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安森从来没有做过热点事情,我们会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梅安森董事长马燕说,人工智能一直被梅安森视为一项新技术,将引发行业革命,因此该公司已经提前进行了布局。2019年,公司通过固定增长筹集资金,布局了基于5G+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矿山。2022年,公司接入华为的盘古模式,进一步建设智能矿山
◎孙小程
“去年,我们率先访问了华为盘古模型,探索人工智能赋能矿山开采。梅安森从不做热点事情。我们将脚踏实地地地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梅安森董事长马燕在访问《上海证券报》和《中国证券网》《面对领袖》节目时,到处都是重庆人的欢乐。
今年1月,华为发表了一篇题为《华为向智能矿山发出的三封邀请函》的文章,引起了梅安森的市场关注。事实上,早在2019年,梅安森就通过固定增资筹集了基于5G+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矿山。2022年,梅安森率先进入华为的盘古模式,进一步建设智能矿山。
这意味着,在ChatGPT跳跃在全球显示屏上,掀起人工智能的热潮之前,人工智能已经悄然在数百米深的矿山中发生了变化。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煤炭行业拥有独立可控的完整产业链,被认为是人工智能落地传统产业的绝佳选择。在这个领域工作了近20年的马燕说:“多年来,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人工智能将给传统行业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本带来革命性的颠覆!”
梅安森捕捉到了来自未来的信号,迅速切换到变革的“进展”。公司从煤炭安全生产领域的硬件开始,积累了成熟的行业技术、解决方案和项目实施能力,拥有大量的客户资源。这为与华为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司在最新公告中透露,基于华为盘古模型,公司以华为模型和计算能力支持现有的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和人工智能应用模块,培训和优化现有产品,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更多的行业应用。
如今,从市场到技术再到生态,梅安森与华为的合作模式不断深化和演变。面对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工业变革,马燕表示,作为第一个布局者,梅安森未来应该实践长期主义,使人工智能与工业的有机结合更加紧密,使人工智能真正成为煤炭工业的激增动力。
打通孤岛 让设备与设备交谈
“梅安森的意思是“煤矿安全生产”的谐音。我们是一家从事煤矿安全生产的高科技企业。”谈到梅安森名字背后的故事,马燕的回答简单明了。
1989年,马燕从重庆大学无线电技术专业毕业后,加入煤炭科学研究院重庆分院,在这里工作近14年,担任技术人员、工程师等职务。
在外人眼里,国有研究院是“铁饭碗”,但马焰却毅然选择在2003年跳出体制,创建梅安森。
至于职业轨道切换的原因,马燕回忆说,煤炭安全行业在2000年左右出现了爆炸性的增长机会,用户需求井喷,但当时的技术水平不能满足矿山的要求。在洞察到供需差异后,马燕迅速从研究所跳到行业,正式开始创业,专注于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煤矿安全生产监控设备和一套完整的安全保障体系。
经过几十年的改革,从沙漠腹地到黄土高原,全国煤矿的整体自动化和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但智能和信息水平严重滞后。该行业曾经用“烟囱”来描述煤矿行业的信息系统,因为该系统非常分散和独立,就像“数据岛”一样。
梅安森看到了行业发展前道路上的裂缝。梅安森再次捕捉到外部变化,并迅速进入智能矿山建设领域。2017年,公司承接了曹家滩煤矿智能矿山项目,该行业第一个智能矿山项目。根据“顶层设计、统一规划、逐步实施”的原则,公司考虑了IT基础设施建设、自动化系统建设和信息系统建设,找到了开放这些岛屿的方法,真正使设备和设备能够交谈,使数据能够服务于采矿现场。
在这个过程中,梅安森需要做的是从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识别到数据清理、数据应用等各个环节。
以马燕为例,梅安森通过大数据建模制作了“图图车”矿山运输车辆智能调度管理系统,对矿山辅助运输系统中的矿山无轨橡胶轮车进行智能运行管理。”图图车类似于我们常用的滴滴出租车。在人工智能模型的支持下,人、车、物、路径有机集成,全面提高运行保证能力,实现高效、安全、绿色。”马燕说。
引入人工智能的效果立竿见影。马燕透露,与传统的生产组织相比,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节省一半的人力,节省60%以上的经济水平,提高煤矿整体运营效率40%。
世界已经进入万物互联时代,煤矿的智能化势在必行。
牵手华为 使用盘古大模型赋能
今年以来,在ChatGPT的推动下,世界各地都掀起了人工智能竞争的狂潮。华为官方文章《华为向智能矿山发出的三封邀请函》指出,梅安森是华为煤矿军团的重要合作伙伴,这大大提高了梅安森的市场关注度。这也引起了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关注,并发函询问其深度。
4月3日,梅安森宣布回复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询问函。回复称,公司在煤矿安全生产领域深耕20年,积累了成熟的行业技术、解决方案和项目实施能力,拥有大量的客户资源。基于此,华为和公司在安徽皖北煤电集团、淮北矿业集团、河南神火集团、山西晋能控股集团、山西焦煤集团等国有大中型煤矿集团下属部分矿山共同推进智能矿山建设项目。
与华为的合作引起了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马燕说,双方的合作方式有三个方面:
第一,市场水平。华为和梅安森在安徽省安徽省安徽省北部煤炭电力集团、淮北矿业集团等国有大中型煤矿集团下属的部分矿山共同推进智能矿山建设项目。在合作模式下,双方的技术专家和营销人员共同对具体客户的智能矿山项目进行研究和设计解决方案。在招标过程中,如果中标,双方将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共同实施。
二是技术水平。梅安森以华为盘古模型为基础,在华为模型和计算能力的支持下,培训和优化现有的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和人工智能应用模块,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更多的行业应用,称为“HUAWEI inside"。值得一提的是,“HUAWEI inside也是华为与汽车公司的合作模式。
此外,梅安森还基于华为的智能通信产品和智能终端产品,整合相关技术,开发符合煤矿安全标准的新产品,并根据煤矿客户对煤矿安全生产智能产品的需求申请矿产产品认证。
第三,生态水平。梅安森从硬件开始,有各种各样的系统应用于成千上万的煤矿,可以接触到大量的数据,公司本身也有成熟的数据识别和数据处理能力。梅安森可以掌握高质量的数据,为华为提供大型模型,双方可以进一步开发模型的场景应用程序。
在行业前线,马燕对人工智能的颠覆性力量有着深刻的感受:“我们使用华为盘古模型下的模型进行图像分类或目标识别。这个过程基本上是基于标记而不编码的。这是一个近乎零代码的过程,所有代码都在后台自动生成。而且迭代速度很快,这将对我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本产生革命性的颠覆。”
一眼就能看出整只豹子。马燕预计,在煤炭行业着陆后,盘古模型可能很快就会演变成一种生态系统,而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包括梅安森在内的专业应用程序可以以应用程序(应用程序软件)的形式在生态系统中销售,以服务于更多的用户。这意味着这些应用程序只需要很小的工作量就可以完成细分场景的适应,而不再需要定制开发。
这一观点与许多人工智能专家不谋而合。业内人士认为,chatGPT类似于行业的“iPhone时刻”和盘古大模型的出现,类似于行业的“安卓时刻”。像梅安森这样的企业将率先在生态系统中跑马圈地,这将获得明显的先发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还在最新的回复中提示了风险:目前,该公司与华为的业务合作尚未签署明确的协议。在技术合作过程中,公司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签订了保密协议,没有独家协议,未来相关业务合作存在不确定性风险。
深耕场景 人工智能时代的长期主义者
由于最近人工智能的普及,外界也质疑梅安森是否“跟风”?3月20日,梅安森宣布,根据公司生产经营需要,公司经营范围计划增加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工业互联网数据服务等。
对于业务范围的变化,梅安森在回复中表示,随着煤矿智能的深入,市场需要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智能决策、减少人员,建设“绿色矿山、智能矿山”提供信息基础技术保障,基于原产品技术和原物联网数据扩大应用,以满足市场需求。
马焰在节目《直面掌门人》现场直言不讳地说,不是因为盘古大模型和GPT4.0等大型模型最近很受欢迎,梅安森开始关注人工智能轨道。早在2019年,梅安森就推出了“基于5G+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矿山大数据控制平台项目”和“基于5G+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城市管理大数据控制平台项目”。
马燕说,人工智能一直被梅安森视为引发行业革命的新技术,因此该公司已经提前布局,该公司与华为的合作已于2022年启动。”梅安森从来没有做过热点事情,我们会坚定地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
目前,市场对人工智能轨道的关注逐渐转向订单和性能。商业模式对于如何在财务数据中反映人工智能的授权至关重要。马燕说,梅安森在智能矿山的盈利模式相对简单:一是销售各种传感器和智能系统,这是基础;二是数据清洁和数据处理的付费服务;三是基于数据的应用开发,梅安森将推出一些软硬件相结合的新应用,如智能通风系统和智能抽样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梅安森在2022年2月宣布,控股子公司已获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二级保密资格证书,市场对该公司是否正在转型军事工业感到好奇。马燕回应说,梅安森在感知和控制技术方面有一些独特的能力,特别是在一些特殊的场景中,所以他参与了一些军事项目。
展望2023年矿山业务方向的发展目标,马燕透露,梅安森将密切关注“绿色、安全、高效”的命题。具体方向:一是重点建设智能矿山;二是在智能洗煤厂建设方面取得突破;三是推进智能煤矿污水处理建设。
人工智能时代呼啸而来。虽然梅安森布局早,积累了很多,但技术迭代日新月异,竞争对手纷纷进入市场。梅安森需要面对的话题是如何跟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步伐,充分发挥自己在细分领域的先发优势,与平台巨头携手共赢。对梅安森来说,这是最好最具挑战性的时代。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