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骆驼股份董事长刘长来:
完善电力电池回收利用政策
构建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体系
◎记者 覃秘
“回收退役动力电池是增加资源供应的重要途径。全国人大代表、骆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长来近日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表示。在今年的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会议上,他将提交《关于完善退役电力电池回收政策的建议》和《关于不包括在“两高”范围内的建议》,以进一步促进资源回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促进绿色低碳回收发展经济体系的建设。
相关建议源于业内广泛存在的资源焦虑。
近年来,以动力电池为代表的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迅速,对锂、钴、镍等金属的需求迅速增加,相关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但我国相关资源储备并不丰富。据统计,2020年,我国锂、钴、镍储量占全球储量的6.31%左右、1.95%、4.39%,而我国锂、钴、镍的消费量占全球的50%以上。此外,根据中国汽车协会的数据,2020年中国锂、钴、镍的对外依存分别达到79%、97%、92%。
“退役动力电池是最富有的锂矿、钴矿和镍矿。如果能回收利用,不仅能增加资源供应,还能防范相关环境污染风险。”刘昌说。此外,据国家新能源电池回收专业委员会预测,2022年国内锂电池理论报废量为27.7万吨,2025年将达到75.1万吨。
然而,受碳酸锂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大量资本的涌入也给电力电池回收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担忧。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有2万多家企业参与了电力电池回收。
刘长来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电力电池回收行业仍处于早期阶段,电力电池回收渠道不规范,完整的回收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市场结构呈现“小、分散、混乱”的特点,导致大量退役电力电池以“高价”的形式进入非正式回收渠道,加剧正式企业产能不饱和经营,市场竞争“坏钱驱逐好钱”现象。
刘长来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动力电池回收规范缺乏强制性规定;二是动力电池回收企业竞争混乱。在他看来,锂电池回收正走铅电池回收的老路,大量不符合行业标准条件的企业抢夺资源。一方面,梯队电池的使用没有可追溯性管理和注册,容易造成安全风险;另一方面,不规范的处置造成了战略资源的浪费。
在汽车低压铅酸电池领域,骆驼股份经过多年的努力,打造了一个完整的“生产、销售、回收、再利用”闭环:骆驼生产的电池卖给汽车主机厂或维修店等终端商,公司在提供新电池的同时回收旧电池。旧电池由回收铅公司回收,生产的铅产品作为主要原料继续生产,回收率接近100%。目前,骆驼回收铅的能力已达到86万吨,基本实现了汽车低压铅酸电池主要原料铅的自给自足。
刘长来基于多年在资源回收行业积累的经验,还提出了两项具体建议:一是促进废电池回收管理的高起点和高标准。回收方应以规范企业为动力电池回收的主体,对不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采取强制措施。同时,根据国家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强制性要求,有效规范废电力电池的回收渠道,实现废电力电池整个生命周期的可追溯性管理。二是优惠规范企业的政策。借鉴废钢行业的相关经验,将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政策中50%的增值税与符合新能源汽车废动力电池综合利用标准条件的企业挂钩,引导资源集中到标准化企业。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