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打造IPO审核“阳光房”
“应见尽见”,让企业少走弯路,更踏实
◎记者 黎灵希
“过去有各种各样的因素,这使得IPO过程难以预测。现在审计过程是开放和透明的。同时,在注册制度下,审计时间大大缩短,可以让企业感受到可控和可预测的时间。”回顾创业板IPO过程的细节,稳健医疗相关负责人对审计过程的透明度印象深刻。
自创业板改革和试点注册制度以来,深圳证券交易所大力推进开放审计,探索建立阳光发行和上市审计机制,促进标准化、透明、可预测的发行和上市全过程,为许多上市企业建立透明的“阳光房”进行IPO审计和沟通。
目前,创业板已聚集了一批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关键领域的创新企业,新上市公司420多家,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新兴市场之一。
全面注册制度已正式实施。为确保改革的顺利实施,深圳证券交易所重点开展“三阳光两促进”专项行动,深化阳光审计、阳光监督和阳光服务,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提高清洁文化。
开门办审核“应见尽见”
“公司从正式受理到上市委审批只用了53个工作日,不到3个月。”走出创业板“考场”一年半后,华达九天相关负责人回忆起“大考”的细节,依然记忆起审核流程的高效性。
高效的背后是阳光透明的过程和充分有效的沟通。在过去的两年里,深圳证券交易所在申报前就规则理解和应用以及重大困难问题进行了预沟通,并在审计过程中就关键问题进行了电话、现场和视频沟通。深圳证券交易所尽最大努力“看到”,接待了700多家首次在审企业。
“‘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见。
自“见面”以来,市场实体的沟通需求受到了极大的刺激。以预沟通为例,截至3月28日,深圳证券交易所自今年以来已收到市场实体的54次预沟通需求。去年接待了71次预沟通。
深圳证券交易所相关负责人告诉《上海证券报》,目前,交易所专门成立了一个工作组,负责预沟通,努力在每次1-2个工作日内回复。
“意见”不仅反映在预沟通环节,而且在进入正式审计环节后,沟通的大门仍然随时向企业开放。广立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交易所对公司部分信息豁免披露的需求给予了大量详细的指导和充分的沟通,消除了企业的相关担忧,减少了材料准备过程中的无效投资。
在“三阳光两促进”专项行动中,深圳证券交易所明确将继续深化“见”要求,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透明度。包括完善“预沟通”制度,理顺与发行人和中介机构的预沟通操作流程,明确沟通响应要求;提高审计环节的沟通质量和效率,建立困难和复杂问题的分层处理机制。
“以明促优”双重提高质量和效率
公开透明是注册制度改革的内在逻辑,也是深圳证券交易所坚持开放审计的基本起点。在过去的两年里,深圳证券交易所继续推进审计标准、程序、内容、流程和结果的披露,并对市场进行公开审计,涉及200多个常见问题,方便发行人和中介机构提前检查,准备申报。
中信建设投资银行业务管理委员会成员刘连杰表示,交易所先后发布了发行条件和上市标准的相关审计业务指南和指南,并定期发布了上市审计动态,真正实现了审计标准的开放和透明度。
据报道,为了更好地促进审计机构与市场实体之间的信息平衡,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了《创业板注册制度发行上市审计动态》,及时向市场传达创业板验收和审计、发行上市政策动态、常见问题回答和典型案例等重要信息。审计动态已更新32期。
深圳证券交易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圳证券交易所将继续以审计动态的形式汇编典型案例,向市场主体公开。
只有发行人“说清楚”,中介机构“核清楚”,投资者才能“看清楚”。数字变化最直观地反映了一系列效率的提高。在过去的两年里,企业招股说明书的平均页数从改革初期的近600页减少到不到400页,信息披露冗余问题显著改善。同时,在审计部门的准确询价下,创业板询价轮从2022年初的平均2.7轮下降到2022年底的2.1轮,询价质量和效率明显优化。
提高“阳光工程”审计的透明度
注册制全面实施后,整个审计过程需要更加开放透明,审计质量和效率需要不断提高,接受更强有力的监督,才能关闭市场入口的质量。
深圳证券交易所将建设的三个“阳光项目”提出了一些提高审计透明度的措施。例如,在阳光审计项目中,深圳证券交易所将优化审计时间标准,进一步明确审计预期;简化和完善审计重点,方便市场实体提前准备;增加审计标准披露,分类详细审计指南;披露典型案例,详细说明审计意见的依据。
此外,为了确保三个“阳光项目”的有效性,深圳证券交易所还制定并实施了“审计质量和效率的双重提高”工作计划,努力提高审计和查询的重要性和针对性。明确以投资者决策的有用性和有效性为导向,简化和优化审计和查询内容,督促发行人和中介机构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提高招股说明书等信息的简洁性、可读性和投资决策的有效性。
中信证券投资银行部主任徐峰表示:“尽最大努力”才能“走向广大”。优化细节,打造透明、廉洁、优质的注册制度。“我们有理由期待,随着股票发行登记制度的正式实施,一个标准化、透明、开放、充满活力和弹性的资本市场将加速到来。”。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