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仲茜 陈梦娜
“中国声谷”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安徽省政府共同建设的合作项目,已成为安徽省经济发展的“黄金名片”。2013年,安徽成立了安徽信息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信贷投资公司”),负责项目建设。最近,安徽信贷投资公司高级副总裁毛媛媛接受了《上海证券报》的独家采访,解释了“中国声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上海证券报》:“中国声谷”十年来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毛媛媛:安徽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在全省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率先实现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智能语音领域科技成果产业转型,孵化培育以科大讯飞为龙头企业的人工智能产业。为进一步实现科技创新政策的跨越式发展,安徽省委、省政府积极推进“部、省合作建设”,2012年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签署了《关于共同促进安徽语音产业发展合作备忘录》; 2013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部、省联合推进安徽省智能语音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徽省负责领导担任组长,并在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安徽省政府每年召开一次省级联席会议,每五年签署一次省级合作协议。
2017年,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了人工智能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为推进上述战略,安徽省政府于2017年9月发布了《支持中国声谷建设若干政策》。2021年7月,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发布了《支持中国声谷创新发展若干政策》和《中国声谷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上海证券报:在“中国声谷”建设过程中,有哪些针对性的金融服务?
毛媛媛:安徽省政府出台了支持国家产业基地的专项政策,并出台了支持“中国声谷”建设的若干政策。每年,安徽省和合肥共有8亿元资金支持“中国声谷”企业。支持企业发展的整个生命周期,从初始租金到研发成本,再到市场推广。
各方共同推进“中国声谷”建设,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出台专项产业政策。2017年至2022年,省市共筹集专项政策资金34亿元,支持2600多个项目建设,支持语音识别、机器翻译、认知智能、自然语言等核心技术研发创新,取得突破,继续保持国际领先地位,促进智能语音技术在教育、广播电视、汽车、家电、公共安全等领域的应用研发和产业化。同时,我们还设立了50亿元的专项基金,支持园区企业的发展。此外,建行、农行等配套银行担保机构也出台了相关信贷项目,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
《上海证券报》:“中国声谷”未来将如何帮助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
毛媛媛:现在ChatGPT非常流行。事实上,它是机器学习和自然语义理解的综合产物。它在技术上将大量知识融入其中,称为自然语义。
人工智能是一个广泛的概念。现在我们所理解的人工智能属于人工智能+,是人工智能的授权,如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安全等。在未来,人工智能将围绕日常生活,从最简单的语音、图像识别、人脸识别、手势识别到更深层次的机器学习。
未来,在各方的共同推动下,“中国声谷”将围绕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两个产业打造世界级的产业地标。我们希望结合企业的研发技术,实现人工智能的实际应用场景。我们将跟踪企业根据不同的细分应用场景,“中国声谷”将准确改善产业链,以及一些领先企业的实施,以及相关的上下游配套设施或合作企业。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