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李东生:
优化科技制造业融资环境
促进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发展
◎记者 黎灵希
“随着全球竞争的加剧,中国科技制造业必须突破技术瓶颈,加快发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李东生继续关注科技制造业的发展、中国制造业的全球化和社会民生。
在今年的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会议上,李东生将提出建议,加强对科技制造业技术创新和资本投资的支持,提高跨境服务水平,促进中国制造业全球化。
突破关键技术没有捷径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独特主题。李东生认为,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实现转型升级,将工业竞争力从一般产品制造扩展到高端制造。
李东生注意到,中国制造业在许多行业和技术领域具有领先优势,但在向高端制造业迈进的过程中,在一些核心设备、设备、材料等关键领域仍存在不足。此外,由于科技制造业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资本回报率低,企业还将面临融资困难、资本链收紧等问题。
李东生说:“技术创新和资本投资是科技制造业最重要的发展驱动力,但中国科技制造企业在上述两个方面都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作为一名坚持行业40多年的企业家,李东生认为,没有捷径可以解决技术困难,依靠持续的投资和积累来提高技术竞争力。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不仅要选择正确的方向,而且要坚持下去。”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追赶技术的困难,国家和社会应该继续追赶中国的技术,克服技术困难和“脖子”问题,提供更好的支持,创造更好的条件。”
对此,李东生建议:一是增加对科技制造企业研发投资的支持;二是改善科技制造业融资环境,延长贷款期限,放宽融资门槛;三是降低科技制造业生产要素成本,减轻企业负担。
“当我们早年建工厂时,1000万元的项目已经是一项巨大的投资,但现在,科技制造业等许多行业的投资门槛已经大大提高到100亿元。”李东胜认为,优化科技制造业的融资环境是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条件。
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更多支持
从全球角度来看,中国制造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中国制造业的产品出口成本不断增加,相对竞争优势逐渐降低。
李东生说:“为了获得更高的全球市场份额,中国制造业必须全球化其产业能力和供应链能力,才能真正参与和融入全球经济循环,抓住更多的机遇。”。
他建议从提高跨境服务水平、法律援助、政策咨询、技术专利诉讼、国内外融资等方面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更多支持。
“近年来,我国科技制造业全球化经营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是专利壁垒。李东生提到,在海外经营中,中国企业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合理、不合规的专利索赔和要求。此外,企业在专利诉讼中的失败将产生持续的影响,导致企业在该领域的专利应用长期受到限制。然而,处理此类专利诉讼往往旷日持久,成本高,迫切需要相关方的强有力的跨境服务支持。
李东生建议,政府牵头成立专利诉讼专项基金,对影响全局或行业的一些重大专利诉讼案件给予相关企业一些帮助,促进相关诉讼案件的更合理解决。
同时,李东生还结合TCL多年的全球布局经验,为“走出去”的企业应对海外环境变化提供了“建议”:一是完善全球布局,从产品输出到产业输出能力,在全球市场实现更大价值;二是促进供应链全球化与海外本土化相结合;三是利用领先技术促进全球化,将竞争优势扩展到高端产业链。
在过去的几年里,TCL一直在继续推进全球运营能力的建设。李东生表示,TCL将继续推进未来更高水平的全球化布局,通过TCL产业和TCL技术布局智能终端、半导体显示和新能源光伏。目前,TCL智能终端已在越南、波兰等国家建立了生产基地,未来将继续提高海外生产经营的本土化水平。
在半导体显示方面,TCL华兴印度工厂已投入运营,未来将继续加强产业、营销和研发的全球布局;在新能源光伏方面,TCL中心将通过合资企业Maxeon在马来西亚、菲律宾、墨西哥等地布局光伏电池和组件工厂,讨论未来在世界其他市场发展光伏产业的可能性。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制造业具有效率、规模和供应链的相对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它具有类别齐全、技术先进、生产效率高的综合优势。”李东生认为,从长远来看,中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比较优势将继续保持。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