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一带一路’・乡村振兴・文化交融”为主题的驻华大使走进雨城区公益交流活动顺利举行。来自阿尔巴尼亚、土耳其、也门、佛得角、巴拿马、肯尼亚、巴哈马等11个国家的驻华大使、大使夫人、外交官,及国际组织代表、中国科学院科学家代表一行,走进“西蜀天漏地・女娲补天处”——雨城。他们漫步西康老街、品味三雅文化、体验四大雅事、品尝七雅美食,在雨城的山水与人文间感受中国乡村的发展活力,为雨城区搭建起通往国际舞台的文化交流桥梁。
此次公益盛会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广东新会陈皮头部企业新宝堂、金熊猫文旅、慧医(天津)教育科技集团、四川窝托泉饮品公司等机构深度参与,为活动提供了公益支持。
“一带一路”搭平台 雨城“瑰宝”绽放多元魅力
雨城的生态禀赋与人文底蕴,为驻华大使一行带来了此行的首个“惊喜”。
17日下午,驻华大使一行下榻周公山脚下的开元名庭楠水阁温泉酒店。这里依托周公山泉眼打造的“西蜀头汤”,不仅洗去了大使们的旅途疲惫,更借女娲补天的传说勾起众人探索欲。相传女娲补天时曾在周公山留下缝隙,天水化泉深埋地下三万年;如今这口源自地下3000余米、水温85℃的温泉,还蕴含9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传说与实景交织,让驻华大使对雨城“三雅文化”愈发好奇。
西康老城在温润的雅雨中更具魅力。驻华大使一行围坐西门茶廊,就着一杯热乎的坝坝茶,听当地人讲述老城变迁,触摸市井烟火与历史记忆。舞台上,五幕剧以艺术化手法串联雨城山水传说与人文过往,其中《三雅颂》将“雅女”、“雅雨”、“雅鱼”融入表演,让驻华大使既加深了对“三雅文化”的理解,也在沉浸式体验中读懂雨城的历史脉络与时代风貌。
大熊猫是雨城最具国际辨识度的“名片”,也是此次文化交融的核心“使者”。走进碧峰峡大熊猫基地,圆滚滚的“国宝”或抱竹啃食、或迈着内八字漫步,现场惊叹声不断,驻华大使一行纷纷举着手机记录萌态。熊猫文创产品同样备受青睐,埃及商务参赞萨米尔・加尔斯丁拿起熊猫文创爱不释手,赞叹道:“太可爱了。”
在1869大熊猫生态世界演艺中心,大型史诗剧《熊猫归来》以光影艺术为媒,让驻华大使一行共赴一场跨越国界的生态与文化之约。活动中,雨城区聘请此次参与活动的驻华大使及其夫人为“熊猫推荐官”,期待通过大熊猫让更多国际友人认识雨城、走进雨城。
深化交融:从高校智慧到乡村实践
文化与科技的交流是此次活动的另一亮点。18日,11国驻华大使团访问了位于雅安的中国“双一流”高校——四川农业大学,受到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大使们漫步于秋意盎然的校园,饶有兴致地参观了四川农业大学的农产品推介区,这里陈列着学校最新的科研育种成果与特色农产品,生动展现了农业科技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核心力量。在校园内,大使们还亲手种下了一片象征友谊与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友谊林”,为此次雨城之行留下了生机勃勃的绿色印记。
“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魂。”雨城“七雅美食”更以特色风味征服国际味蕾。驻华大使们不仅品尝了醇厚的藏茶滋味,还亲手体验人类非遗“南路边茶”制作技艺,不少人忍不住感慨:“Amazing!”佛得角共和国驻华大使阿林多・纳斯西门托・多罗萨里奥表示:“雅安藏茶很好喝,千年故事更让我印象深刻。”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驻华大使夫人黄氏香江也说道:“一进茶厂就被藏茶香吸引,身体都觉得舒服,雅安藏茶太神奇了!”
十里芳菲野玫瑰村的乡村振兴实践,让众人眼前一亮。这里以“村落中建新村”的模式,让村民成为“新村村民”,更通过国际化培育提升村民视野。中国科学院生物领域科学家王立魁建议:“雨城非遗手工艺品在国外很受欢迎,需进一步挖掘、推广;当地媒体也应多策划宣传活动,让村里的非遗走向国际。”
村落里的非遗展示更添惊喜:周公山竹编传承人陈升焕用两根40厘米竹片,经“绕、挑、压、编”几个动作,转眼就制成一条“竹鱼”,驻华大使一行跟着慢动作尝试;非遗笋壳烙画传承人李学琴手持烙铁,在普通笋壳上“画”出雨城的青山、绿水与熊猫,让驻华大使一行连连惊叹“这是指尖上的非遗奇迹”。
合作共赢 书写未来新篇章
交流的最终落点,是合作共赢的愿景。
也门共和国驻华大使穆罕默德・阿卜杜勒瓦希德・穆罕默德・马伊塔米说:“中国茶文化有几千年历史传承,且保护得很好,我希望把中国茶产业介绍到我的国家,作为大使,我一定会为此努力。”
四川雅安周公山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荣容也道出了雅安藏茶产业的担当:“一片叶子富裕一方百姓,我们有5900亩茶叶种植基地,帮助2万余名茶农增收。雅安藏茶不仅是一杯茶,更藏着乡村振兴的希望。”
中国科学院农业领域科学家何裕建评价:“此次活动是雨城强化雅安藏茶品牌影响力的有力探索,希望当地多组织此类活动,扩大宣传覆盖面与影响力;尤其要面向学生群体,让他们成为藏茶宣传使者,进一步拓展品牌传播途径。”
此次汇聚了政府、使节、国际组织、科学家以及新宝堂、金熊猫文旅、慧医教育、窝托泉等企业多方力量的公益交流活动1,既是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文明互鉴的生动实践,也是雨城向世界展示乡村振兴成果与文旅魅力的重要“国际窗口”。未来,雨城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持续擦亮“西蜀天漏地・女娲补天处”文旅品牌,让更多优质文旅资源、特色农产品(如川农大展示的成果)和乡村振兴经验走出国门,让雨城的“国际名片”越擦越亮,在文化交融与互利共赢中,书写乡村振兴与国际合作的新篇章。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