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他
中国期货业协会(下称“中期协”)公布最新数据显示,截止到2023年1月末,国内一共有150家期货交易所,分布于30个管辖区,1月份成交额为29.95万亿,成交量4.15亿手,整个行业主营业务收入29.26亿人民币,纯利润为7.69亿人民币;尽管纯利润同比明显下降,但同比涨幅则超110%,与此同时深圳市、上海市、浙江省和北京4个街道的纯利润为整个行业奉献近八成。
多名期货交易企业高管向《证券日报》记者说,1月份是一般买卖淡旺季,因为交易时间数量减少和交易心态减温,在今年的1月份全市场纯利润同比发生大幅下降,但同期相比仍表现出了开朗趋势。未来展望全年度,在整个领域资本实力和营运能力开朗预估下,期货交易所全年度纯利润仍然会维持良好水准,且销售市场抗风险将进一步增强。
中期协资料显示,1月份整个行业实现营业收入29.26亿人民币,环比下跌为37.93%,同比增加12.56%;与此同时,1月份全市场手续费收入为13.54亿人民币,环比下跌39.62%,同比减少32.46%;纯利润为7.69亿人民币,环比下跌48.06%,同期相比暴涨110.55%。
广发期货经理徐艳卫向《证券日报》记者说,在今年的1月份150家期货交易所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等经营指标同期相比均大幅上升,但同比层面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受周期性因素的影响:一是在今年的1月份交易时间仅16个,显著低于上年12月份;二是部分资金在过年前提早退场,销售市场交易明显下降。
银河期货财务管理部经理何愈佳告知《证券日报》新闻记者,去除交易时间下降的要素,当月交易人气值同比减幅也超过10%,但同期相比则转变不显眼,这也符合休息日前后左右销售市场参加多方交易慎重、心态平淡无奇的特点。
何愈佳进一步表示,1月份整个行业纯利润同比下滑达到48%,一方面取决于交易时间数量减少,以及市场人气值降低所导致的手续费收入环比下跌39.62%,另一方面是期货交易分公司年底分红一般集中在年底,也会增加12月份当月的投资收益并带动纯利润大幅上升;与此同时,净利环比暴增110%则通常是权益市场长期投资(公允价值变动)危害。
记者了解到,在全国各地30个管辖区中,1月份完成纯利润居前4个地区分别为深圳市、上海市、浙江省和北京,分别是1.79亿人民币、1.52亿人民币、1.5亿人民币、1.12亿人民币;4个管辖区总计纯利润为5.93亿人民币,占据全国77.11%。
可是却期货交易所总数来说,深圳辖区有14家,上海市有35家,浙江省有11家,北京市有19家,这和纯利润并不是展现正向关系。为何深圳辖区当月完成纯利润斩获全国第一呢?
何愈佳表明,深圳是4个管辖区(上海市、深圳市、北京市、浙江省)中唯一维持纯利润逆势上扬的地区,该管辖区期货交易所总体持续上年的优良主要表现。虽然今年1月份深圳辖区总体手续费收入减幅为18.10%,但是也是4个管辖区中减幅最小,除服务费以外,别的营业收入也是得到465.47%增长。
“近些年,深圳辖区内期货交易所加速股权收购,资本实力大幅度提高,以净资本为中心的风险监管框架下,推动企业经营规模限制提高。与此同时,促进公司风险管理、做市、资产管理等创新业务发展。”徐艳卫觉得,除此之外,深圳辖区期货交易所重视多样化特色办学,在资管业务层面,受托资产账户余额约占世界期货资管经营规模的三分之一;但在风险管控层面,场外衍生品、做市业务、仓单服务等业务均位于领域头位。
未来展望全年度,远大国际期货负责人觉得,根据对近几年来期货交易所整体实力提高、差异化营销特征明显和优良品种发售加速等预估,期货交易所在今年的仍然会维持相对较高的获利能力,在未来的资产管理、风险管控等新兴业务上,规模与营业收入也会有一定的提升。
徐艳卫预估,在今年的全年度市场整体盈利结构将更合理,获利能力逐渐平稳回暖。除此之外,大量优良品种发布非常值得未来可期,期货交易所在场内外和跨境电商业务上存在再次跨越的很有可能。与此同时,领域将积极推进多样化发展路面,扩展私募投资、资产管理、海外金融信息服务等服务,丰富多彩领域营业收入构造。
何愈佳却认为,在经历了连续三年的高速增长后,预计今年销售市场客户权益增长速度会明显下降,但总体规模仍将保持提高。“客户权益和收益向头部公司集中趋势不会改变,传统式证券经纪业务之间的竞争会更加日趋激烈,根据风险性分公司业务流程、资金业务等提供更加多层次和人性化服务,以以客户为中心还将继续变成市场竞争重要。”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