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郑俊婷
2023年一季度,消费市场的浓浓暖意让食品饮料公司守得云开见月明。
据《上海证券报》记者统计,截至4月19日,a股共有20家食品饮料公司披露了第一季度业绩(包括季度报告、预测、业务数据等),整体呈现强劲的复苏和增长趋势。其中,12家正增长,5家扭亏为盈,2家减亏为盈,只有1家净利润略有下降。
业内普遍认为,随着线下消费场景的不断修复和国内需求的不断扩大,原材料成本叠加在下降范围内,相关食品饮料公司预计将继续受益,业绩将迎来拐点。 第一季度整体业绩有所改善
在去年第一季度业绩较低的基础上,由于今年第一季度消费环境的复苏,大多数首批披露业绩的食品饮料公司都很高兴。
以燕京啤酒为例,公司预计2023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将达到0.62亿元至0.66亿元,预计比去年同期净利润增长70倍以上。回顾燕京啤酒近五年的第一季度报告,2023年第一季度的净利润水平与疫情前的2019年第一季度相当,也是近五年来最好的第一季度表现。
记者发现,需求复苏和毛利率复苏是食品饮料公司业绩改善的主要原因。在需求复苏方面,一些线下消费场景严重受损的公司在今年第一季度逐渐恢复正常运营节奏,产品销售有所改善。
绝味食品预计第一季度净利润为1.28亿元至1.38亿元,同比增长43.71%至54.94%。至于业绩变化的原因,绝味食品表示:一是受益于消费复苏带来的销售复苏;第二,与去年同期相比,公司大幅减少了对市场的补贴和投入。
在毛利率回升方面,随着2022年下半年大豆、棕榈油、包装材料等大宗原材料价格的高位下跌,叠加价格上涨效应逐渐显现,部分公司毛利率大幅提高。
石油加工企业道道全预计第一季度净利润为0.9亿元至1.2亿元,同比大幅亏损。对于业绩升温的原因,道道全表示,茂名工厂于2022年7月建成投产,产能释放,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由于供需关系宽松,大豆和菜籽的主要原料价格下降,产品毛利率水平逐渐恢复正常,促使公司第一季度业绩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
天威食品也显著提高了毛利率。根据第一季度报告,天威食品的收入和净利润增长了20%以上。第一季度销售毛利率达到40.62%,比去年同期增长近5个百分点。据了解,毛利率的提高主要是由于油脂等关键原料成本的下降,以及2022年第四季度火锅调味品等核心产品的价格效应。
消费潜力驱动利润改善
第一季度,食品饮料公司的强劲表现离不开国内消费潜力的不断释放。
根据国家统计局4月18日发布的数据,第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8%,去年第四季度下降2.7%。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6%,比1月至2月增长7.1个百分点。
“第一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6%,高于资本总额。”国家统计局发言人傅凌辉表示,下一阶段,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积极增加优质供给,有效结合扩大消费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释放消费潜力,促进经济发展。
最近,尼尔森IQ发布的报告显示,随着中国消费促进措施的出台,中国消费市场逐渐复苏,进入复苏过程。尼尔森IQ中国董事总经理宋叶表示,2023年中国经济准备出发,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大力提振消费者信心,为消费者复苏奠定乐观基调。
根据近期食品饮料公司披露的2022年年报,“抓住机遇,努力增长”已成为2023年经营计划的关键词。
青岛啤酒在年度报告中表示,随着餐饮、旅游等相关行业的复苏,啤酒消费市场仍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加上消费场景的多样化和消费者对优质产品需求的增长。公司将抓住全国全面推进消费、加快消费质量提升的有利机遇,积极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升级,线上线下加强营销推广,确保供应和销售,实现盈利能力和市场份额的持续提升。
华创证券认为,消费场景正在迅速恢复,但消费能力的恢复仍需要时间,食品和饮料行业的需求呈现出底部疲软的复苏趋势。随着成本的下降,大多数企业的利润将继续改善。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