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股权公司的成长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规模至上生“祸端”
私募股权公司的成长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记者 马嘉悦
“先有鸡还是先有鸡蛋是个问题”。对于初创私募来说,是一个重大选择,首先要快速扩大规模,或者在取得业绩后逐渐获得资金认可。
最近,《上海证券报》记者在采访“职业欺诈基本工资”案件时发现,大多数初创私募股权选择了前者。具体来说,初创私募股权将招募数十人甚至数百人的营销团队,并更关注其高净值客户的数量,而不是专业人士,给“欺骗基本工资”人员一个机会。
在业内人士看来,规模导向模式可以帮助初创私募股权的快速增长,但需要警惕的是,规模导向不仅存在“欺诈风险”,还可能导致投资者适当性风险和管理规模超载风险,从而损害投资者的利益。私募股权在跨越“生存线”后,必须从更长远的角度寻求战略差异化和资本需求的突破。
投资者适当性风险显现
一位私募股权人士说:“在采访中,欺骗基本工资团伙会强调他们掌握了多少高净值客户,他们可能会在一个月内吸引数千万元,这符合初创私募股权的招聘需求。”。
据报道,许多初创或小型私募股权将通过“赛马机制”招募庞大的营销团队,实现规模的快速扩张。因此,在招聘销售人才时,他们重视自己的“吸引资金”能力,而不是专业性。一些初创私募股权招聘的营销人员在获得基金资格证书之前就开始“经营业务”。用上述私募股权人士的话说,“只要你认识高净值客户,你就可以筹集资金,其他人都不在乎。”
“大多数初创私募股权确实对“规模”感到焦虑,因为毕竟,规模可以确保公司的正常运营。此外,证券公司、银行和其他渠道对私募股权有规模要求。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私募股权将尽一切可能获得资金。”上海一位私募股权研究员承认。
同时,研究人员建议私募股权在规模导向下存在很大的投资者适宜性风险,市场人员往往关注产品收入、风险,甚至“资本保护收入”违规行为,让投资者购买远远超出其产品的风险承受能力。
规模增长应该是业绩的结果
除投资者适宜性风险外,战略规模“超载”也是私募快速扩张前应考虑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私募股权的快速发展,一些领导机构因战略规模超载而“翻车”。例如,2021年第四季度,幻方量化管理规模扩大到1000亿元,但在其规模最高点,幻方量化部分产品业绩创下历史最大回落。
规模高点也是业绩高点和冲积资产的案例。2020年,陈忠加入冲积资产。2021年,他管理的产品募集资金受到资金青睐,冲积资产迅速扩张,进入百亿级私募梯队。2021年,冲积资产平均收益率近80%,当年获得百亿级私募收益冠军。然而,以其灵活性和行业轮换性而闻名的陈忠在规模扩张后失去了业绩。2022年,大部分积累资产的产品下跌了30%以上。
黑翼资产首席战略分析师王军表示:“对于私募股权来说,规模、收入和波动往往是‘不可能的三角形’。”,作为一名私募股权经理,一方面要在战略容量允许的范围内保持一定的规模;另一方面,要严格控制规模增长率,更好地提高管理业绩和客户投资体验。
私募股权网络财富研究部副主任刘友华表示,经理需要提高管理规模来支付公司的日常运营成本,吸收更多的高质量人才,但从长远来看,规模增长应该是业绩的结果,私募股权经理以投资者的利益而不是规模为导向的发行或投资决策,可以反映私募股权的价值。
在激烈的竞争下,小私募仍然可以突破
近几年来,随着私募行业的快速发展,“马太效应”越来越突出,中小型私募如何突破?
一位私募股权创始人坦言:“我在资产管理行业工作多年,发现随着银行金融管理和信托的突破,对稳定产品的需求量很大,去年股市波动后,强调多资产、多策略的平衡产品备受关注。因此,公司今年发行了相关产品,得到了一些高净值客户的认可,目前管理规模接近2亿元。如果基金持有经验好,高净值客户必然会增加,代销也会慢慢起步。”
创始人激动地表示,资产管理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只要业绩稳定、可持续,满足客户需求,小型私募股权就能取得突破。
上海一家小型定量私募股权公司还表示,战略差异化是小型私募股权突破的利器之一。2021年第四季度,100亿级定量私募股权集体大幅回落。可以看出,目前头部定量战略同质化现象明显,投资者对差异化战略配置的需求越来越明显。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