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宋薇萍 陈芳 时娜
近年来,中国对外开放取得了新的进展。2022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规模创历史新高,达到1.2万亿元,同比增长6.3%;今年以来,中国利用外资规模继续保持增长趋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表示,我们将更加努力地吸引和利用外国投资。《上海证券日报》记者就这个话题采访了两届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和业内人士。他们表示,建议继续优化商业环境,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继续释放市场潜力。中国的大市场肯定会为中国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
进一步扩大制度开放
提出政府工作报告,积极推动跨太平洋合作伙伴关系全面协议的加入和进步(CPTPP)等高标准经贸协议,主动按照相关规定、规制、管理、标准,稳步扩大制度开放。
什么是制度开放?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北京)对外开放研究所和中国世贸组织研究所研究员周念利告诉记者,制度开放的本质是建立与高标准国际经济贸易规则相衔接的国内规则和制度,加快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许多代表就如何促进制度开放提出了建议和建议。全国政协委员、恒银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江浩然认为,中国在国际贸易和数字贸易规则方面的发言权相对不足,建议商务部支持国际贸易规则与数字化一致。充分利用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优势,以数字系统为基础设施,促进贸易便利化。
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针对资本市场开放的话题,建议坚定不移地稳步推进资本市场体制开放。通过持续优化股市互联机制、债券市场稳步开放、跨境资产配置工具箱,加快吸引合格机构投资者进入市场,通过更好的资本、人才和技术流动,帮助国内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提高风险阻力和公司治理水平。
自由贸易港和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开放的高地。商务部部长王文涛此前在“权威部门”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将重点关注贸易投资、政府采购、知识产权、环境等关键领域,制定改革试点措施,选择自由贸易港口和合格的自由贸易试验区,率先建立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体系和监管模式,深化国内相关领域改革。
“中国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改变规则和制度为重点,以更高水平的开放推动改革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周念利表示,扩大体制开放是中国促进全面对外开放的重要表现,有助于中国建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模式。
加强现代服务业的开放
“看到政府工作报告专门阐述了一系列扩大开放的部署,其中提到‘扩大市场准入,加强现代服务业开放。我对落实外资企业的国民待遇感到非常兴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手机游戏副董事长西安汉迪告诉记者,长期以来,香港是大陆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和海外融资平台,出生在香港,在深圳创业西安汉迪,在今年的全国两届会议上对广东大湾区深度整合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提高香港和澳门投资创业的便利性。
西安汉迪表示,目前,香港、澳门人士和企业在内地投资经营跨境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数字娱乐等创新企业被视为外资,相关资质申请障碍较大,对企业的正常业务影响较大。国家继续加强现代服务业的开放,预计更多的香港企业将充分利用“依托祖国,连接世界”的独特优势,加快对大陆的投资。
全国政协委员、祈福集团副董事长孟丽红也期待着香港和澳门投资者在广东、香港和澳门湾地区享受更多便利。“建议大湾区全面实施更简化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大幅减少负面清单数量,进一步放宽准入限制,取消或放宽股份比例和业务范围限制,促进贸易全面自由化,加快资源要素自由流动,促进广东、香港、澳门深度融合。”
全国政协委员、交通银行国际董事长谭岳衡认为,国家继续扩大市场准入,加强现代服务业的开放,将为外商投资进入大陆创造更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增强外商投资者对中国的信心。他建议更好地利用合格的海外有限合伙人(QFLP)吸引外资的机制。
“地方政府不断优化QFLP政策,进一步促进外资入境投资。建议有关部门,特别是监管机构,给予地方政府更大的授权,允许地方政府根据自身情况在一定规模内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尝试。后续考虑总结研究试点情况,最终将QFLP政策从地方法规提升到区域和国家层面,让海外投资者通过立法更有信心。” 谭岳衡说。
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在过去的五年里,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自由贸易试验区增加到21个。国家和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负面名单分别减少了51%、72%。一批大型外商投资项目落地,中国继续成为外商投资产业的热点。
中国稳定外贸、稳定外资的决心,为广大外企注入了强心剂。“中国始终坚持扩大开放,不断改善商业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数字经济和低碳转型为战略方向,促进高质量发展。这些措施为施耐德电气在中国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增强了我们长期扎根中国的信心。施耐德电气执行副总裁、中国和东亚总裁尹正告诉《上海证券报》。
辉瑞中国区总裁彭振科告诉记者,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经济增长稳定,经营环境不断优化,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全球企业在中国投资注入动力,为包括辉瑞在内的众多外资制药企业巩固了植根于中国的信心,积极融入中国经济发展的决心,开放的中国市场正在为各国企业提供更多的机遇和空间。“辉瑞将坚定不移地立足中国市场,与各方合作伙伴合作,在建立更强大、更灵活的医疗卫生体系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并采取实际行动帮助健康中国。”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权衡告诉记者,高质量的外贸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当前阶段仍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根本上说,要促进外贸的发展,一方面要努力不断优化商业环境,加快市场准入体系的法治和标准化,促进国内外企业的公平竞争和公平发展;另一方面,要注重建设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体系,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加强跨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合作,使企业真正感到便利。
“事实上,外资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仍然非常乐观,中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潜力对外资非常有吸引力。首要任务是进一步优化和改善商业环境,增强外资发展的信心,帮助他们确定长期投资中国的预期,让外资充分分享中国的市场机遇。权衡说,外资也是国内外双循环的战略链接点,连接技术、市场、生产能力、人才等因素,是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德勤中国主席姜颖表示:“我们期待着今后一年实施更多具有改革开放特色的新措施,从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等市场经济基础体系,到推进规则、规范、管理、标准等体制开放,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建设开放经济强国。”。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