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问之
陕西能源董事长赵军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表示:“我们将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力量,把握中国能源结构调整的战略机遇,做大做强,优化主营业务,打造一流的能源上市企业,为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做出贡献。”。
陕西能源依托陕西和西北煤炭资源的优势,已发展成为以电力和煤炭生产为主要业务的大型能源企业。近年来,公司充分发挥“煤电一体化”的经营优势,主营业务规模不断扩大,盈利能力稳步提高;在新的电力系统下,高参数、大容量、深度可调火电机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陕西能源“峰值调整”优势突出。
“煤电一体化”为主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司的电力安装和煤炭生产可以实现总量平衡,自用煤的比例接近54%。”谈到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赵军的回答是煤电一体化布局。这背后离不开陕西能源丰富的煤炭资源储备和领先的技术设备。
陕西煤炭产量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在我国排名第三,煤炭资源存放条件好,煤炭质量好。陕西能源下属煤矿凭借区位优势,拥有41.64亿吨煤炭资源,批准煤炭产能3000万吨/年。与此同时,公司拥有火电装机容量118万千瓦,已投产装机容量918万千瓦。参与陕西省电力交易的机组容量在陕西省企业中排名第一。
“煤炭和火电行业正在向提高效率、清洁绿色和优质发展的道路转变。煤电一体化发展已成为火电行业最佳发展模式。”赵军介绍,目前陕西能源煤电一体化电厂和坑口电厂占77.1%。
除了资源优势外,陕西能源还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提高技术水平,降低成本和效率,提高盈利能力。”公司新建的煤电机组属于超临界机组,煤矿采用现代大型采矿设备,基本上可以代表国内乃至世界的先进水平。”赵军说。
新型电力系统只需要“调峰优势”
近年来,在“双碳”目标下,以风、光、储存为代表的新能源安装增长迅速,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能源系统建设已成为行业趋势。在此背景下,传统的火电企业应该如何融入新的电力系统?
“从长远来看,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电力系统中,火电是最大的基本保障和调节电源,具有安全、可靠、稳定、经济、可调等特点,将与新能源共生互补、协调发展。”赵军说。
陕西能源煤电机组作为陕西省煤炭资源电力转化的龙头企业,深度调峰能力突出,大部分机组调峰能力在70%以上,尤其是“十三五”期间新建的机组。
同时,陕西能源通过技术创新和综合利用,不断向提高效率、清洁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道路转型。以商洛发电项目为例,采用国际最先进的高效超临界技术,供电煤耗、工厂用电等指标比亚临界机组具有巨大的优势。
在综合利用方面,公司全力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布局供热、蒸汽供应、灰渣利用等行业。每年为中心城市集中供暖,为周边工业企业提供稳定的工业蒸汽;优质粉煤灰作为水泥、混凝土添加剂、粗灰、炉渣生产加气混凝土砌块等优质建筑材料,最大限度地消化利用固体废物。
“近年来,陕西能源扩大了辅助产业的产业链,加快了热电联合生产和综合利用,形成了与煤炭和电力主营业务封闭的循环经济产业链。”赵军介绍,一方面,公司加快节能、灵活、供热;另一方面,通过建设循环经济产业链,充分挖掘资源价值,减少废物排放,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西电东送”护航国家能源安全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西电东送、电力体制改革、风景火储一体化能源基地建设等机遇将继续存在,并将成为调整能源结构的主要途径。”谈到未来,赵军说。
陕西能源作为省级国有企业,不仅肩负着陕西煤炭资源电力转化的重任,也是陕西实施“西电东送”和“陕电外送”战略的重要力量。据报道,陕西能源在建机组和大部分在役机组都处于西电东送的主要通道,外送装机已达到公司装机总量的47.58%。
清水川能源电厂三期项目(2)陕西能源筹资项目上市×陕北-湖北1000MW)±800kV直流通道配套电源点,项目设计峰值调整能力为额定贡献的75%。项目建成投产后,陕西能源参与“西电东送”的煤电机组比例将再次增加。
面向未来,陕西能源发展方向明确,即深化主营业务,提高质量和效率。”陕西能源竞争优势明显,基于公司煤炭资源丰富、设备水平先进、煤电一体化资产结构,依托西电东通道布局电源点。我们坚信,公司将成为代表陕西能源产业的更美丽的名片,为中国能源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赵军说。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