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仲茜
“长三角地区GDP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碳排放约占全国总量的五分之一。在区域能源消费结构方面,化石能源约占区域能源消费总量的90%。长三角作为创新能力和经济活跃水平较高的地区,需要不断创新,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更多贡献。”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江苏悦达集团董事长张乃文告诉《上海证券报》。
中国的能源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可再生能源丰富”。据调查,长三角地区的风能资源排名第一Ⅳ类资源区,太阳能资源属于III类资源区,发展潜力有限。“长三角有一个不同的城市能源禀赋,那就是盐城。江苏盐城在长三角地区拥有相对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率先开放能源转型和盐城深度脱碳,将有效扩大长三角地区的碳排放空间。据张乃文介绍,目前,盐城已成为长三角地区第一个“千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城市”。2021年,全市新能源累计发电量为243.1亿千瓦时,占盐城全社会用电量的60%。盐城海上风电并网规模约占全国39%、被誉为“海上风电第一城”的全球10%。
近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明确支持盐城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长三角国家创新中心、江苏省工业技术研究所、盐城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设了“江苏沿海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中心”,大力开展绿色低碳能源创新技术的研发和孵化。张乃文建议以资源要素配置为重点,全力支持沿海东沙岛盐城建设以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制氢为基础的海上综合能源岛,作为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的试点示范区,成为长三角绿色能源供应基地。
据悉,盐城东沙岛位于盐城大丰区与东台市海域交界处,附近海域面积约3300平方公里。它是中国最大的海上沙洲,风速强,有效风能密度高,风电场建设前景广阔,具备海上综合能源供应基地的优良条件。同时,盐城良好的经济基础、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和完善的制造业体系护送着区域绿色低碳产业的稳步发展。在盐城,汽车、钢铁、新能源、电子信息四大主导产业加快集聚效应、节能环保、大数据、海洋生物医学等新兴产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为绿色低碳产业区域发展、绿色能源消费提供了丰富的示范应用场景。
在此基础上,张乃文建议相关政府部门支持项目审批,以盐城为主体,协调东沙岛1000万千瓦海上风电和海上光伏建设指标,实现试点建设,减排2000多万吨。其中,重点建设长三角海上“电氢耦合”规模示范和绿氢基地,取代传统产业低碳能源,培育新产业体系;建设长三角地区“氢碳耦合”绿色能源供应体系,建设数百万吨绿色甲醇、绿氨、可持续航空煤油等高氢能源,初步建立长三角地区方便的绿色液体燃料供应体系。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