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保党委书记、全国政协委员宋曙光董事长:
加强信息共享和协调联动
完善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制度
◎记者 韩宋辉
中国信保作为中国唯一的政策性保险公司,在护航稳定外贸、服务国家战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信保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曙光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表示,围绕“构建新的安全格局,确保新的发展格局”的主题,他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积极建立多元化、三维的安全体系;加快全链海外风险控制体系建设;完善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内外贸易信贷支持和政策保险保障。
增加对内外贸易的信贷支持
和政策性保险保障力度
近年来,中国信用保险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跨周期反周期调整作用,进一步实施保障产业链供应链行动,进一步发挥电子信息、家电、汽车工程机械、生物医学、新能源、纺织服装、现代农业七重点产业链协同作用,服务产业链企业客户近万,保证订单就业。
宋曙光建议加强信息共享和协调,建立和完善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体系,依托核心企业建立上下游综合金融供应体系和风险评估预警体系,提供系统的金融解决方案,更好地发挥金融稳定链强链的作用,提高中国产业链的韧性和竞争力。
数据显示,2022年,7条重点产业链出口额366.3亿美元,国内贸易额2564.5亿元,覆盖美的、海尔等8300多家重点客户,有效保障了产业链企业的安全稳定发展。
“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内外贸易信贷支持和政策保险保障,依托内外贸易企业应收账款、库存、订单、保单等,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宋曙光表示,国内外贸易一体化企业应加强政策出口信用保险和国内贸易信用保险的协调支持,促进国内外贸易的高效运行和一体化发展。
宋曙光表示,中国信用保险将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深化改革,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依托企业业务结构,使国内外贸易企业发展;围绕服务建立新的发展模式,积极做好产业链稳定链,努力提高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强全产品全过程,增加承保支持,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帮助国民经济顺利循环。
加强政策融资支持
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
小微企业是实体经济发展的主体。2022年,中国信保进一步加强资源保障,着力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宋曙光介绍,一方面,中国信用保险按照“尽量减少、快速减少”的原则实施降费要求,有效降低中小企业保费成本压力;另一方面,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理赔服务效率,确保企业快速获得赔偿。截至2022年底,中国有24.8万多家中小企业提供信用保险服务,支持出口7549.5亿美元,支付11.6亿美元。
宋曙光说:“中国信用保险将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强有针对性的服务支持,优化保险和索赔条件,加强政策融资支持,努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和昂贵的问题。”。
构建多元立体安全体系构建多维立体安全体系
加强海外利益保护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信用保险基于政策职能定位,全面促进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设施连接、贸易畅通和资本整合。2013年至2022年,中国信用保险支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和投资约1.3万亿美元,支付42.6亿美元。
宋曙光建议加强海外利益保护,积极建立多元化的三维安全体系,整合政府、行业、企业资源,形成合力,提高海外利益保护能力,加快海外风险控制体系建设,更好地指导“全球化”企业和金融机构控制海外风险。
宋曙光表示,中国信保将充分发挥国家风险管理专业优势,配合相关研究和平台建设,更好地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及时发布国家风险研究成果和风险预警信息,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更有益的参考。“一带一路、一带一路、一条路、一条路、一条路、一条路、一条路、一条路、一条路、一条路、一条路、一条路、一条路、一条路、一条路、一条路、一条路、一条路。”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