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代码:300970 证券简称:华绿生物 公告编号:2023-024
一、重要提示
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了充分了解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未来发展计划,投资者应仔细阅读中国证监会指定媒体的年度报告全文。
所有董事都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本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计意见为:标准无保留意见。
报告期内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报告期内会计师事务所未变更。
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上市时没有盈利,目前没有盈利
□适用 √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普通股利润分配计划或公积金转股本计划
√适用 □不适用
公司经董事会批准的利润分配计划为:2022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11670万股,每10股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红股0股(含税),每10股资本公积金增加0股。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计划
□适用 √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
2、报告期主要业务或产品简介
(一)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业从事食用菌的研发、工厂种植和销售,是中国领先的食用菌工厂生产企业之一。公司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营养的新鲜食用菌,采用生物工程技术、生态环境模拟、智能控制、自动化操作等工厂方法。
(二)公司的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金针菇、真姬菇(含白玉菇、蟹味菇)、舞茸(灰树花)等新鲜食用菌。食用菌是指可供人们食用的大型真菌,通常是一种可以在真菌中形成大型子实体或核心并可供食用的类型。它是一种深受消费者喜爱的烹饪成分。
1、金针菇
金针菇,又称金针菇、构菌、朴素蘑菇等,因其细长的手柄而得名。在分布区,金针菇生长在中国、日本、俄罗斯、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金针菇不含叶绿素,可以在黑暗环境中生长。在人工栽培状态下,金针菇通过从培养基中吸收有机物(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降解物等)成熟。
2、真姬菇
真姬菇,又称玉菇、斑玉菇。目前栽培的真姬菇有浅灰色和纯白色两种,其中浅灰色常被称为“蟹味菇”;白色产品也常被称为“白玉菇”。
3、舞茸
舞茸(灰树花),俗称“舞菇”,是食药兼用菌,夏秋两季常野生于栗树周围。子实体肉质,短柄呈珊瑚状分枝,重叠成丛,外观优雅,层叠如菊花;它的味道,香味,沁人心脾;它的肉脆嫩爽口,不厌其烦。其营养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和较高的药用价值。
(三)主要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1)购买物品
公司采购的商品主要包括生产材料、机械设备、硬件劳动保护三类。生产材料主要包括玉米芯、米糠、麸皮、包装材料等原材料和包装材料。机械设备主要是指食用菌工厂生产的机械设备。
(2)采购制度
根据ISO9001,公司采购管理部负责材料、机械设备和五金劳动保险的采购:2008年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要求,严格管理各种材料的采购流程,确保质量。
(3)采购流程
公司严格执行各项采购管理制度,以原材料为例,公司采购流程如下图所示:
■
公司严格执行原材料管理制度,供应商经采购部统一筛选后采购原材料,原材料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公司产品的原材料多为农业下脚料,主要包括玉米芯、米糠、麸皮、棉籽壳、甜菜渣、啤酒渣等。公司的供应商分布在全国各地,包括制造商和中间贸易商。公司原材料供应充足,不依赖供应商。公司建立了供应商管理体系,对供应商的资质、产品质量和信誉进行多维调查和筛选,实施动态优化调整,实现采购流程规范、原材料质量优良、采购价格合理、合作供应商信用优良的目标。
对于设备和五金劳动保险的采购,公司选择了强大的供应商,并通过现场考察建立了相关供应商名单,以确保采购商品的质量合格。
2、生产模式
公司采用工厂模式生产食用菌。根据各食用菌的不同生物特性,在可控环境条件下,综合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工程设备技术和生态环境模拟控制技术,为食用菌创造最合适的生长环境,进行标准化、智能化的管理。
工厂化实现了不受区域和季节变化限制的食用菌周年生产模式。产品可全年均衡生产供应,产品质量高,产量稳定。同时,工厂模式采用密集、三维种植模式,土地面积小,采用自动化机械生产使生产效率高于传统模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发展循环经济“减少、再利用、资源”要求,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3、销售模式
(1)销售渠道
由于新鲜食用菌面向最终消费者,消费市场分散,公司主要通过经销商模式销售。除了分销模式外,公司还以直销的方式销售少量产品,包括零售客户、餐饮企业和食用菌食品加工厂。
(2)经销商管理
公司销售主要是经销商模式,在目标市场商业环境和市场能力调查后,公司通过经销商评分表,通过经销商诚信、资本实力、分销能力、市场覆盖率等因素,选择合格的经销商签订分销协议。报告期内,公司与经销商签订框架合同,合同期限一般为一年,合同约定产品质量、包装规格、定价方式、付款方式等。
公司授权经销商在该地区经营,经销商负责该地区二级经销商的开发和维护;公司销售给经销商的产品为买断式销售,无质量原因不得退货或更换。如有质量或包装问题,经公司业务人员检查确认后协商解决。
公司主要客户整体保持稳定。近年来,在保持各地区经销商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公司不断扩大新客户,逐步降低销售集中度,减少与实力较差的经销商的合作。
(3)销售流程
销售流程图如下:
■
4、研发模式
公司设有技术管理部,负责公司的技术研发,其职能包括菌种培育、培养基研发、新产品、新工艺技术研究、项目审批和开发等。公司的研发主要以研发项目组的模式进行。根据公司的年度研发计划,技术管理部门成立了各研发项目的项目组,并由其统一管理。公司建立了相关的R&D管理制度和核心技术人员激励政策,确保R&D的可持续发展。
公司技术人员来自农业、食品、生物等专业,大多数人有多年的研发经验。总体而言,公司的研发团队知识结构合理,研发能力强,有效支持了公司的研发体系。
报告期内,公司上述主要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3、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1) 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要追溯调整或重复上一年度的会计数据
□是 √否
单位:元
■
(2) 季度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总数是否与公司披露的季度报告和半年度报告有重大差异
□是 √否
4、股本和股东的情况
(1) 恢复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和前10名股东的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
公司是否有表决权差异安排?
□适用 √不适用
(2) 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和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报告期内无优先股股东持股。
(3) 以方框图的形式披露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和控制关系
■
5、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告日存在的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重要事项
1、重大投资事项
(1)2022年2月9日和2022年2月25日,公司分别召开了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和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分别审议通过了《关于签署的》〈投资协议〉并拟在崇左市江州区设立控股子公司,公司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江州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签订投资协议,公司计划在崇左市江州区工业园区建设现代农业食用菌工厂化项目,并计划在崇左市江州区设立控股子公司开展相关业务。具体内容见公司于2022年2月9日在巨潮信息网(www.cninfo.com.cn)关于签署的披露〈投资协议〉并计划在崇左市江州区设立控股子公司及其他相关公告。具体内容见公司于2022年2月9日在巨潮信息网(www.cninfo.com.cn)关于签署的披露〈投资协议〉并计划在崇左市江州区设立控股子公司及其他相关公告。广西华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3月。该项目目目前正处于建设阶段。
(2)2022年11月23日,公司分别召开了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和第四届监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签署的》〈投资协议〉公司计划在确山县设立子公司,与河南省确山县人民政府签订投资协议。公司计划在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建设新的工厂食用菌技术园区项目,并计划在确山县设立子公司,开展相关业务。详见2022年11月23日公司在巨潮信息网的具体内容(www.cninfo.com.cn)关于签署的披露〈投资协议〉并计划在确山县设立子公司及其他相关公告。河南华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河南华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12月。该项目目目前正处于建设阶段。
2、股权激励
2022年8月26日,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和第四届监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分别审议通过了《关于分别审议通过》〈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江苏华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关于及其摘要的议案》〈江苏华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实施考核管理办法〉《关于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办理公司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议案》独立董事就有关议案发表了同意的独立意见。
2022年9月13日,公司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江苏华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关于及其摘要的议案》〈江苏华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实施考核管理办法〉《关于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办理公司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议案》。经批准,公司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2022年9月30日,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向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议案》公司披露了《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公告》。限制性股票授予日为2022年9月30日,授予400万股。股票来源为公司向激励对象发行的人民币A股普通股,授予价为10.68元/股。详见公司披露的巨潮信息网。(www.cninfo.com.cn)披露的相关公告。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