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外汇交易中心将继续拓展渠道,扩大品种,完善机制;对内,外汇交易中心将促进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债券市场的互联互通,积极探索不同金融市场之间的联通合作。
◎记者 范子萌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是中国金融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金融市场高水平开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门户和关键枢纽。
2022年,银行间市场营业额超过2100万亿元,市场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未来,外汇交易中心将如何撰写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新篇章”,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进步,帮助经济实现质量有效改善和数量合理增长?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党委书记霍英利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表示,将继续扩大渠道、品种、完善机制,促进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的互联互通,积极探索不同金融市场之间的联通合作。
稳步拓展开放渠道
开放品种有序扩大
上海证券报:请介绍外汇交易中心在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今后,如何提高海外投资者的服务水平,完善相关金融产品体系,稳步推进金融体制开放?
霍英利: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家政策。外汇交易中心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和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借鉴发达金融市场的经验,稳步促进银行间市场的高水平对外开放。
目前,我们已连接了三个主流的海外交易平台,海外投资者可以通过直接投资渠道和“北通”渠道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通过银行间外汇市场进行资本汇率和汇率风险管理;2021年9月,国内投资者投资全球债券市场,2022年7月,外汇交易中心与香港证券交易所等机构签订“交换”框架协议,按计划推进各项准备工作,为海外投资者开展利率风险管理提供更有效、更方便的支持,对金融市场的开放和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我们重视符合国际规则,根据国际市场规则推出了交易头寸分割、特殊结算周期、国际支付模式、收盘价交易等机制。银行间市场开放的有益尝试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促进了海外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的深度和广度。2022年,海外投资者在银行间市场交易56万亿元;截至去年年底,银行间债券市场海外机构1071家,外汇市场海外会员197家,全球100强资产管理公司中有80家进入市场。
下一步,外汇交易中心将按照国家对金融开放的统一部署,扎实推进银行间市场高水平开放。一是稳步拓展开放渠道,有序拓展开放品种,不断完善市场机制,不断提高海外投资者参与的便利性和友好性。二是稳步扩大规则、监管、管理、标准等制度开放,坚持制度理念和总体规划,促进金融市场开放政策和制度机制的形成,不断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开放生态。
稳步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试点
积极探索不同金融市场的联合合作
上海证券报:外汇交易中心一直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主要地位。请介绍,未来将继续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
霍颖丽:外汇交易中心始终把银行间市场建设和改革发展放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大局中,全力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外汇交易中心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发布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上海银行间同业拆迁利率(Shibo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存款金融机构之间的债券回购利率(DR)这些指标已成为金融市场和信贷资产的定价基准,有效促进上海全球人民币资产定价中心的建设;银行间市场产品体系日益丰富,交易机制逐步完善,参与者逐渐多样化,市场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2022年,银行间市场营业额超过2100万亿元,上海金融要素市场份额稳定在70%左右,为上海建设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中心和风险管理中心提供了重要支撑。
目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在基本完成的基础上不断向更高的水平发展。外汇交易中心将积极落实国家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统一部署,充分发挥银行间市场优势,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继续提高能源水平,加强功能。
具体来说:一是加强银行间市场供给侧改革,不断丰富产品,优化机制,稳步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试点,为上海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中心和风险管理中心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二是促进银行间市场高水平开放,继续拓展渠道,扩大品种,完善机制,依托上海保税区和临港新区,完善离岸交易服务体系,加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全球资源配置功能。三是完善银行间指标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基准价格的权威性和可信度,有效增强上海人民币金融资产的全球定价权和影响力。四是提高金融市场效率,促进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债券市场的互联互通,积极探索不同金融市场之间的联通合作,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核心竞争力的不断增强。第五,深化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继续推进科技授权和数字授权,提高金融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护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高效安全运营。
继续深化银行间市场供给侧改革
有效提高经济质量,合理增长数量
上海证券报:请介绍,外汇交易中心正在为实体经济“降低成本”、丰富实体经济风险规避工具的主要成果。未来,我们将从哪些方面进一步服务实体经济,满足实体的风险管理需求?
霍英利: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液,服务于实体经济是金融的首要职责。外汇交易中心始终以实体经济的需求为起点和立足点,不断深化改革,创新产品,完善服务,不断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
一是服务货币政策的运作和传递,特别是近年来推进结构性货币政策运营平台建设,支持碳减排支持工具、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等准确高效的实体经济。二是进一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扎实履行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秘书处和国家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秘书处的职责,加强存款自律管理,深化LPR改革,继续开展汇率风险中性理念宣传,引导企业加强汇率风险管理。三是继续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不断丰富利率、汇率、信用等衍生产品体系,支持实体经济多元化的风险管理需求,扩大试点范围和业务功能,支持近700家银行和企业用户进行汇率风险管理,不断提高债券发行功能,提高分销效率,促进债券市场融资便利性和成本下降。第四,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企业相关成本下降,免除中小企业外汇衍生品交易相关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民营企业债券交易等手续费。2022年累计减免费用超过1700万元。
外汇交易中心将深入贯彻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积极实践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一是继续深化银行间市场供给侧改革,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加强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民营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不断丰富产品,完善服务,优化机制,提升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管理和风险管理能力,帮助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改善和数量的合理增长。二是配合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建设,积极服务货币政策的高效运作和有效传递,继续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提高市场价格发现能力和风险管理效率,支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中国债券市场针对海外投资者。
不断提高投资价值和吸引力
上海证券新闻:如何看待2023年影响海外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的主要考虑因素?外汇交易中心在进一步促进海外投资者参与和提高市场活动方面的计划和安排是什么?
霍:2022年,受欧美通胀高、美联储多次大幅加息、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等多种因素影响,海外投资者对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投资波动,持有规模下降。这些变化并没有影响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运作,市场表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展望2023年,市场预测海外投资者对人民币债券市场的投资将恢复增长:首先,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充沛。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和一系列稳定增长政策效应的不断释放,市场普遍认为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将达到5%左右,这也是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其次,大多数机构认为,美联储的加息即将结束,美元持续升值的驱动力减弱,美联储货币政策紧缩的溢出效应将被削弱,中美国债收益率利差将保持稳定或趋于收敛。最后,中国正在加快建设新的发展模式,金融市场将继续推进高水平开放,人民币汇率将基本稳定在合理平衡水平,中国债券在国际主流债券指数中的比例将稳步上升。
由于这些积极因素,中国债券市场对海外投资者的投资价值和吸引力将继续提高。外汇交易中心将继续促进银行间市场的高水平开放,不断加强与国际规则的联系,继续拓展渠道,丰富产品,完善机制,为海外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