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于祥明
上海、福建、武汉等地的数据集团加快成立,数字经济引领新的基础设施项目扎根,银河航天等独角兽企业正利用这一趋势加快产品研发。最近,新一轮的优惠政策频繁出台,数字经济正在成长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专家认为,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中国新的经济驱动力呈现出积极创新、数据驱动、快速增长、领先发展的特点。在政策支持下,人才、资本、数据等因素将加快数字经济领域的集聚,数字经济的发展正进入“快车道”。
新一轮政策聚合发力 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国家发改委近日表示,要扩大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自今年年初以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也多次部署了数字经济的发展工作。此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新技术部门负责人孙伟表示,今年将从六个方面加强和扩大数字经济,包括适度提前部署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光纤网络扩张、5G商业部署和规模应用,进一步实施“东西计算”项目,加快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等。
“总体而言,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中国新的经济驱动力呈现出积极创新、数据驱动、快速增长和领先发展的特点。”赛迪研究所信息技术与软件产业研究所数字经济战略研究办公室主任高英迈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表示,数字技术是一个具有高度颠覆性、高渗透性和快速迭代周期的技术领域,将为经济发展注入稳定的发展动力。
赛迪智库信息技术与软件产业研究所副所长蒲松涛表示,在政策支持下,人才、资本、数据等因素将加快数字经济的聚集,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将进入“快车道”。
新基建、新企业“乘风而起”
加快推进“东数西算”等新基础设施项目,银河航天等创新型企业也乘上了新一轮创新发展的东风,加快了产品研发和企业发展。
银河航天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我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可堆叠平板卫星是一种通信卫星,预计将于2023年发射。”,目前,随着卫星互联网建设的加快,可堆叠式卫星结构是卫星发展的新趋势。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东西计算”项目8个国家计算能力枢纽节点的建设已全部启动,进入全面建设阶段。据报道,自“东西计算”项目启动以来,全国新投资已超过4万元 1亿元,在“十四五”期间,将推动各方面累计投资超过3万亿元。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云泉说:“狭义的计算能力经济本身规模为1000亿,但广义的计算能力经济,即‘计算能力+经济’,应该能够达到1000亿。”。作为第一位提出“计算能力经济”概念的专家,他告诉记者,计算能力工厂正成为新的投资方向和热点。
张云泉认为,在未来的国家计算网络中,“东西计算”项目的枢纽将成为大型计算能源供应商,其中将产生重量级计算能源工厂。
市场青睐 多做“数字中国”
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超过50万亿元,占GDP的40%以上,继续保持10%的高增长,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国家研究中心专家预计,到2025年,数字经济将占据中国GDP的“一半”。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认为,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网民和市场,是宽带渗透率最好的国家之一,数字经济具有最大的“梅特卡夫效应”,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将以最低的成本获得良好的回报。
国信证券分析师马成龙表示:“受益于计算能力基础设施建设和数据要素催化,我们全面关注多通信行业的核心资产。”,加快“东西计算”项目建设,为ICT设备制造商、人工智能底层硬件需求等云基础设施产业链提供了机遇。
其他部门和地方政府也在积极行动,增加对数字经济的支持。例如,国家能源管理局发布了《关于加快能源数字智能发展的意见》,促进数字技术与能源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陕西省要求大力推进数字经济“新四现代化”发展,加快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形成一批有效、务实、“黄金含量”的新政策;武汉建议今年成立武汉数据集团。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