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子霖
全国人大代表、蒙草集团创始人、科研总负责人王兆明一直关心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在他看来,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基础是耕地质量和种业振兴,要把粮食藏在土地和草地上。草原和草原产业繁荣,生态繁荣。
内蒙古是“粮仓、肉库、奶罐”,促进了优质地方种源和草产业的发展,对内蒙古建设成为中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年的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会议上,王召明的建议重点关注草原修复和草产业的发展。
解决“种什么”问题
王召明说:“草原健康注重保护和修复,核心是草种。”。
“近年来,我们以国家种质资源数据库为标杆,完善了内蒙古当地种质资源的收集和选择,研究了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建立了“保护和繁殖”的整合,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草原修复和草产业发展中使用了一批优良的草种。例如,王召明说,羊草、冰草、扁花苜蓿、胡枝、碱草等品种不仅可以修复生态,还可以修复牛、马、羊等牲畜喜爱的优质天然牧草。然而,目前的发展仍存在“优质品种选育速度慢、数量少”的障碍。
在这方面,王建议有关部门加快在内蒙古建立“国家草药技术创新平台”,开辟国内优势品种创新和现有品种成果转化的渠道。解决新草品种栽培、饲料加工、草原生态恢复等问题,加快从育种到生产的“繁殖推广”速度,确保大面积、大规模、高标准的育种基地和饲料生产。
王兆明表示,优质草种和饲料可以有效改善土地。建议在不影响安全的情况下,在特定区域(如草原、耕地交叉区等)制定相关实施措施,推出一些灵活的土地政策,建设高标准草田、粮草轮作;将羊草、苜蓿、燕麦、黑麦草等一定比例纳入耕地种植结构,草粮轮茬后可恢复为高标准农田。
培育规模化新型经营主体
多年来,数字技术已成为王召明和蒙草集团的得力助手。王召明说:“草原退化、沙化和盐渍化在哪个地区?什么草种适合不同经纬度的水土气条件,如何修复?这些数据更准确地‘导航’。我们在内蒙古使用“草原生态数字平台”,非常高效,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基于蒙草集团多年的经验,王建议相关部门建立“草产业数据平台”,加快农牧饲料企业终端的数字应用。实现“智能选择、水土气数据监测、远程遥控生产、生产长期监测、智能机械收获”,管理和利用草产业的数字技术,是对草原的最佳保护和发展。
王召明作为生态修复企业的创始人,还建议大力培育大型新型经营者和龙头企业,解决产业链联动问题。“草原上的草种多为多年生草种,产量效率低,投资回收期长。建议加大草种生产补贴政策,扩大补贴范围,持续稳定支持。“大力支持集草种研发、成果转化应用、智能机械化生产为一体的“专业、新”草种产业和草产业龙头企业,引导企业集中在饲料优势产区,逐步实现当地和附近优质饲料供应。
此外,对草原生态恢复、牧草种植、草田轮作、饲草加工等关键环节给予科研技术支持。草原生态恢复是草原产业的基础。准确确定生态恢复产业划分的统计口径,从建筑业调整为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产业,享受科研投资和税收支持。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