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千年计划”只争朝夕,国家大事必细致。
一座城市由建筑组成。6岁的雄安,有3500多栋建筑拔地而起,包括安置房、办公楼、经济适用房、数字建筑和覆土建筑。它们美丽而独特。
一座城市也是由数字建造的。在数字时代,物理城市和数字城市共同发展,地下城市和云城市相互反映。智慧雄安离不开智慧大脑,数字大脑也需要物理建筑。
一座城市需要与绿荫共存。新时代建城,绿化第一。这是雄安新区的新理念。6岁的雄安,千年秀林摇曳,公园水系环绕,绿色理念无处不在。
一座城市是由无数的奋斗者浇筑而成的。6岁的雄安,雏形渐显,“雄姿”英发。成千上万的建筑商从四面八方追求雄安的梦想,参与了未来城市的快速变化和繁荣。
聚沙将成塔,高楼平地起。今日,我们聚焦一栋楼,画一片绿色,选一个人,写6岁雄安,祝福6岁雄安。
◎记者 刘立
绿色雄安
覆土建筑的“共生理念”
4月,雄安新区绿意盎然。《上海证券报》记者来到位于新区北部的悦容公园,看到小桥流水、柳树依依、郁金香盛开,许多游客前来郊游赏花。
悦容公园是雄安新区绿色低碳生态环境的缩影。新区成立6年来,坚持先植绿后建城,加快“无废城市”建设,积极利用清洁能源。这座“未来之城”充满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气息。
蓝绿底色:
规划图上的绿色雄安逐渐显现
千年秀林作为雄安新区著名的绿色名片之一,从2017年11月开始有序铺展。如今,200多种和2500多万株幼苗在新区蓬勃发展。
6年来,新区新增造林面积47万亩,各类绿化面积73万亩。成林后,新区森林覆盖率从11%提高到34%。3公里进入森林,1公里进入森林带,300米进入公园。规划图上的绿色雄安正逐渐出现在世界面前。
春天,在“华北明珠”白洋淀,清澈的水面映衬着蓝天。新区成立以来,全面推进白洋淀补水、污水处理、防洪,积极实施疏浚、退耕还淀、百淀联通、科学补水、严密防洪等工作措施。淀区水质大幅提高,保持稳定Ⅲ水位稳定在6.5米至7米,水动力逐渐恢复,“淀泊风光,华北水乡”加速呈现。生物多样性显著提高,白洋淀野生鸟类252种,比新区成立前增加46种。极危物种青年潜鸭在白洋淀“定居”,“荷塘芦苇海、候鸟天堂”生态景观再现。
“绿色”理念:
覆土建筑与景观融为一体
在新区的郊野公园旁边,记者看到一个“绿色山坡”,走近发现这是一家大酒店。这家酒店被称为“雄安绿博园建国酒店”,就像一座绿色的小山,与郊野公园融为一体。据中国雄安集团生态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一座覆土建筑,覆盖建筑表面的草坪,使建筑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这种设计既能节约成本,又能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体现绿色低碳的建筑理念。
在雄安,这样的建筑理念随处可见。绿草如茵,亭台楼阁下,是新区剧村变电站;雄安城市计算中心“城市大脑”的屋顶绿化与西侧绿化相辅相成,与悦容公园相辅相成;中国电信智慧城市产业园依托中央绿谷景观优势,打破传统建筑封闭模式,向绿谷开放建筑,将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
绿色生态的概念也从城市延伸到新区的农村地区。雄安新区在三个县选择了25个村庄,开展了“无废弃农村”的建设。胡各庄村位于雄县龙湾镇,以前随处可见生活垃圾。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胡各庄村允许村民通过积分奖励制度自愿保护家乡环境。
你看到的地方是“绿色的”,你看不到的地方更多的是“绿色的”。近日,荣东区管廊RDSG-4标段全部封顶,管廊上方市政道路正在建设中。在工程施工中,采用绿色预制土钉墙支撑技术和自动移动模块支撑系统,保证了施工速度和质量,降低了固体废物和施工成本。
绿色能源:
“用张北的风点亮雄安的灯”
在雄安,绿色不仅停留在外观上。根据《河北省雄安新区规划纲要》,雄安新区应建设绿色、低碳、智能、高效、环保、宜居、优质公共服务的新城市。在雄安新区的建设定位中,低碳处于重要地位。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雄安新区,低碳智能电力系统建设不断推进,绿色清洁电力供应逐步进入千家万户。
雄安新区电力调度生产运维中心是雄安新区启动区中央企业投资建设的首个重点项目。记者从国网河北电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区供电公司获悉,这里正在建设的220千伏变电站将成为新区主城区第一个清洁电源点。通过张北至雄安1000千伏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张北的风将点亮雄安千家万户的灯”。同时,雄安新区供电公司在雄安商务服务中心建设了世界领先的配网“双花瓣”高可靠供电示范项目。“双花瓣”网架结构是中国创新的中压配电网接线模式,旨在充分借鉴新加坡、东京等地的配电网建设经验,满足高可靠供电需求。
除绿电外,新区还增加了其他新能源应用场景的推广。《河北雄安新区新能源重卡推广应用实施方案(2022-2025年)(试行)》明确规定,雄安新区将分阶段实现新能源重卡推广目标。到2023年底,新区将努力推广500辆新能源重卡,比例为20%;到2025年底,新能源重卡数量将达到3500辆,比例为60%。
近日,中化将子公司中化新能源落户雄安。据了解,中化新能源将以雄安新区为基础,充分利用雄安新区作为创新高地的要素资源和政策优势,努力探索新的落地业务场景和新模式,为新区绿色低碳发展做出贡献。
智慧雄安
数字孪生的“城市大脑”
晚上,被称为“城市大脑”的雄安城市计算中心,就像一只“城市之眼”,看着这座日新月异的“未来之城”。
据报道,包括城市计算中心项目在内的雄安新区从规划建设之初就一直致力于建设一个智能、创新的城市。目前,雄安新区建立了以“一中心四平台”为核心的城市大脑框架体系,收集了城市底层数据、城市感知活动数据和城市物理空间数据,有效促进了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一中心四平台”
中国雄安集团雄安云网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袁晓东告诉记者:“去年12月,城市计算中心完成了主体建筑建设,资产设备安装已完成,处于整体联合调整阶段,基本可于今年4月底投入使用。”。
据袁晓东介绍,雄安城市计算中心项目的设计理念是将雄安城市计算中心云平台打造成集共生、安全可靠、高效、低碳为一体的智能城市基础,成为“全球创新高地”的推进器未来,作为雄安的“一个中心”,它将承载“四个平台”,即数据平台、视频网络平台、城市CIM平台和物联网平台。
“四个平台”块数据将在雄城市计算中心形成数据收集,通过计算能力和大数据分析工具分析这些数据的新价值,为雄城市建设和城市运营提供决策依据,最终服务于整个雄城市的日常运营和生活。雄安数字城市“之眼”、智能城市“脑”、在此基础上建设的生态城市“核心”雄安云将成为构建智慧城市的神经元网络,是雄安未来城市运营服务体系的重要载体,承担着雄安新区政府云全面运营的重要责任。
雄安城市计算中心作为统一的城市云平台,构建了“逻辑统一、物理分散”的基础云架构,形成了边、云、超一体化的计算体系。在边缘计算方面,已建成6个节点,700台服务器,形成1.4万会计能力和27P存储。在云计算方面,政府云采用技术领先、生态成熟的优质信贷创新产品,建立了完整的信贷创新技术路线和1334台物理服务器,形成9万会计能力和42P存储。该中心建立了一个适应中心,推动新区信创生态的实施和发展。
“云上雄安”
雄安新区是中国第一个实现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建设的“数字孪生”城市。
雄安城市信息模型(CIM)该平台成立于2019年,数据层面的建设内容涵盖了新区成立之初的全球倾斜摄影,并不断收集新区的全球地形地理信息数据和新城区的建筑信息模型数据,拥有完善的数据系统。目前,平台层面具有数据收集与管理、场景配置、数据查询与可视化、数据共享与交换、运营服务、开发管理等能力,可提供丰富的空间分析功能,服务于雄东、荣西、启动区建设协调工作,未来将继续为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营创造“数字双胞胎”应用场景。
目前,雄安CIM平台初步建设了空天/地表/地下一体化、室外与室内一体化的新区云上城市,形成了与现实城市一一映射、虚实交融的数字双胞胎城市。
数字使城市更“聪明”
“数字孪生”城市对物理城市有什么意义?
许多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数字城市建设可以避免形成“信息岛”,解决城市部门数据交换问题,通过雄新区智慧城市核心“四平台”,收集城市数据,从源头形成高质量数据,挖掘其价值,实现智能应用场景。在现实世界中,建设一个“数字双胞胎”城市,实现故障维护的快速定位,建设一个无交通堵塞的城市。无论是智能交通、政府服务、智能生活等,通过数字技术,城市都变得更加“聪明”。
在雄安,数据共享和互联正在成为常态。以行政审批为例,开放各部门业务系统,确保项目审批流程的多环节互联,解决审批要求的流动问题;多点同步、全过程痕迹、不可篡改的技术特点,使跨部门业务在线和链上,实现“无会议审批”;评估关键环节跨部门协同效率,自动识别审批“堵点”。
袁晓东说:“从一开始就建设数字城市的成本无疑是智能城市运营过程中最低的,可以避免许多无效的计划,使资本投资更加科学和准确。”。
幸福雄安
其中乐乐的“开路先锋”
从深圳到雄安,从特区到新区,深圳市龙岗区政协副主席、雄安集团副总经理、雄尚公司董事长、轨道快线公司董事长周莉享受着“开拓先锋”的角色。最近,周莉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说:“如果你用一个词来描述这三年的临时经历,那就是‘幸福’。”
从特区到新区
2020年,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之际,深圳市委组织部派出优秀代表参与雄安新区建设。时任深圳市盐田区政协副主席、民盟深圳市委副主席的周丽来到雄安担任雄安集团副总经理。
周丽毕业于同济大学,主修地下建筑和隧道工程。她长期从事规划和建设,在大型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和管理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当谈到从繁华的大都市到雄安新区的建设阶段时,周丽笑着说,主要是因为皮肤有点干燥,其他一切都很好。”我是乐天派。当我来到新区工作时,我的家人非常支持我。”
在过去的三年里,只要她周末有空,她就会骑自行车去周边县爬山,看风景。”我的适应能力很好,我喜欢体验不同的生活。我非常喜欢这里的文化。”周李说。
做新区的“开路先锋”
城市发展,交通第一。在雄安新区工作三年后,周丽全力推进雄安新区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快线(R1线)项目的前期工作,是新区建设的“先锋”。
周丽告诉记者,雄安新区启动区从R1线南开始,通过河北廊坊进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全长86.26公里。R1线建成后,雄安可到达北京大兴机场30分钟,到达北京丽泽商务区1小时。
临时任职期间,周丽带领轨道快线公司与相关方对接,大力推进R1线机场方案稳定,加快R1线项目可行性研究审批,为R1线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做出贡献。
“R1线是雄安新区规划轨道快线网络的主干线,是新区“四纵两横”区域高速铁路网络的‘一纵’。未来,它也将承担北京非资本功能缓解的生命线、创新线、城市动脉线和未来发展线。”谈到R1线,周李滔滔不绝地说:“R1线的规划和建设有两个意义:一是提高雄安的承担和缓解能力,其定位是城市轨道交通,24小时运行,随到随走,可换乘北京地铁7条线路;第二,在交通方面,R1线预计将填补中国城市快速轨道160公里/小时至200公里/小时的技术和标准空白。”
为了成为一个好的“先锋”,除了协调关系,周李承认R1线实现地铁服务,达到高速铁路运行速度,克服技术困难,“我们想吸收轨道交通行业的最新创新成果,希望相关供应商为我们提供最强的技术创新组合。”
人生体验“幸福”
在雄安,周丽过着非常“充实”的生活。她笑着说,她没有周末是休息日的概念。
正常干部挂职,一个月可以回家一次,但是工作忙的时候,周莉三四个月才回深圳一次。“参加工作的女儿三年来见过我六七次,老公也见过我一次。2021年除夕,我和女儿在雄安生活。我们很开心,觉得这是一次不同的人生经历。”周莉说。
2022年9月,周丽的临时工作到期,但她选择了延期。谈到延期的原因,周丽说:“当时,雄安集团希望我能推迟一年,深圳的家人和领导也非常支持。此外,我认为我也有这个责任。如果我需要留下来,我应该留下来。”
“我很幸运。在过去的三年里,这是雄安加速发展的时期,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周李兴奋地说:“让我们谈谈新区的生态。先种植绿色,然后建造城市。看看这些树有多好,我们的岳荣公园有多美!”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三年的感受,周莉说这就是“幸福”。“晚上,我会去荣东安置区散步。当我看到搬迁居民在湖边拉二胡、唱歌、摇空竹、练太极时,我觉得居民能够安居乐业,不仅是他们的幸福,也是我们建设者的幸福。周莉说:“有幸参与“千年计划”,建设“未来之城”。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