对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上海证券交易所投资者服务部的一份报告反思道:“所有投资者反复咨询的事项必须是投资者教育不足、信息披露不足、口袋规则过多或政策规则不够简明易懂;投资者反复投诉的事项必须是实际工作不到位。”
当然,还有很多问题,热线的力量仍然很小,但只要你敢于面对自己的问题,善于观察、理解和判断自己,你就会为问题的最终解决提供自己的解决方案。
改变,让投资者更满意
党的二十大报告以“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中国证监会主席易慧曼强调,资本市场直接关系到数亿家庭和数亿人的利益。尊重、敬畏和保护投资者是资本市场监管人民性的具体体现。他说:“在改革发展、监督执法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应该考虑投资者的想法,考虑投资者的担忧,解决投资者的困难,积极建立开放、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更好地满足人民财富管理的需要,不断增强投资者的收益感。”
在接近投资者和感知投资者的基础上,作为市场组织者和一线监管机构,上海证券交易所最重要的工作是充分考虑和反映投资者的想法、担忧和困难,通过“改革”,让投资者更满意、更实用、更能实现自己的发展。在“大保险”的概念下,这种努力已经超越了投资者服务的一条线,成为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共识。
通过支持和配合重大改革,促进投资者实现自身发展。在全面实施股票发行登记制度改革的过程中,上海证券交易所推进了“开门审计、开门监督、开门服务”的“三门”行动,增强了投资者等市场实体的收益感。市场评价称,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一封倡议信“反映了全面注册制度的外观”。在设立科技创新委员会和试点注册制度改革的过程中,上海证券交易所在投资者适宜性制度、新股查询配售机制调整、招股说明书使用经验、创新“赞助商+投资”机制、异常交易防治、规则推广、板块教育和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等方面,长期广泛听取投资者意见和建议,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组织教育活动,发布大量教育产品,有效保障改革,促进投资者发展。
通过提高上市公司的透明度,促进投资者实现自身发展。“我们关注上市公司的股票,一看管理层,二看透明度,三看业绩。业绩描述将充分满足我们的需求,及时解决我们的困惑,希望更多的公司能为投资者敞开大门。一些投资者告诉记者。针对投资者日常调研走访过程中反映的刚性需求,在中国证监会的统一部署下,上海证券交易所自2020年起大力推动上市公司召开业绩简报会,2021年上海公司业绩简报会正常化,2022年首次实现“全覆盖”。根据上海路演中心的数据,投资者场均参与人数接近6万。“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一家上市公司秘书深深感受到,“当外部环境变化,公司股价下跌时,我们高兴地发现每个平台虐待的声音少,理性讨论的声音增加,更鼓励我们保持专注和思考,不断完善自己的硬实力,继续向投资者传达长期价值。”
促进投资者通过便利交易实现自身发展。自2021年创新产品公开发行REITS成功推出以来,由于底层资产质量高,回报稳步提升,赢得了众多投资者的追捧。然而,在一段时间内,由于公开发行REITS产品的封闭运行和长封闭期,场外投资者只能在封闭期内开立证券账户,将REITS托管到现场退出,这也给场外REITS投资者的退出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为方便REITS基金份额转让,上海证券交易所迅速与中国结算推出基金通平台,为有需要的REITS投资者提供补充退出渠道。
通过加强权利维护和救济,促进投资者实现自身发展。近年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投资服务中心不断加强合作交流。自2016年以来,投资服务中心对上海上市公司行使了1523项章程、资产重组、商誉减值、非法担保等事项。2022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支持投资服务中心对上海上市公司行使217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监督下,18家上市公司以公告的形式回复了行使询问和建议。上海证券交易所在规则制定、案件选择、信息披露、风险研究判断、投资教育宣传等方面提供了相应的支持。在投资服务中心对康美药业特别代表人的诉讼过程中。下一步,双方将继续深化合作,结合典型案例处置。
通过改善市场表征优化指数供应,促进投资者实现自身发展。鉴于投资者反映的“上证指数扭曲”等问题,上海证券交易所敢于咀嚼“硬骨头”。在中国证监会的统一部署下,上证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从2020年开始逐步优化,赢得了市场的理解和支持。2022年新发修订指数约300条,指数体系进一步丰富。上证、中证指数产品规模超过1.6万亿元,上证ETF规模超过1.25万亿元,份额同比增长50%,均创历史新高。
上海证券交易所投资者服务工作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中国证监会的统一领导下,上海证券交易所将继续坚持投资者的工作方法,更加注重结合投资者的个人感受,更加注重结合人民的真实反馈评价和改进自己的工作。”到力量的来源,到工作的前线,到观望的高地——就是到投资者身边。”
(文中部分受访者使用化名)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