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汪友若
在人工智能轨道交易拥挤显著增加的背景下,一些卖方研究机构率先发出了“警告”的声音。与此同时,许多ChatGPT相关概念公司的股东宣布了减持计划,这也加剧了TMT产业链市场主要基金之间的博弈。
周四,a股ChatGPT概念题材炒作分歧初现,海天瑞生、汤姆猫等前期强势股大幅下跌10%以上,相关目标周内亏损效应明显扩大。
在美国股市,ChatGPT概念也被抛售。截至当地时间4月5日收盘,美国股市AI概念龙头股C3.本周ai累计跌幅已达37.18%,SoundHound 人工智能累计下降10%以上,BigBear.Ai控股累计下跌近10%。
从新闻的角度来看,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最近一直存在争议。
一方面,在海外市场,由ChatGPT引领的人工智能热潮正在引起更多监管机构的关注。在意大利紧急停止ChatGPT后,越来越多的欧美国家正在考虑跟进禁令,监管机构的担忧主要集中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上。
另一方面,在a股市场,ChatGPT概念活跃了很长时间,积累了更多的利润。Choice数据显示,AIGC概念指数自年初以来总体增长超过80%,人工智能轨道交易拥挤度显著增加。
在此背景下,一些卖方研究机构率先发出了“警告”的声音。近日,华创证券战略团队在研究报告中直言:AIGC主题相对过热,半年内无超额回报。根据“营业额/市值比例”指标,AIGC和人工智能指数均创历史新高;计算机、媒体和通信接近行业交易热度的历史峰值,其中计算机和通信自2010年以来占98%,媒体占100%。
该机构认为,在历史主题市场中,相对交易热度短期触顶后,相关板块通常需要时间消化估值,半年内可能没有超额回报。2022年4月至6月的新能源市场和2020年7月至2021年2月的“茅指数”市场都是如此。
a股多家ChatGPT相关概念公司相继发布减持公告,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市场情绪。3月27日晚,同花顺宣布,公司董事长易正及多位高管、上海凯士奥信息咨询中心拟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4550.0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8.46%,相应减持规模近100亿元;3月27日、28日晚,青云科技连续发布两份减持公告,3月以来,该股累计涨幅超过60%;海天瑞生、青木、宝兰德等公司也密集发布了股东拟减持的公告。
市场参与者普遍认为,从中长期产业链的角度来看,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的主线地位是明确的,其本质是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然后开始重新评估数据资产。然而,在短期交易过热的情况下,市场阶段性波动放大是不可避免的。本轮数字经济驱动的科技股市场最终落点仍然是具有核心技术竞争力和绩效实现能力的公司。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