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志愿两会报道组桂小笋吴晓璐
3月12日,第十四届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第五次全会,在过后的“部长通道”采访活动中,中国统计局厅长康义详细介绍,2022年宏观经济政策总体稳定,从宏观经济发展情况看,充分体现了中国经济发展强悍的延展性,为在今年的甚至日后的经济工作奠定非常好的基本。
“分辨宏观经济发展,一般是以经济发展、学生就业、物价水平、国际收支平衡这四个方面去衡量。2022年,大家完成了3%的GDP提高,GDP总产量达到121万亿,平均GDP达1.27万美金。物价水平维持基本稳定,上年全年度CPI仅增涨2%,维持温和上涨,和其他国家通货膨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未来就业,城镇调查失业率各月有一定的起伏,年底城镇调查失业率降到5.5%。国际收支平衡维持整体稳定平衡,尤其是人民币的汇率在全球主要贷币中的表现相对性稳定,外汇占款仍然保持在3亿美元之上。”康义表明,成绩来之不易,上年在我国3%的经济发展也高过美国2.1%,日本1.0%,德国1.8%。除此之外,在我国物价水平长期保持,“我国价稳”与“全球通货膨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考试成绩体现出中国经济发展有着强大的延展性。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实质的开局之年。政府报告确定了在我国在今年的发展趋势关键预期效果之一:国民生产总值提高5%上下。
“我对于经济形势总体变好、完成5%上下增长预期效果满怀信心。”康义说,自信心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对社会经济发展基本面的分辨,二是对在今年的一个多月至今经济形势基本上趋势的分析。从这当中长远来看,在我国仍然是一个发达国家,发展机会和潜力无限。在我国集成电路工艺销售市场优势比较明显,有足够的人力资本供货,有非常好的规模经济标准,长期性向好的股票基本面没有改变。
“国内外许多专家教授、科研机构都是在科学研究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对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的计算基本都是在5%至6%中间。伴随着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我国经济发展提高有希望向潜在性提高水准重归。”康义说。
康义表明,自今年前几个月情况来看,一是市场预测已经改进。3月1日,中国统计局发布PMI有关指标值,在其中加工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52.6%,创130个月新纪录,这说明企业登记对未来预估还是非常有自信心的。一些国际经济组织和企业也调变高我国经济增速预期效果。从全球经济情况看,2月份至今,所以中国的恢复,许多国际经济组织对这个世界社会经济观点也变得不那么消极,都调变高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的期望。二是领先指标发生变好趋势。例如铁路货运量、发电能力、rmb贷款额都平稳增长。三是经济形势稳步发展要素增加,包含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服务业生产指数等。
康义表明,2023年,充满信心促进经济形势总体变好,完成5%左右全年度预估提高总体目标。可是中国经济发展仍面临许多系统性风险,世界各国可变性也非常多,发展态势比较复杂,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自身还存在一些多方面、结构性的问题难题,企业登记、企业运营存在一些艰难,广大群众学生就业、收入增加也面临着许多艰难,一部分行业还存在一些风险和隐患。所以接下来,严格按照中央经济会议和政府报告布署,详细、精确、全方位贯彻新发展理念,加速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推动创新发展。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