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其珏
两周前刚宣布维持原油减产协议不变,“欧佩克+”(OPEC+)4月2日,“杀手减”——宣布自愿减产总计165万桶/天。
据悉,多个产油国4月2日宣布,自5月至2023年底自愿减产。其中,沙特阿拉伯在合作宣言中宣布与其他欧佩克和非欧佩克参与国协调自愿减产50万桶/天。随后,俄罗斯还宣布将自愿减产50万桶/天的原油产量,直到2023年底。此外,伊拉克、阿联酋、科威特、哈萨克斯坦、阿尔及利亚、阿曼等国家相继宣布减产计划,总产量高达165万桶/天。
自愿减产是在2022年10月5日召开的第33届欧佩克和非欧佩克部长级会议上达成的减产协议的基础上进行的。就在两周前的3月16日,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重申,两国在“欧佩克+”框架内达成的原油减产协议将保持不变,即在2023年底前继续履行每天减产200万桶的承诺。
“这不是突然的。石油问题专家、卓创信息副总裁钟健告诉《上海证券报》,早在3月中旬,沙特阿拉伯就因其他原因发出了减产警告。沙特阿拉伯多次声称减产时的价格反应显而易见,油价往往跌至70美元/桶(WTI)在附近,沙特阿拉伯的减产警告或减产政策;根据相关主流机构的计算,沙特阿拉伯等主要欧佩克产油国的财务盈亏平衡价格约为国际油价(WTI)67美元/桶至70美元/桶附近。
最近,美国银行危机导致油价一度跌至64美元/桶。此后,尽管油价一度反弹至70美元/桶,但半个月后,油价仍徘徊在主要产油国的财政盈亏价格附近,这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产油国的担忧。钟健说:“因此,用新的减产政策来改变价格的过低动荡是可以理解的。”。
“这表明,国际石油市场的期货交易者,如欧佩克,不会坐视油价的过度波动,而70美元/桶是一个敏感的价格点。钟健认为,沙特阿拉伯和其他国家的减产再次表现出了一种态度:他们不能容忍国际油价的过度炒作。在中小银行危机的背后,有美联储激进加息的背景。因此,沙特阿拉伯和其他国家的再次减产客观上是对冲“商品”(产量)的调整 影响“硬币”(美元)的游戏。
“因此,减产表明,石油生产商不再容忍国际石油价格的过度波动,并有责任和手段调整期货市场削弱的价格发现功能。过去,由沙特阿拉伯领导的欧佩克石油生产商通过稳定市场的承诺和手段悄然改变了油价长期被华尔街过度操纵的局面。”钟健说。
今年3月初,欧佩克秘书长表示,目前正致力于保持原油价格稳定,避免市场过度波动。2020年,正是欧佩克的减产行动从崩溃的边缘拯救了全球石油行业。如今,“欧佩克+”机制对原油市场的稳定仍然至关重要。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