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沪深港通标扩容
稳步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
◎记者 祁豆豆 时娜
3月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发布新修订的《上海证券交易所沪港通业务实施办法》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深港通业务实施办法》(统称《实施办法》)。中国投资信息有限公司和中国盈利市场服务有限公司发布了港股通股票调整名单,股票标的范围扩大后,港股交易所同时发布了沪深股通股票调整名单。
从名单上看,符合条件的沪股通共有1193只股票,总市值51.11万亿元,市值覆盖率90.94%;深股通标的将增加436至1336,市值覆盖率将提高到86%;香港证券交易所的目标将增加到560家,其中包括4家外国公司,这也是外国公司首次纳入香港证券交易所。《实施办法》将于3月13日正式实施,首批沪深港通股票名单调整也将于3月13日正式生效。
选股标准突出包容性
修订《实施办法》,坚持“开放、清晰、管理”的总体原则,在防范业务风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沪深股票选择标准的包容性,将更多沪深股票纳入沪深股票目标,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
《上海证券报》记者注意到,《实施办法》在沪深股票标的选择标准上有四个主要变化:
首先,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基准指数从上海证券交易所180指数和上海证券交易所380指数扩大到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指数。成分股的覆盖范围将从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大中型股进一步扩大到中小型股,各行业可选股不再受数量限制,成分股数量大幅增加。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基准指数由现行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分指数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创新指数扩大为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指数。基准指数成分股基本覆盖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分股数量较前1000只大幅增加。
二是基于风险可控原则,设定日均市值50亿元、日均交易金额3000万元、停牌天数比例低于50%等调入要求。
第三,建立调出条件低于调出条件的调整缓冲机制,减少目标股频繁调出的情况。具体来说,在半年定期调整调查中,非A+H股的沪深股票日均市值低于40亿元,或日均交易金额低于2000万元,或全天停牌交易日占50%以上,调出沪深股票。
第四,与香港证券交易所下不同投票权结构的公司股票首次纳入安排相比,明确了沪深证券交易所下表决权差异安排的公司股票首次纳入安排。
根据中国证监会联合公告的安排,在现行股票范围的基础上,上海、深圳、香港证券交易所下的香港证券交易所将新增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成分股,平均月底市值50亿港元以上。与沪深通股相比,港股通股也设置了缓冲机制,即属于恒生综合小股指数成份股且不属于A+H股的港股通股。如果港股平均月末市值超过40亿港元,则保留在港股通股。下转2版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