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目前250家科技创新板公司已入选国家专业化、特新化的“小巨人”企业名单,分别占科技创新板公司总数的49%、A股专注于新“小巨人”公司总数的23%、特新“小巨人”公司总数的62%是在全面注册制下专业化的。2022年,上述250家科技创新板专业新“小巨人”企业预计营业收入将达到347.58亿元,同比增长35%。
二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光伏、风电、动力电池等科技创新板细分行业,都是帮助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力量。《上海证券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大全能源高纯多晶硅每公斤现金成本已从2022年第一季度的69.53元降至52.02元,带动了公司供应能力和盈利能力的提高;电力电池龙头荣百科技去年建成高镍产能25万吨,高镍和超高镍正极材料出货量同比增长约70%。
稳预期 大力提振市场信心
作为实体经济复苏的重要“风向标”,2022年前三季度,科技创新板公司投资扩产规模大幅增长。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共支付现金1469.39亿元,同比增长45.88%,接近2021年年度水平。预计将为相关企业提高产能、市场份额、业绩稳步增长提供坚实基础。
同时,科技创新板公司通过增发、可转换债券、GDR、科技创新债券等多种融资方式,2022年全年筹集资金超过700亿元。如杭科技最近在瑞士成功发行了科技创新板首单GDR,筹集了约1.73亿美元。据悉,还有6家科技创新板公司也计划发行GDR。自2023年初以来,已有10家科技创新板公司发布再融资计划,拟筹资金额超过120亿元。
科技创新板公司的稳步发展也增强了国内外投资者对中国硬科技的投资信心。自2022年以来,科技创新50ETF净流入592亿元,占上海ETF净流入的20%以上;科技创新50ETF份额持续增长,最新规模873亿元,成为中国第三大宽基指数产品。截至2022年底,境外投资者持有科技创新板流通市值991亿元,占3.6%,较2019年底增长3个百分点。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