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季度四大公开发行的投资机会
a股市场或转向“基本面主导”
◎记者 何漪
今年第一季度,a股市场热点迅速轮换,仍缺乏可持续的投资主线。进入第二季度,a股市场将如何解释?第一批公司即将在全面注册制度下上市,将带来什么投资机会?
近日,《上海证券日报》邀请南方基金宏观战略部总经理唐晓东、平安基金研究总监张晓泉、平安基金平衡投资部总经理张静、诺基金研究部总经理邓欣怡进行深入讨论。
局部热点在第一季度频繁出现
上海证券报:今年第一季度a股市场运作的特点是什么?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唐晓东:由于国内经济基本面稳定复苏,1月份a股市场大幅反弹。此后,市场结构分化明显:一方面,以领先的新能源和医药为代表的创业板指的是早期调整;另一方面,TMT和低估值中央企业反弹明显,特别是与人工智能相关的TMT行业。在ChatGPT概念的指导下,人工智能技术取得了突破。此外,主流机构投资者在早期阶段更集中于一些新能源目标的头寸,一些游戏行为放大了市场的分化和波动。
张晓泉:市场冲击高,市场风格占价值优势,下半年,小盘和增长风格更加不安。第一季度恰逢业绩数据真空期,上半年由于经济预期上升,外资流入“良好开端”共振上升,下半年为人工智能、“中字头”概念的不断催化。此外,市场增量资金主要来自私募股权和两融资基金,小盘股和主题炒作具有明显的特点。
张静:自今年年初以来,市场一致预期相对乐观,但投资主线未达成一致,各部门轮流修复。一些新概念形成了局部热点,但仍缺乏强有力的基本支持。
邓心怡:第一季度,a股市场从外资流入带来的“茅指数”市场转变为主题轮换市场,近期逐步形成了信贷创新、AIGC相关数字经济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投资主线。
风格的转变来自于基本面和市场预期的阶段性匹配。在流动性相对丰富的背景下,以OpenAI为代表的科技企业引发了AIGC生产力的变化。市场从年初的“强预期、弱现实”转变为春节假期后“弱预期、弱现实”的主题轮换市场。
对市场前景保持积极乐观
上海证券报:你对第二季度甚至全年a股市场有什么展望?原因是什么?
唐晓东:国内经济基本面呈逐步改善趋势,叠加市场整体估值不高,a股预计将全年走出波段市场或结构性市场。由于自2月份以来的市场冲击调整,我们对第二季度的市场持积极看法。
张晓泉:展望第二季度,预计a股市场将从“预期主导”向“基本面主导”靠拢,市场定价将集中在第一季度报告中实现和超出预期目标。
全年,虽然市场对国内经济复苏节奏和实力存在差异,但经济改善和修复仍是总体趋势,特别是通货膨胀、汇率和信贷扩张,主要指向国内货币政策稳定,预计将支撑市场中心向上移动。
张静:展望未来,经济复苏的步伐和力量点可能决定了在哪些领域存在显著的“阿尔法”机会。目前,今年出口压力增加,基础设施可能处于稳定状态。因此,今年的经济增长可能是消费者大幅超过预期,房地产方面大幅超过预期。
今年宏观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季度变化,单一行业很难全年超越市场。因此,保持行业相对均衡的配置,持有长期复合增长率足够高的公司,并根据目标估值进行动态优化和调整。
邓心怡:在国内经济修复的大方向上,要观察经济修复的节奏和结构,密切跟踪房地产、消费等高频数据。
第二季度,由于海外央行货币政策的调整步伐尚不清楚,市场风格的干扰因素增加,外部需求的变化将影响基本预期。同时,根据国内经济修复过程,a股市场可能会逐步明确冲击中的年度主线,重点关注半导体,AI、信创等科技领域,以及中央企业和国有企业的投资主题。
上海证券报:第二季度a股的投资机会是什么?投资主线和投资逻辑是什么?
唐晓东:从短期来看,市场很难长期持续对当地热点的过度追求。市场很可能需要通过一段时间的冲击来消化风险。在投资主线上,重点关注4月份的经济数据趋势和相关政策措施。假如市场预期一致,判断经济上行,那么市场价值、消费板块就有机会了。相反,如果市场对经济预期仍存在差异,小盘和低估值板块将分阶段获得超额回报。
张晓泉:a股投资机会预计将包含在数字经济、央企国有企业主题、医药消费三个领域。
首先,在全球数字化转型的趋势下,“数字中国”的顶层发展路线进一步确定了数字化在国内经济转型中的重要地位,加上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迭代和应用场景的扩展,为市场想象开辟了空间。数字经济相关的TMT行业预计将培育高质量的公司,值得长期布局。
二是中央企业和国有企业提高质量和效率,应在二级市场获得合理的估值定价,预计将迎来系统的估值修复。其中,提供稳定ROE回报的高质量中央企业预计将率先受益。
第三,医药消费板块基本面的边际改善,加上年初以来估值下降,为长期核心资产的布局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张静:全年对股市持乐观态度,主要关注五大行业机遇:
第一,计算机行业。在未来本地化的环境下,一些公司有望获得市场份额的提升,从中挖掘出一些机会。
二是化工行业。化工行业包括数百个细分行业,寻找不断优化潜在竞争格局的公司。
第三,医药行业。未来医药仍能提供稳定的业绩增长,一些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优质公司值得关注。
第四,港股互联网龙头。经过这次修复,这些公司的业绩增长有望推动股价上涨。
第五,中央企业和国有企业的房地产公司。房地产预计将推动国内经济增长,形成积极影响。在此过程中,预计中央企业和国有企业房地产公司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高。
邓欣怡:注重国内需求,注重科技安全、消费、中央企业和国有企业三条主线。特别是以半导体为代表的硬技术安全、以信贷创新为代表的软技术安全,以及人工智能行业集团加快创新带来的变化和迭代发展,可能有良好的投资机会。
加快市场优胜劣汰
上海证券报:首批IPO公司将在全面注册制度下登录a股。你对这些股票有什么投资建议?全面注册制度实施后,a股投资逻辑是否发生了新的变化?
唐晓东:对于第一批综合注册制上市公司,仍将基于行业逻辑和公司质量做出投资决策。综合注册制度实施后,a股投资逻辑不会发生很大变化,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自2005年以来,a股投资、定价有效,宏观对经济周期敏感,微观优质企业长期回报远远超过市场基准;二是市场经常出现热钱短期投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活动。
随着全面注册制度的正式实施,a股市场的投资目标将更加丰富,各种策略都有发挥作用的空间。作为机构投资者,我们将坚持价值投资导向,与优质企业共同成长。
张晓泉:第一批IPO公司在综合注册制度下的主要特点有两个:板块相对中小,估值定价趋于合理,这意味着新股上市后的上行空间可能会缩小,建议合理参与新股。
此外,市场更注重宽进严出,促进a股上市公司适者生存,有利于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突出a股的整体投资价值。
张静:随着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市场参与者将更加关注公司的质量,盈利能力强、公司治理良好的上市公司可能会获得估值溢价。
邓欣怡:从长远来看,全面注册制度的实施将促进a股生态的持续发展,加强中介责任,引导市场各方负责,保护投资者利益,加快适者生存,有利于优质企业加快a股市场聚集,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在此过程中,资本市场将更好地发挥价值发现的作用,研究能力、定价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将成为a股投资的关键因素。
海外冲击影响不大
上海证券报:后续a股投资应注意哪些风险因素?您对风险回避和资产配置有何建议?
唐晓东:由于国内外经济趋势存在较大错位,国内经济趋势持续改善。即使有海外影响,也很可能不会改变国内经济的总体方向。
基于此,建议逐步增加股权风险资产配置,每一轮市场震荡调整,大概率是新的布局机会。
张晓泉:a股投资风险主要有两点:一是海外不确定性对a股产生负面影响,如硅谷银行事件进一步发酵可能导致金融风险担忧、欧美经济衰退等;二是国内市场交易结构的最终风险,交易导致差异化,市场可能再次平衡。
在资产配置方面,围绕“避外需、抱内需”的理念进行布局,保持相对均衡的板块配置,不能盲目追高。
张静:目前,货币政策在国内经济复苏过程中不会突然收紧。因此,市场最大的风险可能来自外部因素,直接影响海外资本流动。
a股市场的超额回报来自个股的选择。建议对优质股权资产保持耐心和信心,做好均衡配置。
邓欣怡:a股市场短期交易过度拥挤的轨道对其他轨道产生虹吸效应。在增量资金不足的背景下,可能存在潜在的崩溃风险。在顺周期核心资产中,如果部分股票在第一季度业绩修复低于预期,可能会出现阶段性估值调整。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