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贺张艳
见习记者彭衍菘
2023年,特高压输电进到聚集动工推动期,特高压输电审批及动工出现严重加速征兆。
3月16日,我国首个“风景火储一体化”配电的特高压工程——国网陇东送山东省±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工基本建设。据了解,该投资202亿人民币,将在2025年完工投用。工程项目项目建成后,每一年可以从甘肃向山东协同运输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火力发电及储能技术用电量超360亿度。
巨丰投顾高端投资咨询张丽洁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相比一般特高压输电,“风景火储一体化”特高压输电可以提升电力工程资源配置难题,降低弃风弃光状况,助力中国电力能源升级转型。
特高压输电开建加速
近年来,高压直流输电安全通道等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目标加快落地式,特高压建设在经历了2022年的变缓后,预计在2023年迈入加速。先前,国家电网明确指出2023年年之内动工“6直2交”,直流电动工数量达到历史时间最大值。
信息表面,国网年之内将投入运营驻马店市-武汉市沟通交流工程项目,推动金上-湖北省、甘肃-湖南省直流电工程项目、武汉市-南昌市沟通交流工程项目、黄石市变电站工程、成渝特高压输电沟通交流建设工程施工,动工陇东-山东省、喀什北-重庆市特高压直流工程项目、改建天津南特高压工程,特高压建设深入推进。
据了解,一般特高压输电均值开发周期大约为1.5年到2年,有分析认为,依照先前“十四五”整体规划配电线路,最迟不可以迟于2024年上半年度动工,预估2023年特高压工程将聚集审批动工。
特高压建设乘势而上,上市企业陆续招标相关业务。
3月6日,国网特高压输电企业发布在今年的采购批号安排,特高压建设子公司先后在1月份、4月份、7月份和10月份进行共四批号集中化采购招标。
隔日,平高电气公布公司及分公司、合营公司中标金额总计约20.67亿人民币,占2021年主营业务收入的22.29%,据统计,这次招标是该企业近三年来中标公示中额度最大的一次;除此之外,汉缆股份、长个子电新、风范股份等企业也均公布得到国网特高压输电供货合同。风范股份在中标公示中提到,有6个标包招标,额度约1.83亿人民币,约占公司2021年经审计的主营业务收入的5.72%。
据统计,3月份至今已有近10家公司发布招标国网特高压输电新项目供货合同,总计金额达38亿人民币。
张丽洁对记者表示,融合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公布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今后将高速发展特高压工程和配智能配电网。“十四五”整体规划项目投资将为配电网侧歪斜,投资比例有希望提升到60%之上,特高压输电产业链上下游有希望相对高度获益。
电气设备销售市场有希望扩充
“超高压电网是新能源技术提供集中处理体系关键一环。”张丽洁觉得,将来伴随上下游多种多样风力发电的占比提升,在中下游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用电需求更高一些的大环境下,特高压输电产业链可实现蓬勃发展。
据西南证券计算,“十四五”期内国家电网整体规划特高压输电交直流电源工程费用3800亿元左右。依据新能源技术外卖50%计算,交直流电源投资需求有希望超过整体规划预估。除此之外,在特高压输电混和直流电、柔直背对背及其长远风力发电送出去环境下,预估“十四五”期内换流阀、IGBT、可控硅等市场总需求在450亿人民币。
除此之外,有前景机构分析称,电网投资行为主体陆续增加投资力度,不久将来在我国将有助于以新能源技术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搭建,电力建设正在进入配网侧智能化更新改造高景气度周期时间,在这样的背景下,智能化系统电力工程技术设备要求室内空间有希望进一步扩大。
实际上,伴随着电网投资不断大幅上升,已经有上市企业显著获益,因为两网智能用电商品招标会量与招标会额都大幅上升,煜邦电力2022年智能电力商品收益达4.3亿人民币,同比增加67.45%,且公司认为智能电能表及智能终端正处在交替周期内,充分考虑光伏发电、用户侧储能连接配电网都要改装智能电能表,因而,物联网电表不但有总量取代销售市场,也有丰厚的增量市场。
金冠电气还表示,2023年企业高压避雷器业务在特高压输电项目投资加快的大环境下将实现持续增长。
“目前来说,特高压线路建设和更新改造正加速智能化系统、智能化等关键技术,对于一些大数据技术、物联网等等方面的新技术应用较为急切。”在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首席总裁祁海珅看起来,现阶段智慧能源是电力建设持续投入的趋势和方位。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在电网智能化层面,目前也已经有多家公司加强了电力网侧智能化、智能化系统新产品研发资金投入,比如在智能报警行业,加强对无人飞机、机器人巡检的开发幅度。华创证券计算,预估至2025年电力工程智能巡检市场潜力将达到百亿。
“高压直流输电是促进全国各地电力能源数据共享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之一,具备安全性、平稳、高效率和低碳环保等优点,能促进能源结构优化和区域能源数据共享。”业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说,“特高压建设加速和投资总额的提高,也为特高压输电产业发展给予平稳的要求和良好的市场自然环境,促进特高压技术的进一步升级和产业供应链健全,助推产业链实现高质量发展。”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