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覃秘
“总结地方政府独立探索新国家体系的经验,加快发布国家政策指导,有效配置科研资源。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引导地方政府合理配置研发投资分配;二是尽快发布区域科技创新资源整合制度安排,完善高水平大学服务地方发展机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正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表示。
尤正表示,目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渗透融合加快。许多地区在促进当地优势资源形成产业集聚方面积累了探索经验,但仍不足以有效支持新旧驱动力转型的进程。
加快高等学校分类评价改革实施
“只有论文的惯性仍然存在。“尤正介绍,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高校纯粹的“五只”(五只是指论文、帽子、职称、学历、奖项)明显改善,但其影响在短时间内仍难以完全消除。高校分类评价改革迫切需要建立新的评价体系,制定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学科类型的不同评价标准。
此外,目前高校评价体系存在“分类评价体系不完善,办学趋同问题没有有效改善”、“教育评价指标设置没有充分反映国家战略需求”等问题。
建议进一步完善高校相关评价指标体系,指导和鼓励各类高校在不同领域展示其优势。具体措施:一是建立“重创新、比贡献、质量”的分类和层次评价机制;二是强调国家需求导向的目标,在评价指标设置中实施;三是引入第三方专业评价,加强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建设。
特别政府还建议,重视市场导向在高校特色和分类发展中的作用,改变评价结果和资源分配的单一传播。具体内容包括:完善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资体系,加强市场导向指标体系建设,制定连续政策,使高校独立制定个性化发展计划,加强省级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建设。
国家实验室在光电信息领域的布局
“在新旧动能转化需求日益迫切的今天,如何有效整合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创新资源,激发区域创新活力,是实现优质发展的关键一步。”尤正说。
在今年的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上,尤政提出的建议之一是依托湖北在光电信息领域的研究优势,建设面向经济主战场的国家实验室,以强大的技术来源支持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集聚区。
特别行政调查发现,当前科研支持国家需求和地方经济发展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科教资源集聚没有转化为区域发展的协调优势;二是研发投资仍存在碎片化问题,有限资源未发挥最佳效果;三是完善高水平大学服务的地方发展机制,科研力量的区域整合有待解决。
建议依托优势资源,加快光电子信息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配合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地区分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实验室体系。同时,总结地方政府独立探索新国家体系的经验,加快引入国家政策指导,有效配置科研资源。
构建高校人才培养融合创新模式
“高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机制与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错位。迫切需要澄清人才培训的理念,走整合创新模式的道路,最大限度地发挥国家基础学科顶尖人才的挖掘和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优秀工程师。”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出台配套政策,引导高校探索人才培训模式的多元化综合发展。
尤正认为,就业困难与就业短缺并存,反映出部分高校人才培训目标不够准确,培训水平不够高,毕业生难以满足人才知识技能结构和质量水平对新产业、新形式的要求。目前,高校人才培训的评价体系和培训方法不能完全满足实际需求,人才培训方案设计普遍存在针对性较弱的问题。
因此,尤政提出了两个建议:一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根据人才培养的特点进行分类。不断完善评价导向,摒弃用一套标准培养两类人才的观念和做法。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塑造多元化融合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二是优化顶层设计,引导高校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融合发展。做好制度衔接,建立有组织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优秀工程师培训体系,立足行业实际。同时,积极探索评价体系改革,突出中长期目标导向,适当延长人才培训评价周期。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