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
上海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云作为新闻出版业全国政协委员,今年认真听取了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她说:“我会认真履行我的职责,成为一名‘责任委员’。”
李云认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新的主流舆论模式,是媒体一体化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较强凝聚力和领导能力的必然要求。
对此,她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是积极发挥媒体在国家和城市治理现代化中的作用。
“我们正处于从‘生活中的媒体’向‘生活在媒体中’转变的过程中。”李云认为,要建立全媒体沟通体系,媒体必须更积极地嵌入国家治理和城市治理,创造更有价值的“新闻+”场景,在连接社会、服务公众的过程中提高沟通效率。
她说,通过建立“新闻+”在线政治调查平台,收集政府信息和社会治理大数据资源,加强主流媒体政府信息权威发布的优势。打造“新闻+”公共服务平台,在关键时刻主动发声,解疑解惑,阻断谣言传播。充分发挥媒体作为新智库在引导舆论、建言献策等方面的独特价值,使更多的“文章”成为“文件”、“规划”影响“规划”,为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金点子”。
二是积极引导科技企业将前沿技术应用到传播领域。
“拥抱新技术,生产新产品,不断提高主流媒体控制前沿技术的能力。”李云认为,人工智能大型模型技术为内容制作和传播开辟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李云建议积极引导龙头科技企业将媒体作为技术成果转化的重要试验场,推动5G、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应用于媒体领域,制定产业、人才、税收等配套支持政策。在一切都是媒体的时代,支持媒体的内容产品进入智能可穿戴、智能家居、智能汽车等新终端,抓住新的轨道。
她透露,上海报业集团正在积极与龙头科技公司合作,探索媒体内容生态场景中先进技术的实施。
三是积极推进媒体变革创新,促进融合发展。
目前,网络、端、号等媒体形式已经存在,如何变得更加“强”、更“好”需要进一步改革创新,进一步扩大用户规模,提高对新生代等关键群体的指导能力,对新技术、新应用的敏感性,以及优势资源的集聚。
李云建议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促进机制结构过程的改革,聚集各种资源、要素和力量,建设“旗舰”、“航空母舰”媒体平台,尽快从“小而美”向“大而强”转变。此外,我们还应努力弥补新人才的差距,培养互联网运营、营销、企业管理等复合人才,建立符合文化产业和人才增长规律的培训体系。
“要建立全媒体传播体系,最根本的是媒体本身要有强大的内容生产力,不断提高主流舆论的渗透力,一针见血,一锤定音,发出时代的第一声音,努力为新时代的进步做出贡献。”李云说。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