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全国人大代表、德国纳米董事长孔令涌向记者表示:“公司充分利用创业板市场便捷快捷的融资功能,先后实施了两次再融资,分别融资12亿元和32亿元。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新产能建设和补充营运资金,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足够的财政支持。”。
搭建利益共享桥梁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创新的方式,只有人。创业板实行更灵活的股权激励机制,为企业聚集创新创业型人才搭建了坚实的桥梁。
截至目前,创业板公司1240家,R&D人员45万余人,每家公司平均R&D人员400余人,R&D人员占员工总数的20%以上,其中R&D人员占234家公司的30%以上。166家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曾在大学或科研机构工作。62家公司拥有大学和科研机构的股东背景,24家公司由科研机构转型,103家公司的创始人为“归国”创业。创业板公司人才聚集效应逐渐显现。
创业板引进了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大大放宽了激励对象、规模和价格的限制,充分激发了创业板员工的热情、主动性和创造力,在吸引和留住创新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截至2023年2月28日,创业板共有759家公司推出1409个股权激励计划,涉及134.01亿股。380家公司推出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激励计划,151家公司推出了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激励计划。
利益共享机制不断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为上市公司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公司先后实施了三期股权激励,其中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后启动了第二期和第三期股权激励,采用了第二类限制性股票,不仅提高了激励效果,而且大大降低了激励对象的财务压力。自股权激励实施以来,公司的业绩实现了大规模增长,核心人员更加稳定。”说到股权激励,孔令涌充满了收益。
全国政协委员、贝达药业董事长丁列明表示:“通过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公司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与员工个人利益相结合,进一步增强员工实现公司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凝聚力。”。
聚焦三大重点领域 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党的二十大规划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政府工作报告还将“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作为2023年工作的重点之一。
创业板聚集了九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聚焦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关键领域,引导和支持行业领先企业引领产业链持续创新,以高质量的技术供应推动产业到中高端,帮助建设独立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目前,创业板上市公司在新材料、高端设备制造、生物医学等先进制造领域表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数字经济领域上市公司数量持续增长,创业板上市绿色低碳企业140多家,总市值约2.3万亿元。
创业板积极支持上市公司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加快数字化转型,努力提高高端、智能、绿色水平,使上市公司更有信心。“我们将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创新支持工具和政策,及时开展再融资、外部并购等资本运营,优化募集资金的使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全面实现技术自主,加快公司成为全球领先的激光企业。全国人大代表、锐科激光副董事长严大鹏表示。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