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芯科技最大的特点是建立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产品矩阵。”南芯科技董事长阮晨杰认为,正是因为坚持这一理念,南芯科技才具有“看得准、抓得住”的优势
◎记者 李兴彩
4月7日,南芯科技在科技创新板上市。
南芯科技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电源和电池充放电领域,并继续思考如何为终端用户创造更高的价值。未来,公司将继续锚定新的电池应用程序,努力引领电源管理芯片的发展。”最近,南芯科技“80年代后”负责人阮晨杰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表示,上市只是南芯科技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节点,公司将继续遵循现有的战略规划。
以客户为中心构建芯片矩阵
“80后”创业,专注于新风口电源管理芯片,多款产品在细分领域市场份额全球领先...说到南芯科技,业内人士都说这家公司有很多有趣的地方。
“南芯科技最大的特点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构建产品矩阵。”说到南芯科技,阮晨杰认为,正是因为这一理念,南芯科技才具有“看得准、抓得住”、技术、产品领先等优势。
南芯科技成立于2015年8月。2017年是公司发展的转折点。今年,南芯科技发布了第一款升降压充电芯片,并发布了支持I2C控制接口的充电芯片和DC-DC(直流转换为直流)芯片,支持大功率应用的AM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一种显示技术)控制芯片;今年,该公司的第一个降压DC-DC芯片开始大量运输。
“在电源电池充放电领域,南芯科技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全链路解决方案。阮晨杰介绍,到2022年,公司产品已包括120W电荷泵充电管理芯片、高集成Gan(氮化镓)功率芯片系列产品、全集成15W TX嵌入式芯片、支持50W的无线充电TRX嵌入式芯片、AEC-Q100认证的DC-DC芯片、无线模拟前端等。
领先的技术和优秀的产品使南芯技术的产品进入许多下游领域,赢得了许多大客户。据了解,南芯技术的产品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电源适配器、智能可穿戴设备、储能电源、电动工具等工业和车载领域。
阮晨杰介绍,公司的直接客户包括增强集团、国迅电子、环盛集团、荣耀、威健集团、亚美斯通、国迅电子、安宏电子等;终端品牌客户包括荣耀OPPO、小米等手机品牌,紫米、贝尔金、哈曼等其他消费电子品牌,以及许多汽车和工业品牌的客户。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研究数据,南芯科技电荷泵充电管理芯片以2021年的出货口径位居世界第一,升降压充电管理芯片位居世界第二,国内第一。
快速增长的市场份额也给南芯科技带来了良好的业绩。据披露,2019年至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07亿元、1.78亿元、9.84亿元和13.0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985.34万元、-797.5万元、2.44亿元和2.46亿元。2019年至2021年,公司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02.59%,保持快速增长。
南芯科技作为细分领域的领导者,也备受资本关注。根据股东名单,公司先后获得顺威资本、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基金Intel、OPPO、红杉资本、光速中国、元、普华等产业资本受到青睐。
重点挖掘“充放电”价值链
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消费电子需求疲软,导致上游芯片行业增长放缓。然而,南芯科技的电源芯片领域仍在蓬勃发展。
“作为一种新的应用,电源电池的充放电需求,特别是高功率芯片产品,仍处于高增长曲线,几乎没有库存。阮晨杰表示,南芯科技作为一家创新型公司,在产品研发和布局上相对激进,产品性能的不断提升给公司带来了远远超过行业增长的业绩增长率;此外,在消费复苏和国际大型制造商在充放电芯片细分领域的缺失下,预计公司将继续迎来产品“量价齐升”的良好景象。
谈到消费电子需求的复苏,阮晨杰认为,目前的消费电子需求尚未复苏,但需求已进入稳定阶段,下一步是复苏,逐步上升。需要强调的是,下一步,在消费者需求复苏的情况下,工业和汽车领域的需求可能会面临芯片国际制造商的影响和自身库存周期的影响,导致上游芯片行业整体增长放缓;但充放电芯片作为新需求,没有原产品迭代问题,影响相对较小。
在工业和汽车领域,南芯科技正在加快产品研发和下游市场推广。据报道,公司的DC-DC产品已在工业领域稳定运输;无线/有线充电产品也已通过汽车规则认证并发货,并引入汽车前装市场。公司在汽车领域的客户包括沃尔沃、现代等品牌;在工业领域,公司的产品已进入TTI等品牌。
根据招股说明书,南芯科技拟筹集资金用于高性能充电管理和电池管理芯片研发和工业化项目、高集成AC-DC芯片组研发和工业化项目、汽车电子芯片研发和工业化项目、测试中心建设项目等。
阮晨杰介绍了汽车电子芯片研发和工业化项目,该项目采用高耐压大功率汽车规级BMS芯片和汽车规级DC-DC、以车载充电芯片为设计目标,帮助公司把握汽车领域电源管理和BMS芯片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的市场机遇,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记者注意到,公司2022年投资1.86亿元,同比增长99.06%9359万元,凸显了公司的前瞻性布局和增长潜力。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